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西合辑:没有在鸭川边思考过人生不足以称去了京都
没有在鸭川边思考过人生不足以称去了京都
在我还没有去东京之前,我觉得京都真是全日本最好的城市了。在这之前获此荣誉的一直是佐贺,相比佐贺就是个村,京都可以说是应有尽有,既古典又世俗。

京都,一个距离大阪等同徐家汇到花桥的地方(这句奈良也适用),一个出现在大量动画作品中的地方。之前一直以为京都就只有寺庙神社古迹毫无烟火气的地方,可见是旅游攻略不能多读。而其实京都跟它在动画漫画中的形象更加贴近,很是日常。可参考水准向来稳定的京阿尼(京都动画公司),汤浅正明的《四叠半神话大系》,甚至名侦探柯南剧场版《迷宫的十字路口》及最新一部《韩红的恋歌》,啊不,《唐红的恋歌》。而回来后再回顾这些作品,重温在现实中走过的道路,也是别有风味。

京都虽以秋季五彩斑斓如画的色彩著名,但四季的景象其实都别有一番风味,春季可赏樱,冬季可观雪,夏天又有无尽的绿,可以说是常去常新。且京都大大小小的寺庙神社数不完,不去个三五次怎行。

(图中为少见的穿花花绿绿浴衣逛寺庙的日本人)
由于近几年来日本旅游的火热,京都不免也塞满了游客,节假日更不能幸免,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哪都一样。清水寺外的二年坂三年坂也是义乌小商品市场之海外版。路上穿花花绿绿和服的也都是中国小姑娘没错。

(想拍没有人的伏见稻荷大社的鸟居?多爬三四层,多等十几分钟或者早起三小时)
有诸多不完美,也有解决之方案。比如早上9点前下午5点后基本上就可以享受清静的景点了(资本主义的商业街五点关门)。也可以什么都不干,在鸭川边从下午坐到晚上。

鸭川作为京都最为著名的一条河,其实就是一条普通的河,可能连普通都达不上。如果对此抱有黄浦江般的期待可能要大失所望。鸭川其实是典型日本生活之日常,仿佛是《男子高中生日常》或者任意一部日剧、动画都会出现的背景河流。

又比如名侦探柯南剧场版《迷宫的十字路》的场景之一六角堂,一个潜伏在市井中的小寺庙,清静,只有遍地乱散步的鸽子。

(因内部不能拍照只有外观图,并不能展现百分之一的美)
本次也赶上了夜间开放的西本愿寺,夜深人静时看那宏大的寺庙,更加感觉时光逆流。在京都,历史并未被时间抹去,而是与现实世界同存。

京都虽然能让人走断腿,但说大也不大,从市中心到岚山,坐巴士也就半小时。赶在上午九点前来到渡月桥前的网红咖啡店来一杯,简直比上班还准时。

咖啡味道可能就跟喜士多一样,但眼前风景无敌。然而由于时间有限,并没有来得及去桥那头的岚山逛一逛。

大家到京都冲着历史古迹,但其实京都的现代商业并不输于大阪,大型百货商场商业街一应齐全,店铺林立,逛街还是看庙随君便。

奈良鹿类图鉴
奈良,西接大阪,北连京都。

距离大阪为11号线徐家汇到花桥的路程,是关西旅行中不可缺少的一环节。

为了了解其他物种在日本的生存现状,特地抽时间来到奈良考察当地鹿群。根据6个小时的暗中观察,总结出奈良鹿群有以下几种分类:
马鹿
长期潜伏在游客接触第一线,以博得更多口粮。

