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于谦的《玩儿》到我的玩儿
前天晚上买的于谦的玩儿和郭德纲的郭论到货。
作为资深德云社粉丝,迫不及待地打开。先看玩儿,因为我一直很欣赏谦哥对人生的态度,我也很喜欢玩儿。而且我和谦哥一样,玩什么像什么。
很欣赏郭德纲在序言里的一句话,人都说玩物丧志,可是那不玩儿的人,我也没有看见过他到底成了多大的事。我很欣赏。玩儿也是人生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玩儿的内容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和层次。而且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从玩儿开始进入人生角色的。婴儿从玩儿开始认知世界,孩子从玩儿开始学习人生,成年人的很多人际关系都是从玩儿开始的。从一个人如何玩儿也能看出他的生活情趣,人生态度。
那么我的人生态度则更加的轻松,我把一切都当成玩儿。去医院是玩儿,画画是玩儿,写作也是玩儿,我目前做的工作更是玩儿。当然别人拜托我的事情,并不是玩儿,因为关系到别人,我一般都很严肃。人生实苦,如果不用轻松的心态去面对得失,那会是一件特别可怕的事情。我们的心情,是需要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的,永远不能跟随境遇而随波逐流。
我打小爱玩,同学们的家长里都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千万不要和某某玩,一玩成绩就会下降。”这句话奠定了我从小在小伙伴里的地位——我是实实在在的玩主。但是跟谦哥他们玩的那些个进山粘鸟,房里养鸽,家里养矮马还真的差的很远。
我虽然性别女,但基本上除了女孩子玩的那些跳皮筋,扮家家酒之类,我还喜欢爬高上低,爬树翻墙头,要不是儿时的我瘦小无力,太高的房顶上不去,不然三天不打,上房揭瓦,这一定是我的专有名词。
从小我便致力于捉蚂蚱、捉天牛、捉金丝道人、捉蝴蝶、捉蜻蜓这些疯狂的小游戏。千万不要以为捉虫容易,捉虫并不容易,是速度,力道以及敏捷性和观察力的综合训练。你必须先去到草窠树丛里观察,哪里有你的目标,并且要对你的目标会不会咬人,动作有多敏捷做出一个判断;然后就是下手的速度和角度;慢了目标跑了,角度不对也会捉到手还会飞;最后就是力道,轻了,虫跑了,重了,虫死了。我经常能捉到那些让一般女孩儿叹为观止的虫(城市女孩儿见识少,估计要放在农村我也应该不是最厉害的。)。我知道她们不会不敢也不屑捉虫,但是还是对会捉虫的我生出些许莫名的怪异感叹——那个瘦弱长着一双无辜大眼的姑娘居然会捉虫哎。
我想我对事情的坚持和毅力外加跟胶水一般的韧性最初来源于捉虫。为了捉到想要的虫可以跋山涉水,出入各种草窠而不怕被蛇咬。一定要捉到才能安心。现在城市的孩子没有办法去接触大自然,于是他们去上各种辅导机构,这也是一种锻炼心性的方式。但却少了很多随意和放松。附加了很多父母的期待和盼望。当然也有好处,那就是更加专业。我也是城市儿童,但好就好在我住我妈学校对面,她的单位是四星校园,里头有山有水,成为我儿时最喜欢的娱乐场所。
我儿时玩儿的最上档次的一件事情就是钓虾。那时候我大约在10-11周岁。钓鱼需要有专门工具,但是钓龙虾不用。我曾经专门写了篇文章关于钓龙虾。为什么说这个事情非常上档次了,因为,它带动了我们这个地区钓龙虾的风潮。 我可以负责的讲,我是我们六合西门,或者六合一中家属中第一个钓龙虾的孩子。在我之前,并没有人钓龙虾,大人小孩儿都没有。我钓了一段龙虾后,后来的孩子看到我钓龙虾都纷纷开始去钓龙虾,我可是钓龙虾的鼻祖。现在想起来都有一种想到嘴角要往上翘的自豪感。那个时候90年代,没有网络可以毛遂自荐,要有的话,我许也是个抖音快手红人了。
成年后,一开始沉溺于灯红酒绿。其实我本来不大会唱歌,我上大学的时候从来没有参加过任何歌唱比赛。没有。因为那个时候我并不会唱歌。大学时候没有恋爱,似乎也没有怎么玩,然学业也并不重,可能人生处于迷茫期,观察观察再观察吧。
