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生日快乐!——补记周四武汉市中老年钢琴音乐会上外婆登台演出实况。
今天是外婆的生日。外婆71岁。祝外婆生日快乐,健康长寿。
昨天给外婆在家里过生日,张阿姨过来做了手擀面。玥玥给大家演奏了小奏鸣曲和星光圆舞曲,表现好,得到大家的掌声。
周四,妈妈陪外婆去武汉音乐学院新校区参加了武汉市中老年钢琴联谊会组织的中老年钢琴音乐会。
一早没下雨,张司机路熟,很快就到了位于江边的新校区。演出在民乐厅,距离校门很近。一进门,妈妈就闻到浓烈的尿味儿,这种感受和去华师大的主教学楼一样。不由想,为何它们都把洗手间修在一进门的地方呢?其实这也没啥,但为什么不整干净一点呢?
门厅里已经聚集了十多位汉口过来的老人。说老也未必就老,50多岁,在联合国那儿,不还算中年人吗?有几位琴友在认真地化妆、试衣。有人过来问候外婆,是个胖胖的老太太,整个人长的方方的,五官很标准,外婆告诉我,这位热情的老太太要弹奏舒伯特的《小夜曲》。
有位瘦削的老先生穿着一件短袖白缎子唐装走过来,有人悄悄告诉外婆:那就是弹奏《夕阳箫鼓》的黄老先生。
人不断地从外面进来,站着等,时间过得特别慢。感觉过了好久好久,才到8点。往常在家,处理两封邮件就到8点了,今天体会了一把“慢生活”。
终于进场了,外婆要到台上走走步,也试试琴。妈妈挑了一个视角不错的位置坐下。开始给外婆拍照。
试完琴,外婆回到座位,领取一堆资料。妈妈翻看那些联谊会会员的资料,一下子就被吸引了,这些资料以后要让外婆给复印一份来看看。因为这些中老年学琴的琴友,都是发自内心热爱钢琴。妈妈看到外婆的资料,外婆提到电影《生活的颤音》里面《少女的祈祷》带给她对音乐的遐思,使得很多年后,卸下工作重担的她迫不及待地买了钢琴来练习。其实,妈妈当年也深受《少女的祈祷》的影响,那是很美好的回忆。
演出开始。
第一个就是黄可复老人,72岁,他一坐到琴边就神采焕发,完全沉浸在自己弹奏的琴声中了,妈妈看得很入神。这也是全场最打动妈妈的演奏者。
外婆第5个上场。外婆的两个琴友分别在前面和中间给外婆摄像拍照,妈妈拿着外婆的照相机坐在原地摄像。
外婆听取了琴友的建议,穿白色外套上场,果然白色很打眼,这衣服也显得大气,外婆坐在琴边,有股子潇洒。若穿里面红色的香云纱褂子,就和背景混为一体了。
坐在三角钢琴边的外婆,看不出怯场,坐姿稳重大方,手法看上去也从容流畅。恩,恩,在中间还是出现了一点小问题,但是外婆机灵地“混”过去了。
下来后,外婆一个劲和妈妈说“唉,还是太紧张了,太紧张了,最不容易出错的地方出错了,华彩的 乐段反而没错。” 琴友们齐声鼓励:能上台就是胜利!的确,这可是外婆第一次在这样的场合演出哦,妈妈很期待自己将来也有这么一天,所以对外婆除了支持,就是羡慕,哈哈,外婆很棒!
有几个花絮记录一下:
>>开场前陈治海老师的讲话让妈妈印象深刻,并因此很喜欢这位74岁的老人家,他热心钢琴教育,对中老年钢琴教育十分投入,他的真诚和热情都那么有力量。而且,这么干瘦矮小的体型,却有着中气十足的声音。一看就让人由衷信任并爱戴。
>>结尾的时候江汉大学的一个老师上台发言,老太太很激动,忍不住还擦擦眼角,说自己一边看一边掉眼泪,很感动。她说她没资格点评这些中老年表演者,她看到的就是这些中老年琴友对钢琴对音乐的那份发自内心的热爱,所以她深受感动。她的话赢来大家热烈的掌声。
>>音乐会的年轻主持人有点业余。比如她这样介绍上台表演的琴友:
这位***老人已经61岁高龄了。
这位***都58了。
轮到外婆上台,她只是说了外婆的名字和71岁,并没有加上“老人”和“高龄”这样的词儿。
>>本地电视台的记者,拍了5个表演者后,就离去。所以电视台播放的新闻中,外婆果然轮到了一个镜头。但是,电视台把外婆弹奏的《夜莺在歌唱》说成了《夜莺在唱歌》。
>>本地晚报的记者,音乐会散场后赶来,组委会忙着告诉他这是怎么一回事。今天在晚报上看到了一个豆腐块报道,没照片。
妈妈参加这样的音乐会,觉得很值,很幸运。试想,有多少个女儿能看到自己的妈妈在71岁上台演出呢?
昨天给外婆过生日,发现外婆还会用“会声会影”软件剪辑自己的演出视频,并配上字幕,真是太棒了!