从奈良站走出的游客都在焦急地寻找,哪里有鹿?直行500米后,出现了第一批鹿的身影。它们占据人行道中央,快速向意图投喂的游客冲来,并伴随拱、顶、咬等其他动作。

游客由于第一次看到马路上有鹿,尚处于新奇与爱心爆棚阶段,一般会不由自主地购买鹿饼,接下来的情节就是……被鹿群围攻。扔完就跑,真tm刺激。

迷鹿
爱吃地图,绝不松口。

有的鹿对纸质印刷品尤其是地图更加感兴趣,一般采用张口就咬的方式,从游客手中抢夺地图,并迅速吞咽。

相信它们只是一群方向感不行,急需吃啥补啥的鹿群,为了响应科学现代化号召,建议可投喂Google Map。
模特鹿
静静地看着你们装逼。

想与鹿群合影?这时候就需要一些静态jpg格式不含攻击性的鹿群。这些蹲在树下闭眼或斜眼的鹿群是游客最好的选择。只需悄悄蹲到它们身边,比个剪刀手,两秒完工。切记注意速度与幅度,万一模特鹿质变为马鹿,照片将呈现出gif格式。

模特鹿内心:
“呵呵。”
“鱼唇的人类啊。”
演技鹿
一般出现在朋友圈滤镜后。

为了向社交网络传递去了奈良的信息,发布集美感与逼格于一体的照片,需要一些演技与镜头感爆棚的鹿群。它们假装自己是可爱的小鹿,是神社中的保护动物,是在青山绿水间散步的平和生物,是很好摸很好闻的吸鹿对象。

没错,就跟朋友圈里的你一样。
最后展示一下来自世界各地灵魂画手对奈良鹿群的爱。


关西餐饮水平报告
第1位 锦市场
一个充满水产、酱菜、糕点、义乌小玩意的大概只有外国人才去的菜市场。刺身的新鲜程度遥遥领先于其他一本正经餐厅、寿司店、刺身盖饭店。
何为新鲜呢,就是咬上去有茹毛饮血之感。不像餐厅里的刺身,可以品尝出冰冻、冷藏、消毒、切片、上桌等系列工序。

然而锦市场并不比餐厅便宜,吃了几串鱼后,发现少了3000日元。(一餐寿司set只需2000日元)。


贝类爱好者我,在这里吃了两串烤贝,一盒刺身贝,可以说一本满足。

海胆从450日元到700日元不等,味道一般,正常的鲜甜味。

蟹腿,弥补了没来得及吃蟹道乐的遗憾。不过味道也不及上引水产。只能说有劲道。

金枪鱼,一种卖得极贵又充斥着血腥味的鱼类。还是喜欢肥腻便宜的三文鱼。
第2位 饺子王将

万万没想到,日本煎饺竟然比中国好吃,皮薄馅大底脆调味丰富,完胜!更加万万没想到,我竟然在日本吃蛋炒饭。这个set好吃到捂脸,尤其是在吃完一顿死贵难吃非常不新鲜的刺身盖饭后。只要396日元。
第3位 全家/罗森/7-11

从餐饮水准的角度,其实大阪与上海的水平并没有差别,大部分都是一个味。但是在便利店上,上海远远落后。
第4位 豆腐料理

属于关西地区唯一口味清淡符合大家对日本料理一贯定位与期待。所有菜品都是由豆腐做成,清淡却不失滋味,非常完美了,深受我这种豆制品爱好者的喜爱。

追加汤豆腐,被其他人评价为豆花味。
第5位 一兰拉面

一个遍布全日本的连锁豚骨拉面店。在心斋桥(相当于南京路的位置)大半夜还要排队,真是fuck了。
5年前第一次吃一兰时,国内还都是味千拉面浓缩粉冲之流,遂觉得一兰原锅猪骨油腻腻汤底简直好到不行。当然现在也有豚王可以选择了,两者差别不大,一兰好那么一丢丢而已。吃面别忘了加溏心蛋,还有布丁也挺好吃。
第6位 蜜瓜包

没有想到在南京路步行街,啊不心斋桥,这种充满游客排队的地方,这个只有中国人排队的蜜瓜包真是非常好吃啊。作为菠萝油的变体,在刚出炉热烘烘的菠萝包里填上冰淇淋,真是完美。香草冰淇淋400日元,抹茶冰淇淋800日元,why?
旁边播放歌曲:蜜瓜包里没有蜜瓜……老婆饼里还没有老婆呢。
第7位 鳗鱼饭

