论读书高级篇
叔本华说的读书无用论迷惑了我很久。在他的美学随笔中有这么一句话:“自己思考出来的东西,比看书得到的金贵一万倍”。而我迷惑的地方在于,我们所学的数理化是经历了几千年总结出来的知识结晶。自己思考出来的固然是无可比拟。但先不说一个人不可能在有限的人生里归纳出整个数理化体系,就算窥探到了一些真理,但和已经有了的知识相比起来又有什么区别。
总不能说别人想到的知识到了我们这里成了二手货所以就不值钱了吗?就不能利用了吗?
所以按知识的量来说读书必然是获取知识的必然途径,而不是自己思考。
所以在获取知识的深度上,自然是按照叔本华说的:“自己思考出来的必然要比别人的思想要高级一点,但这仍然缺乏准确性”。
别人想出来的知识到我们这里成了二手知识,因为我们想要利用这个知识,必然要将它消化掉才可以。而想要提高深度,又必然是在此基础上多多思考不可。
而且自己想出来的知识缺乏有效验证的手段,而别人思考出来的知识总算是经历了数十百千年,经过了不断的验证和有效锤炼了的。虽然按照过去的经验,很多知识总是会被推翻,但正确的知识总是多余被推翻的知识。
待续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