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传播学理论,悼念人间水蜜桃的一生

雪莉走了,突然地,猝不及防。
昨天晚上,微博和朋友圈被雪莉的死刷了屏。人们都在感叹,一颗人间水蜜桃居然就这么掉落,让人间失去了颜色。
从经纪人的说法中判断,雪莉可能是因为严重抑郁症自杀。但韩国警方仍将对雪莉进行尸检,宣布最终的死因。在结果出来之前,我想先用传播学的理论回顾雪莉的一生,既是对她的一种悼念,也是试图对她逝世的原因做出一个浅层的探析。

他者凝视下的拟剧人生
雪莉11岁时就加入韩国SM娱乐有限公司成为旗下练习生,13岁出演电影,15岁以歌手/f(x)组合成员身份出道,19岁主演爱情剧并获得SBS演技大赏新星奖,20岁主演爱情喜剧电影和古装动作电影。至此为止,雪莉是童星出道,星途一路畅通。

雪莉从小就长得这么甜美,长大后会是如何?公司给出了回答。明星按照自身规定的轨道,在不同的场所展示自身具有辨识力和标志性的统一形象(多是明星主观上进行的自我包装),通过大众媒介渠道长期宣传营造并传达给公众以正面、美好的整体形象,此谓人设。SM公司延续了雪莉出道时的甜美风格,通过电视剧、电影等形象塑造手段把雪莉打造成一个不谙世事的清纯形象,这样的人设确实也为雪莉赚足了粉丝和好感。

但人设的本质是什么?人设是符号,它的本质是赋予具体的人以抽象寓意,使之具有符合大众审美的符号价值。实际上这是一种他者凝视下的伪装。福柯认为,“凝视”(Gaze)既是知觉手段,又是权力机制:它赋予凝视者自我认同的主体性,监督、规训被凝视者思想、言行。在消费社会,资本将人异化为刺激消费之商品,消费者对“身体商品”(主要呈现为身体图像)的消费不是追求物质性使用价值,而是借“身体商品”内蕴的符号价值建构身份认同与社会关系,因此,对身体商品的消费衍生出一种想象中的“身体政治”:通过设计、重绘、凝视身体图像,获得对特定群体施加权力的满足感。
雪莉的人设就是被消费、被凝视的对象。而要维持这一人设,她必须努力经营好自己的前台形象,言行举止必须合乎人们对清纯甜美的想象。清纯当然是好事,但如果为了维持单一维度的人物特点而故意摒弃天性中的其他方面,明星被迫成为纸片人,后台和前台的印象管理发生激烈的摩擦,问题就出现了。几个月前王源被拍到抽烟引起强烈反响,也就是前台和后台发生碰撞导致的结果。
刻板印象中的罪与罚
所谓刻板成见,指的是人们对特定事物所持有的固定化、简单化的观念和印象,它通常伴随着对该事物的价值评价和好恶的感情。人们在角色认知过程中,按照预想的类型,将各种概括化的特征,以语言标记的方式赋予各种类别名称的群体,并因此产生相对应的“行为倾向”。人们对每一类人都有固定的看法,作为判断人格的依据。例如,在人们的心目中,男人一定是意志坚强,女人则性情温和;工人一定是五大三粗,知识分子则一定是文质彬彬……
到雪莉这个个体身上,刻板印象的存在无比鲜明。人们认为女性应该温柔贤淑,人们认为女星应该正式得体,人们认为雪莉,应该一直清纯下去。刻板印象的形成是一个经年累月的过程,要破除并不容易。
雪莉或许也不知道怎么做才是正确的。套了9年的清纯外壳后,她开始了反叛,缺席组合活动,缺席家族演唱会,与年长十几岁的rapper恋爱,接拍成熟性感风格的广告,晒床照私密照激凸照,甚至在电影中全裸上阵……她试图以这种方式打破人们对她的固有印象,却落入了人们对于奔放女子的另一种刻板印象。网络上开始骂声一片。其实郑爽前几年也有过放飞自我的时候,所幸现在还是有粉丝能够懂得她,支持她。

认知基模也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对雪莉的认知变迁。基模(schemas,也译作“图式”)是一种认知结构,它代表着某个特定概念或刺激的有组织的知识,一个基模既包括概念的各种属性,也包括这些属性之间的关系。基模的分类方式有很多种,其中一种是个人基模,涉及的是我们对特定个体的特点和目标的看法。一方面,“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说明用个人基模常常能准确地帮助我们预测他人的行为,但是使用个人基模,也令我们用陈旧的眼光看待他人,忽略了“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古训。当我们对雪莉的个人基模已经被默化为清纯甜美,想要取代之将会很难,个人基模与雪莉主体意愿的冲突,在网络空间甚至现实生活中愈演愈烈。
我只能设想,雪莉前的某个晚上,她可能会睁着眼睛在黑暗中思考:我现在这样真的错了吗?没有答案。
匿名的键盘侠
上面提到刻板印象与现实的冲突。人们不能接纳后来的雪莉,雪莉不愿改变那个自由的自己,冲突得不到缓解,则导致网络暴力。在雪莉死后,有微博网友开始大肆鞭挞键盘侠,指责网络暴力害死了雪莉。
所谓网络暴力,就是网民在网络上的暴力行为,是社会暴力在网络上的延伸。网民对未经证实或已经证实的网络事件发表网络言论,而且这些言论超越了正常的理性范畴,超越了道德和法律的界限,不仅在虚拟空间上对当事人给与道德的审判和批判,而且也对当事人的现实生活产生直接的影响。
这样的骂声是很可怕的。
雪莉曾经因为替韩国时尚杂志拍摄照片穿了一件露肩的改良韩服,却因为形象实在太过火辣,被网友炮轰,认为正式的韩服因为雪莉而被玷污。还有人留言,希望雪莉能够“改邪归正”。在综艺节目《恶评之夜》中,有人给雪莉留言无数个“出去死掉吧”。试问谁能轻易忽略这些恶毒的留言呢?