关西的鳗鱼做法偏重口,易于中国人民接受。从连锁店吉野家到高级料理店均有出品。价格从800日元上不封顶。但味道,对于一个沉迷调味鳗鱼的人来说,大概便宜的又有滋味又好吃。

像这样3500日元(大约200元人民币)的鳗鱼三吃,与上海100元左右的鳗鱼饭味道是一样的。
第8位 顽固寿司

也是一家连锁寿司(非回转)。Set看上去非常棒棒,味道么,与上海是一样的。大概也就天妇罗炸得不那么油吧。可以说是把古北价值50的定食翻了三倍价。

第9位 牛肉饭
吉野家、食其家、不知名的各种廉价连锁店,500日元一大碗,香气扑鼻,完胜各种和牛店,加个生鸡蛋可以吃两大碗。
第10位 京都胜牛


当然没钱选择和牛黑毛牛,只能选择普通牛了。做法比较创新,是用日式猪排的方式炸牛排。牛排五分熟的感觉吧,然而咬不动……怪我牙口不好咯?
第11位 抹茶系列



抹茶冰淇淋、抹茶团子、抹茶水。嘛,抹茶的差距大概就是很苦到很甜的差别吧。这是一个加糖手抖程度的问题。
第12位 烤团子

迷之电影电视动画中经常出现的烤团子串。深受糯米爱好者的喜爱。同时团子也可以出现在红豆汤里,抹茶圣代里,任何地方。
不要以为穿和服手拿团子串就是cos江户风情,酱汁会滴在身上,认真脸。
第13位 章鱼小丸子

大阪只有一种酱的味道,章鱼小丸子、大阪烧统统一个味,世界统一的口味。讲真,大阪章鱼小丸子里只有章鱼,上海还有咸蛋黄肉松口味呢。
第14位 大阪烧

吃完章鱼小丸子吃大阪烧可以说要吐了,通通一个味,通通一团面粉,通通油腻腻。
第15位 荞麦面

不得不说,日本的面太硬了,胃要穿了。
第16位Pablo蛋挞

也就与芮欧楼下那家一样的味道。
第17位%咖啡

除了渡月桥边风景好之外,咖啡与全家没有差别。
第16位 若狭家刺身盖饭

鱼,不新鲜。海胆,一股消毒水味。1750日元,是梁静茹给的勇气开店吗?吃完直奔饺子王将吃了一顿饺子。
环球影城测评报告
不管与多少人一起旅行,每次去环球影城都是一个人,这地方是有毒了。
虽然本次关西之行最初的动因是为了赶上Cool Japan特别企划的末班车,但经历了这次之后我发誓不管再搞什么名目的主题活动都不会再去了。在这一天中仿佛看尽了一生的4D电影,排了几辈子的队。
老规矩,按从好到差排序:
第一位:哥斯拉
好玩指数:五星
排队指数:1小时

Cool Japan限时项目。更限时的是,与进击的巨人共用同一个场馆,上午放巨人,下午放哥斯拉,中午排队薛定谔,你永远不知道当你排到时放的是什么。
每人发假朝日新闻一份,头版头条哥斯拉袭击大阪,这很洋葱。
4D电影不用介绍了,就是椅子晃几下喷几下水。不过同一模式,哥斯拉感觉要比进击的巨人效果好多。剧情也很有趣,哥斯拉怒拆心斋桥、环球影城。对于昨天夜里刚抵达心斋桥的我,眼看昨日刚见的标志性建筑都被拆了,十分舒爽(咦)。
作为大阪环球影城所玩的最后一个项目,出来整个人都虚脱了,毫无力气继续排队。
第二位:EVA VR过山车
好玩指数:五星
排队指数:1小时

可以说是为了这个项目来的环球影城,也是头一回体验VR。视觉效果是厉害了,清晰度和身临其境感绝对是所有项目中(包括其他游乐场)排第一了。别问我为什么提清晰度。不得不感叹高科技的力量,节省了多少场馆建设费。带着VR眼镜,坐鲁迅公园的过山车效果也是妥妥的。

