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聚落的教示100》笔记 转载
《世界聚落的教示100》笔记 https://warchui.wordpress.com/2010/09/13/%e3%80%8a%e4%b8%96%e7%95%8c%e8%81%9a%e8%90%bd%e7%9a%84%e6%95%99%e7%a4%ba100%e3%80%8b%e7%ac%94%e8%ae%b0/ Posted on 2010年09月13日by warchui
原广司的这本小册子我在读书时至少读过两遍,且第一本翻看得掉页后送了人,又买了一本收藏。近日重读,还有新的感悟,干脆做个读书笔记:
001 所有的部分:看似偶然形成的风格,自然发生的风情其实都是精密设计的结果。
002 同样的事物:聚落所具有的美学特征,是在一定范畴基础上而建造的部分的集合通过各要素相似与相异的比较被解释出来的。
003 场所:亚里士多德认为,事物都具有本该存在的场所,事物真正回归到这一场所时,它也就恢复其本来面目了。聚落告诉我们,不要中性地去定义场所,场所中蕴藏有历史的力和自然的力等力学特征。
004 保持距离:处于离散空间的点可以被单独取出,也可以被与周围的点一起取出。
005 一沙一世界:“万物皆整体”这一想法,换言之就是“规模无用论”。评判建筑或城市,不应以其大小作为标准。
006 住居包含一切:住宅本应由多种要素构成,只是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住宅的许多机能与定义都被剥夺了。
007 共同幻想:人们在聚落中居住以后仍旧不断地编制共同幻想。因此,共同幻想是被设计出来的,它变成了传说、社会规范、聚落中人们的行为规范。有的浓密,有的稀薄。
008 传统:传统是一个国际性的概念。文化仅用传播一词来说明是很不够的,必须以其离散性和多样性相互作用而加以说明。
009 秩序:如果把没有秩序的状态称为混沌的话,那使事物的状态表现出混沌状况要比建立起秩序更困难。而且本质上,混沌仅仅是理念上的东西,而秩序则是一个具有惰性的概念。因此在设计时,我们要在现实中有创见地去构想混沌,而这又必须建立在具有可以收拾混沌的策略和方法的基础之上。
010 矛盾:正因为有了局部矛盾局部解决的构造形式,聚落才会呈现出如此自如的样态。
011 宏大的构想:独具特色的聚落都依赖于大的构想。大的构想则依赖于细小的部分。空有大构想而无细节,聚落将乏味无趣。
012 静止如水:聚落的美学不在于它的恒久不变,而在于它能不断孕育出新的变化。
013 复杂性:世间万物多种多样,这便是复杂性存在的土壤。复杂性–单纯性的操作不仅仅停留在同一范畴内要素间的性质上。将它们进行排列的时候,有时显得复杂,有时显得单纯。
014 高贵的事物:聚落未必需要“高贵的事物”,却不可缺少“神圣的事物”。
015 混合体:聚落是无法避免异质事物同时存在的。异质事物之间也不一定就是对立关系,实际上还经常可以看到某种和顺平滑的倾向呢。
016 共有:聚落从形成至今所留给我们的东西,与其说是实物,还不如说是概念或概念上的事物(指共有意识)。
017 火花现象:在遥远的两地会出现相同的想法,并创造出相同的事物。同样的,今天的想法也许在古代也曾有人想过。
018 标准化与方言:聚落中所见到的大部分都不是标准化,几乎都是方言。
019 差异与类似:差异与类似搭配而成的聚落形成法,便是世界所有聚落的形成法。
020 未雨绸缪:所有的聚落都是可能态。“都市即剧场”这句话的含义之一,便是城市与其说是物,不如说是事。与其说聚落是依据偶发事件来设计,不如说聚落是依靠明日一定会发生的情景来进行设计。
021 故事:故事为聚落规定出了神圣的领域、禁忌的领域以及有关的限制条例。而聚落的生态环境得以保全,也正得利于在这些人类不能随便进入的领域中,自然生物群落可以不受干扰。
022 庇护所:从制度的角度丄看,最单纯的城市模式可以以在日常生活领域中包含有监狱和庇护所这两个封闭领域所组成的图式来表示。所有聚落都有权力不及的自由领域。
023 逃亡者:撤退和逃亡是人类极为重要的行为侧面。
024 开拓者:与逃亡者相比,开拓者们缺少精神上的烦恼和压力。所以,他们在向神秘领域迈进中显得有些困难的状态也就不难理解。
025 来访者:为来访者而做准备。
026 秘密结社:靠近聚落,会有一种整个聚落在屏息警戒的感觉。这不仅仅表现在共同体和防御的关系上,还有宗教方面的原因。
027 自然的潜力:聚落可看成是将自然潜力可视化作业的结果。唤醒自然潜力的聚落相当动人。今天残存的聚落多依靠相对朴素的技术来唤醒自然潜力,而近代的新型技术却只能给这些聚落带来生存危机。
028 时光流转:“多样的领域与路径”是聚落形成过程的共通原理。因此,聚落可以看作是诱发人移动的“场”。
029 与逝者同在:那些对于我们不可能知道的人们的记录,其实就是关于包含有人类生存的大自然的记录。
030 呼吸:呼应自然的呼吸来计划聚落与建筑的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