在现实生活中,说出这样的话或许还需要经过几秒的思考。但在网络上,人们可以面无表情地打出这些可怕的字眼。匿名性,滋养了键盘侠。
在一些集合行为中存在着“匿名性”原理。研究人员在对一些街头破坏性骚乱中的越轨者进行调查时发现,他们并不都是劣迹斑斑的“打砸抢”分子,相反,其中不少人是平时循规蹈矩的常人。他们之所以做出了越轨行为,是因为集合行为使他淹没在人群中,没有人能够知道他的姓名和身份,处于一种没有社会约束力的“匿名”状态中,这种状态使他失去社会责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在一种“法不责众”心理的支配下,做出种种宣泄原始的本能冲动的行为。在网络中,参与了雪莉相关事件评论的网民可以看做非常态集合行为的群体,他们躲在账号背后,被淹没在一群“键盘侠”之中,因为“匿名”而失去了社会责任意识和理智。
雪莉在节目中讲了一个故事。她起诉了一个给她写恶评的人,起诉后发现那个人是一个名校的学生,有着很好的前途。雪莉说:“他给我写了好几张的道歉信。他自己好像也有压力,所以就把压力释放给我。”“如果我不跟他和解,他就会变成有前科的人,就会在就职等社会生活中有困难。”雪莉最终选择了和解,用自己的痛苦换取了恶评者的前途。
如此看来,谁是侠?雪莉坦荡荡,而键盘侠,见不得光。
健康传播:请多多疼爱我吧
3年前乔任梁的离世,促使一大批人开始知晓、了解抑郁症。可我们了解得还不够。
有人评价雪莉的病情:“不就是抑郁症吗,什么事儿扛不过去,非得用死来解决。”“整天忙都忙不过来,那还有时间抑郁呢?”他们认为抑郁症是矫情娇气的人才得的病。
事实并非如此。张国荣有抑郁症。憨豆先生有抑郁症。崔永元得过抑郁症。白岩松得过抑郁症。《舌尖上的中国》导演陈晓卿得过抑郁症……马薇薇也说过:“抑郁症是比大家想象中的矫情更痛苦的病症”。
百度百科显示,抑郁症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是心境障碍的主要类型。抑郁症患者情绪的消沉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自卑抑郁,甚至悲观厌世,可有自杀企图或行为,甚至发生木僵;部分病例有明显的焦虑和运动性激越;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
从传媒而言,对抑郁症的报道属于健康传播范畴。健康传播是传媒越来越重要的一部分。Rogers对健康传播做过如下定义:凡是人类传播的类型涉及健康的内容,就是健康传播。并认为健康传播是以传播为主轴,藉由自我个体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这四个传递层次将健康相关的内容发散出去的行为。如果我们做得够好,有些悲剧或许不会发生。
在《明星大侦探》第三季第八案中白敬亭和撒贝宁曾经科普过“微笑抑郁症”,在综艺节目中已经算做得很好了。微笑抑郁症是抑郁症的一种,一些人因为职业需要或其他原因,把愤怒、焦虑、忧郁等真实情感隐藏起来,时刻表现出微笑的表情。表面微笑,内心悲伤。如果有更多的人学到了这样的知识,能够用更多的善意来看待有这种情况的明星或是身边的人,情绪的崩溃或许不会来的那么汹涌。
正如雪莉在采访中笑中带泪说出的那句:请多多疼爱我吧。

THEEND
回看雪莉短暂的生命轨迹,似乎是一条“︵”的倒微笑曲线。曲线的最高点,是她自我觉醒的那个瞬间。自我觉醒本该意味着精神生命的成熟,对自我的深度认知,却最终导致精灵般生命的凋零。
人间再无水蜜桃,但我们期望,人间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朱政德,牛静.男色消费对女性凝视的隐性消解——以优酷IP剧《镇魂》为例[J].东南传播,2018(09):38-39.
[2]何雅昕.传播学视阈下明星“人设”的分析[J].传播与版权,2018(01):10-12.
[3]李霞.网络暴力的传播学解读[D].天津师范大学,2008.
[4]百度百科https://baike.baidu.com/item/抑郁症/90924?fr=aladdin
[5]双面雪莉.柳飘飘了吗https://mp.weixin.qq.com/s/5Ts_hqWcU40hwGoHuX7IBA
[6]张自力.健康传播研究什么——论健康传播研究的九个方向[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5):49-54.
主编:羽生
编辑:春光
作者:春光
我是爱酱,专注新传考研辅导五年,想得到更多新传前沿热点及干货分享,可以关注我,或请关注公众号:爱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