我大学没有毕业就找了工厂去做外贸了。我们老板年轻,花钱从不手软。于是有很多应酬。在这期间学会了唱歌并深深迷恋唱歌。后来和同学TAO一起去唱歌,她结婚后我就没有了搭子,于是一个人去唱歌。论唱歌我是不怕的,什么场合都可以唱。曾经在北京的农家乐唱露天引得周围居民都来看。声音清亮甜,从莫文蔚到王菲都可以唱。真音假音转音切换自如,一个人可以连唱仨小时嗓子不哑,共鸣部位在鼻咽。那么唱歌从来用的都不是嗓子,而是气。我教过我家王生很多很多回,然,如今,他还是小学三年级水平。对,他并没有学会。
后来我嫁了王生,去了北京。在没有得抑郁之前,王生从不给我在家唱歌,当然更不允许我去KTV。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我们当时住他单位,一唱歌所有人听见,怕闹人吵得慌,他不想我打搅别人。抑郁都好了有一年半了,他忽然认识到不让我唱歌这种方式是不对得。然而我也因为许久不唱,气也短了。早就没有年轻时代得风采了。
我手一抖,刚刚写好的一大段没有了。以后还是用文档写吧。
在我32岁那年,我在我姐姐无意中的一句话下,开始了自己的美术生涯。我自学了水彩画。连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哪里来的那么多的耐心。大约我把我儿时捉虫的那种耐心和韧性给搬了出来。水彩画的水分是极难掌握的一部分,多和少都不行。而且画并不是大家想的那样,只画一遍就可以完成,它需要不停的渲染,要画至少三遍。我在只有书和文字这样无声的老师指导下,只花了三个月就可以独自画照片写生了。第一幅“自创作”作品大约是周庄或者乌镇这样的照片。实际,我也不知道自己到底画的怎么样,反正大家都讲好。后来在16年年底的时候,用自己的作品为自己找了个工作。说起来后来闹得非常不愉快得张老师其实还算是我人生中的第一个专业伯乐。17年一年都跟着张老师混,通过张老师认识了做陶艺的创,18年年底通过创认识了做雕塑、商业IP设计和艺术沙龙的滢。每一个人都给我带来了一段艺术上的灵感和“创作高峰”。17年一整年的经历让我变成了一个玩儿跨界的文艺青年,成了彻底的斜杠青年。17年9月开始接触了油画,发现自己真的更喜欢油画。18年因为身体和各方面原因我几乎没有画一张画。19年1-4月画了4个月,从4月后因为身体原因直到8月又开始画油画。说起来我并没有画多久的油画了。19年9月底完成了人生第一次独立的外出写生,在查济遇到了台籍画家黄老师。黄老师大约是欣赏我敢于在9月的骄阳下画画的决心,认定我这样的家伙一定热爱画画,所以互加了微信。话说周日还要去无锡参观他的画廊举办的画展(并非他本人的,其他台籍画家的)。已经和他约好了。我在艺术上还是一个小学生,大牛们很多,我要学的也很多。但是,对于艺术,或者说画画是真心热爱的。每次我画画的时候,都觉得我的人,精神和灵魂都是融为一体的。美好的景物总是能够引起我的热爱。我想除了手头的工作,我的后半辈子都会在画画吧。
至于写文,我已经写文超过15年。文字的确是抒发心中郁闷以及表达开心的一个通道吧。当然不同的文字都写过,现在写文于我来讲,就是一种消遣。因为我平时大部分都是一个人呆在11楼的家,以后可能会长时间的呆在15楼的工作室,除了工作画画。总有些时间没有灵感,那么就写写文章权当成一种调剂吧。
爱好多的人不会无聊。不然,我这种前路漫漫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的人,暂时因身体原因无法出门工作,实现不了自己的社会价值,再不去玩儿,日子该怎么办。我从玩儿中得到的巨大的肯定和愉悦,讲真真的不比工作带给我的成就少。
感谢生活中遇到的每一位“玩伴”,你们成就了我精彩的生活。
-
zhangh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0-16 18: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