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庆档票房爆发,窥见影视行业发展
国庆档电影市场迎高增长
今年国庆档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恰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三部主旋律电影打响了国庆节观影热潮,今年国庆档累计观影人次达到了1.17亿,超越2017年及以前历年春节档的总人次纪录。

9月30日,《攀登者》《中国机长》《我和我的祖国》三部影片集体上映为国庆献礼。无论整体还是单片市场表现都刷新了一系列市场纪录,三部献礼影片中的多个桥段、细节甚至是票房攀升速度,都能够迅速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并在各大评分网站和网络社交平台上引起广泛讨论,广大观众尤其年轻观众除了对影片给予好评之外,爱国热情和对于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感也持续高涨。
实践证明,电影依旧是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主食”,在日益多样化的文化娱乐选择中处于核心地位。
根据国家电影专项资金办公室初步统计,2019年国庆档(10月1日-10月7日)期间,中国电影市场累计票房为43.86亿元。档期内票房前五位影片为:《我和我的祖国》19.2亿元,《中国机长》17.1亿元,《攀登者》6.11亿元,《雪人奇缘》0.85亿元,《哪吒之魔童降世》0.2亿元。
整体上看,今年国庆档用3天超越了去年同期(19.04亿元),用4天超越了2017年保持的国庆档票房纪录(8天产出26.29亿元),用6天超越了去年10月的总票房(36.48亿元)。档期共产出票房43.86亿元,助推2019年年度票房实现同比反超。
主旋律电影驱动观影热潮
今年国庆档的亮眼成绩,首先是因为今年国庆档的特殊性。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国家大事,与每个国民息息相关,国庆节的阅兵仪式让人们民族自豪感倍增,由此激发的爱国情怀便成了电影市场的催化剂。
从今年国庆档的观影人次就可以看出,观众的观影热情被调动起来,7天总人次达到了1.17亿。
这是什么概念?在全年的七日档期之中,只有万人空巷的春节档才能达到这个高度,而破1亿人次的也仅有2018年和2019年的春节档。2019年国庆档跻身七日档期观影总人次TOP3,已经足够说明这届国庆档的成绩了。
春节档成为全年最大档期始于2016年的爆款《美人鱼》,热门影片不断培养观众“春节观影”的习惯,让春节观影成为新年俗。如果按这个逻辑,调动观众观影热情的2019年国庆档,有可能为之后的国庆档“加权”,不妨期待一下。
除了70华诞的节日氛围带来的人口观影红利,今年国庆档最大的拉升动力是“三巨头”,《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攀登者》无论是从影片的体量、制作,还是质量、口碑,都称得上近几年国庆档的上乘之作。在“内容为王”的市场逻辑下,“三巨头”给今年国庆档带来了质的飞跃。

先来看《我和我的祖国》。影片是今年国庆档的纪录“终结者”,上映之后打破多项纪录,打破国庆档历史最高单片票房纪录、创造献礼片票房历史新高。
同时收获N个“更高”,在国庆档同期影片中,《我和我的祖国》多人观影比例更高,3人及以上观影比例达到23%;二刷及多刷比例更高,多刷率达6.5%;学生观众占比更高;四线及其他城市观众占比更高。
值得一提的是,在观众年龄画像中,《我和我的祖国》在35岁及以上观众更多,占比超30%。说明了影片撬动了老年观影市场,在一部回溯70周年往昔的献礼片中,影片以小人物的视角见证了历史发展的时刻,让全体观众能在影片中找到共鸣点,这是影片最大的优势。

《中国机长》同样是本届国庆档的佼佼者,上映8天累计票房19.73亿。博纳自2016年开始就没有缺席过国庆档,而且走的都是逆袭路线,《中国机长》也不例外,在10月5日,影片以2.4亿拿下单日票房冠军,此后几天一直蝉联。
《中国机长》的类型化程度和商业片质感是“三巨头”中最强的,因此得到了主流观众的喜爱。从影片的购票用户画像来看,代表旺盛消费力的女性观众占比59.8%,20-24岁的年轻观众在全龄段中占比最高,达到了28.4%,且在二三线城市中占比更高。

《攀登者》则是“三巨头”中走势最稳健的影片。《攀登者》挑战的是极具难度的新类型电影,影片的类型开拓意义远比票房更有价值。
从《攀登者》的用户画像也能看出,这类新类型、新题材的电影在年轻观众、一线城市、白领群体中接受度更高,其中白领占比达到了44.3%。
资本方与观众实现共赢
今年国庆档的影片票房除去爱国情怀带来的观影热潮之外,影片的口碑也是电影爆发的主要因素。
在口碑愈发重要的电影市场,观众会首选口碑好的影片,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这就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短短一周时间,国庆档却有这么大的突破。在增量观众进场困难的情况下,拉动存量观众的观影频次、调动存量观众多次观影,成为了国庆档创收的主要秘诀。
猫眼数据报告显示,2019年国庆档观众观影重合度较往年更高。其中《我和我的祖国》与《中国机长》堪称双核。看过《中国机长》的观众,有21%看过《我和我的祖国》;看过《我和我的祖国》的观众也有19%看过《中国机长》。
也正是在双核“引擎”驱动下,国庆档过出来“小春节档”的感觉。在有了国庆档的43.8亿的助攻下,今年中国电影票房累计已经高达522.2亿,离2018年全年票房仅差84.7亿,2019年全年票房突破600亿不是梦。
从2016年的450亿左右的票房到现在600亿票房,影视行业飞速发展,观众的观影热情也日益高涨,而眼光超前的资本方更加不会放过这个机会,越来越多的公司涌入了影视投资这一行业。此次国庆档票房的火爆直接验证了资本方的眼光有多么精准。
现在国庆档票房已突破50亿大关,《我和我的祖国》票房在10.10号下午已突破23亿元,《中国机长》票房也接近21亿元、《攀登者》票房突破8亿元,另一部国庆档电影《雪人奇缘》票房也有希望突破亿元大关。
在获得好口碑的同时也获得了高收益。
“口碑、票房”双管齐下,国家支持锦上添花,影视行业发展无可限量
国庆档电影的爆发,除了观众的热情之外,离不开国家的支持,近几年来我国影视行业的发展有着很明显的特征和趋势:
国家重视行业健康发展,鼓励措施得当,业界发展势头强劲。
影视行业呈现规模化,集团化方向发展,科技竞争力显著提高。
影视作品产量大,创新性,有特色,高质量的作品受欢迎。
低成本、精制作的产品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所以,影视业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已具有相当的规模和基础。我们要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面向群众,面向市场,改革体制,创新机制,进一步解放文化生产力,努力做到更好的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推动广播影视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是我国影视业在改革创新探索中所要坚持的原则和目标。
不远的未来,随着中国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对文化娱乐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多,在当今都市快节奏的生活环境下,电影的消费需求将会不断增加,未来电影市场观影人次还将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影视行业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