视觉体验虽然达到了,但心里还是失望的。作为游乐设施,也只能停留在视觉冲击上,而丧失了EVA的内涵,其实也只是借着EVA的空壳而已。

另外,single rider能排1小时也是令单身狗绝望了。学到了一个新词:新咕噜来一哒。
第三位:哈利波特城堡
好玩指数:四星
排队指数:***

关于哈利波特的入场,简直是折磨。作为环球影城中相对独立的一块区域,在人多时还需要预约券在指定时间才能进入。或者是加钱购买express票才行。对于穷逼游客来说,简直是非常紧张的存在。

为了能够不花钱且成功进入,我不得不7点出门,8点在大门口等开门。环球影城也是个奇葩地想开就开门的乐园,当天八点一刻就开门了,说好的九点开门呢,简直黑人问号。进门之后的动作就是,高考体育一千米,跑到断气,得以顺利混入哈利波特园区。

整个园区对哈利波特的场景还原度还挺高的。特别是城堡里会说话的画像,让人觉得自己就是来到了霍格沃茨。

这个项目本身也就是3D室内过山车,主题为书中的一些场景。然而,清晰度差了点。更然而,为什么没有人告诉我场景里有蜘蛛,这体验,仿佛回到了霍比特人的某一部,强烈要求退票!

另有黄油啤酒出售,味道,奶盖糖水?
第四位:蜘蛛侠
好玩指数:三星
排队指数:1小时

如果已经玩过新加坡环球影城的变形金刚2遍及以上,玩这个项目会睡着。没错,剧情一模一样,场景一模一样,套路一模一样。就是把变形金刚换成蜘蛛侠,什么时候喷火,什么时候下坠,什么时候跳出反派,一个节奏。
第一次玩变形金刚时觉得好有意思,怒甩其他项目十条街,大概是因为没排队吧。
第五位:终结者
好玩指数:三星
排队指数:40分钟
一个真人演员与3D电影结合的舞台,这还挺新奇。演员们都很卖力就是了。真实舞台与电影场景的无缝切换也是第一次见到,效果还不错。只能说看了一天的3D电影,终于有真人了。

PS 配图为环球影城出口的蛇精病标语。
第六位:大白鲨
好玩指数:二星
排队指数:10分钟

这样的排队时间才能叫single rider通道。
这个项目特别的地方在于全靠每个小船上的船员工作人员来演。内容很简单,就是在一个湖上小船按照既定轨道来开,中间会出现鲨鱼,有一些爆破场景,小黑屋场景。工作人员演得非常有激情,但我内心很吐槽这工作:这一圈开下了也就5分钟,也就是说工作人员要每隔5分钟卖力演完全相同的情节,这简直,是对人性的折磨。
第七位:进击的巨人
好玩指数:一星
排队指数:1小时

跟哥斯拉是完全一种模式的4D电影。非常无聊的剧情与非常无聊的效果。排队中还有穿着cos服的妹子们,那天大概30多度吧,从内心佩服她们。
其他没有玩的项目:

小黄人室内过山车
排队时间180分钟,没有single rider通道,算了吧。
侏罗纪公园
在新加坡环球影城玩过了,激流勇进剧情版,大阪好像更高一点,看到简介写从20米高处直冲而下,拒绝。
好莱坞美梦过山车
名字骗人的吧,一个倒过来开的过山车,颠来倒去,横来竖去,催吐能手。
翼龙过山车
没有车,人是悬空的,模式同上。

儿童乐园
比如史努比、芝麻街转转圈类游乐机,超龄且累,拒绝。
花车
我去了这么多次游乐场,从来没看到过花车巡游,可见都在认真地排队。
烟火
我去了这么多次游乐场,从来没看到过烟火,可见都在放烟火前累得滚回家了。
总结
如果不想坐过山车,你只能看4D电影。
如果不想花钱买express,你只能排队。
不要指望有视觉效果又有深度内涵。
游乐园做得再真,也是虚假场景,你的生活依旧是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