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里避不开的爱与欲望、背叛与信仰 | 格雷厄姆·格林
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已经落下帷幕,由于去年的推迟而在今年评选出的两位作家,波兰的奥尔加·托卡尔丘克和奥地利的彼得·汉德克,作品销量迅速上升。同时,拥有庞大读者群的村上春树,也照例被心疼一波陪跑。
虽然陪跑了近十年,不过鉴于村上热爱跑步与保养身体,估计再战几个十年也不成问题。历史上被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多次却从未获奖的大有人在,比如今天我们要介绍的这位文学大师——格雷厄姆·格林。

格雷厄姆·格林的人生经历颇为精彩,他一生游历于墨西哥、非洲、越南、古巴、中东等战乱之地,甚至任职于英国军情六处,从事间谍工作。格雷厄姆·格林创作了超过25部小说,提名诺贝尔文学奖21次,今天给大家推荐两部:《命运的内核》和《恋情的终结》。
《命运的内核》是格雷厄姆本人心里写得最好的作品,故事背景是二战时期的非洲西海岸,主人公斯考比是一名警察,他的妻子想要离开这个压抑的殖民地去南非旅行,为了筹路费斯考比不得不向一名奸商借钱。在送妻子离开后,斯考比结识了难民船上的一名少女,并出于怜悯而渐渐与她发展出一段感情。这些事情让原本很“佛系”的斯考比开始变得焦虑,最后走向自杀。
格雷厄姆·格林与村上春树两人的小说其实有很多相像之处,例如都不是大仲马那类情节丰富曲折的,主线都很简单,叙事基调也很平淡。在这种风格之下,小说取胜的所在自然就转向了内涵、文笔,等等。

《命运的内核》这部小说也是如此,格雷厄姆在里面探讨了很多人性中复杂的东西。伦理道德下我们所赞颂的那些人性的品质,忠贞、正直、善良等,或许只是还没遇上足够的诱惑,否则终会丢盔卸甲。
就像主人公斯考比,他奉行正直,但为了筹钱也不得不向奸商尤塞夫借钱;他恪守忠贞,但还是与海伦发生了恋情;他坚持不与人同流合污,却最终一次次地打破了自己的原则。这到底是一个人的堕落,还是人性本该如此,格雷厄姆·格林并没有做结论。
《恋情的终结》里所聚焦的也是与斯考比的经历相似的话题——情人,另外这部小说有一定的自传性质。主人公本德里克斯是一名作家,与养老金部门助理大臣亨利的太太萨拉有过一段恋情,并因此而生恨,对亨利也是对萨拉。他还处于嫉妒,找私人侦探来跟踪萨拉,调查她的新情人。
不难想象丈夫亨利是相貌不扬,毫无风趣的,而他的妻子萨拉则很漂亮又感受细腻。同类型的文学作品大都是相似的配置,劳伦斯的查泰莱夫人,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她们的丈夫大都缺乏性魅力,就像亦舒的小说中一个女孩对自己追求者的讽刺:
“他不懂吃,不懂穿,不会玩,也不看书,整个人是一片沙漠,一点内心世界也没有。活了三十多岁,连恋爱也没谈过,土得不能再土了。最讨厌之处是他对他的小天地是这么满意。坐井观天,洋洋得意。谈话的题材无外乎是又把谁的生意抢过来了,他公司去年的盈利是多少……他不只是俗,简直是浊。”

虽然这几位女主人公,除了查泰莱夫人,最后都走向了死亡,只有查泰莱夫人与情人修成正果,但这些小说都在试图摆脱现代文明和伦理道德对人性的压抑,争取一种女性意识角度的存在和解放。
在今天的影视剧中,我们也能看到越来越多类似内涵的作品,它们没有用女性的出轨和情人来反抗与解构传统,而是展现了主人公们自我意识的觉醒,摆脱男人与婚姻的束缚,赢得真正的自由和独立。例如《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还有今年大火的有刘玉玲出演的《致命女人》。

格雷厄姆·格林的小说,不仅以对人性和欲望的表现取胜,行文语言也非常值得品味。
事实上是我自己选择了一九四六年一月那个漆黑的雨夜里,在公共草坪上看到亨利.迈尔斯顶着一片滂沱大雨斜穿而过呢,还是这些景象选择了我?
我们仿佛是在一块儿雕刻着同一座雕像,一块儿从彼此的痛苦之中雕刻出这座像的形体,然而雕像的基本构思是什么我却一无所知。
像这样别致的遣词造句方式,在小说中比比皆是,大概也是能让一个情节平淡的小说好看的关键。
如果你喜欢这类题材和风格,格雷厄姆·格林的小说值得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