再次祝玥玥的外婆、俺的老妈:生日快乐,永远年轻!
昨天给外婆在家里过生日,张阿姨过来做了手擀面。玥玥给大家演奏了小奏鸣曲和星光圆舞曲,表现好,得到大家的掌声。
周四,妈妈陪外婆去武汉音乐学院新校区参加了武汉市中老年钢琴联谊会组织的中老年钢琴音乐会。
一早没下雨,张司机路熟,很快就到了位于江边的新校区。演出在民乐厅,距离校门很近。一进门,妈妈就闻到浓烈的尿味儿,这种感受和去华师大的主教学楼一样。不由想,为何它们都把洗手间修在一进门的地方呢?其实这也没啥,但为什么不整干净一点呢?
门厅里已经聚集了十多位汉口过来的老人。说老也未必就老,50多岁,在联合国那儿,不还算中年人吗?有几位琴友在认真地化妆、试衣。有人过来问候外婆,是个胖胖的老太太,整个人长的方方的,五官很标准,外婆告诉我,这位热情的老太太要弹奏舒伯特的《小夜曲》。
有位瘦削的老先生穿着一件短袖白缎子唐装走过来,有人悄悄告诉外婆:那就是弹奏《夕阳箫鼓》的黄老先生。
人不断地从外面进来,站着等,时间过得特别慢。感觉过了好久好久,才到8点。往常在家,处理两封邮件就到8点了,今天体会了一把“慢生活”。
终于进场了,外婆要到台上走走步,也试试琴。妈妈挑了一个视角不错的位置坐下。开始给外婆拍照。
试完琴,外婆回到座位,领取一堆资料。妈妈翻看那些联谊会会员的资料,一下子就被吸引了,这些资料以后要让外婆给复印一份来看看。因为这些中老年学琴的琴友,都是发自内心热爱钢琴。妈妈看到外婆的资料,外婆提到电影《生活的颤音》里面《少女的祈祷》带给她对音乐的遐思,使得很多年后,卸下工作重担的她迫不及待地买了钢琴来练习。其实,妈妈当年也深受《少女的祈祷》的影响,那是很美好的回忆。
演出开始。
第一个就是黄可复老人,72岁,他一坐到琴边就神采焕发,完全沉浸在自己弹奏的琴声中了,妈妈看得很入神。这也是全场最打动妈妈的演奏者。
外婆第5个上场。外婆的两个琴友分别在前面和中间给外婆摄像拍照,妈妈拿着外婆的照相机坐在原地摄像。
外婆听取了琴友的建议,穿白色外套上场,果然白色很打眼,这衣服也显得大气,外婆坐在琴边,有股子潇洒。若穿里面红色的香云纱褂子,就和背景混为一体了。
坐在三角钢琴边的外婆,看不出怯场,坐姿稳重大方,手法看上去也从容流畅。恩,恩,在中间还是出现了一点小问题,但是外婆机灵地“混”过去了。
下来后,外婆一个劲和妈妈说“唉,还是太紧张了,太紧张了,最不容易出错的地方出错了,华彩的 乐段反而没错。” 琴友们齐声鼓励:能上台就是胜利!的确,这可是外婆第一次在这样的场合演出哦,妈妈很期待自己将来也有这么一天,所以对外婆除了支持,就是羡慕,哈哈,外婆很棒!
有几个花絮记录一下:
>>开场前陈治海老师的讲话让妈妈印象深刻,并因此很喜欢这位74岁的老人家,他热心钢琴教育,对中老年钢琴教育十分投入,他的真诚和热情都那么有力量。而且,这么干瘦矮小的体型,却有着中气十足的声音。一看就让人由衷信任并爱戴。
>>结尾的时候江汉大学的一个老师上台发言,老太太很激动,忍不住还擦擦眼角,说自己一边看一边掉眼泪,很感动。她说她没资格点评这些中老年表演者,她看到的就是这些中老年琴友对钢琴对音乐的那份发自内心的热爱,所以她深受感动。她的话赢来大家热烈的掌声。
>>音乐会的年轻主持人有点业余。比如她这样介绍上台表演的琴友:
这位***老人已经61岁高龄了。
这位***都58了。
轮到外婆上台,她只是说了外婆的名字和71岁,并没有加上“老人”和“高龄”这样的词儿。
>>本地电视台的记者,拍了5个表演者后,就离去。所以电视台播放的新闻中,外婆果然轮到了一个镜头。但是,电视台把外婆弹奏的《夜莺在歌唱》说成了《夜莺在唱歌》。
>>本地晚报的记者,音乐会散场后赶来,组委会忙着告诉他这是怎么一回事。今天在晚报上看到了一个豆腐块报道,没照片。
妈妈参加这样的音乐会,觉得很值,很幸运。试想,有多少个女儿能看到自己的妈妈在71岁上台演出呢?
昨天给外婆过生日,发现外婆还会用“会声会影”软件剪辑自己的演出视频,并配上字幕,真是太棒了!
再次祝玥玥的外婆、俺的老妈:生日快乐,永远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