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康复的6大误区,你中了几招?
研究发现:当你的身材变得臃肿、
小肚腩回不去、体质变差、肚子松垮、
还有难看的疤痕、妊娠纹、乳腺炎、下腰痛、
心情抑郁、耻骨联合疼痛、腹直肌分离、
骨盆变形、大屁股、盆底功能障碍、
漏尿、私密松弛、性欲冷淡、妇科疾病反复…
表示你已患有严重的【产后】后遗症了!
而在产后后遗症中,
盆底功能损伤,对健康的影响最严峻!
有关数据显示,
初次生产后没有发生尿失禁的女性,
在产后5年尿失禁发病率为19%;
初次生产后3个月内有尿失禁症状发生的女性中,
5年后仍然有92%的人出现尿失禁情况;
而绝经后的女性,这项数据甚至超过50%!

也就是说,如果产后不做康复治疗,
女性绝经后,
有一半人患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尿失禁。

而盆底给女性带来的问题,
不仅仅是尿失禁这么简单,它还包括:
非尿路感染的尿频尿急、夜尿、尿不尽、
子宫脱垂、阴道前后壁膨出、膀胱尿道膨出、
直肠脱垂、便秘、便失禁、性冷淡、
泌尿或生殖系统反复感染等。

其中,最常见的是子宫脱垂和压力性尿失禁。

SHE成员之一的陈嘉桦Ella,
分享了自己的"生育后遗症"——产后尿失禁。
Ella告诉大家,生下儿子"劲宝"后,
她的子宫和膀胱脱垂,
被诊断为"应力性尿失禁及膀胱脱垂第二级"。

平时打喷嚏、原地跳跃、跑步,等动作
都会造成尿失禁,不仅湿了护垫,连裤子也会湿掉。
不得不承认,Ella的确是挺勇敢的。
连普通人都难以启齿的"隐疾",
就这样明晃晃地,被拿到台面上来说,
娱乐圈恐怕也很难找到第二个了。
为了避免漏尿尴尬,也为了对自己的健康负责,
她第一时间就积极的做了产后康复治疗!


面对难以启齿的尴尬,一定不能忍!
有的产后妈妈在产后42天检查时,
已经被发现问题却不积极治疗,
等到二胎或绝经后,出现问题后悔都来不及!

而很多人对于产康有一种认识误区,以下的6点相信很多人都有触犯。
第一个误区
A

◆月子期间,请躺好、捂着!
长久以来,在准(新)妈妈群体中,代代流传着这样一句名言——婆婆有“三宝”,喝汤、忍住、为你好!在这句名言的背后,代表着传统月子的禁忌:不能洗澡、不给吹空调、盖被子躺好、千万别动!
真相是
坐月子请躺好!别吹空调?还不能洗澡?大错特错!2017年山东一产妇因此而中暑身亡!这个教训还不惨痛吗?坐月子确实有很多禁忌需要注意,但是科学的起居与运动方式有利于宝妈们迅速恢复!

新宝妈
为何要洗澡
如何来洗澡
我教你啊
◆ 产后,为何要洗澡?
□洗完澡、缓解疲劳、睡眠好!
宝妈洗澡后,可去除了身上的异味、神清气爽容易加深睡眠,促进恢复体力!
□洗完澡、预防皮肤病、避免感染!
生产时大量出汗、产后下身恶露、再加上溢出的乳汁,多种液体混合不仅气味难闻,而且容易聚集大量细菌,它们趁虚而入,可导致宝妈皮肤或身体出现炎症。
◆产后,如何洗澡?
□洗澡时机,大有讲究!
顺产宝妈恢复较快,如能下地走路、且活动时未出现头晕虚脱等情况,那么在其分娩后2-5天,就可以洗澡啦。剖宫产宝妈,因伤口暂不能沾水,建议在产后10天内不要洗澡,但可采用湿毛巾擦身进行清洁。
□不能洗澡时,能否洗头?
对于剖宫产的宝妈,在10天内不能淋浴,但可以单洗头!需要指出的是:产后洗头和洗澡皆不宜过勤。且要控制洗浴时间,一般而言十分钟左右为佳。
□洗澡其他注意事项
产后清洁建议用淋浴的方式,宝妈洗完澡后请务必穿好衣服再出来,头发用电吹风热风吹干,免受风着凉。
第二个误区
B

◆ 产后小肚腩,赶快练下去
有些宝妈发现自己产后小肚凸出,便迫不及待的通过仰卧起坐、平板支撑进行锻炼,渴望尽早恢复傲娇身材!可惜啊~他们中一些人盲目锻炼,让腹部肌肉饱受折磨,那迷人的小蛮腰也许再也回不来了。
真相是
产后宝妈腹部隆起依然,也许因为脂肪堆积、也可能是腹直肌分离,请先进行判断,明确小腹隆起的具体原因后,再进行锻炼,不然可能会越练越槽糕!

腹直肌分离的宝妈们
是不能做诸如仰卧起坐等卷腹运动的
第三个误区
C

◆ 我是剖宫产,不用做产康!
有些妈妈认为:剖宫产没有经过产道,骨盆没有过度的扩张,几乎没有受到什么损伤,因此就不用再做什么产康了!
真相是
孕期随着胎儿日渐长大,女性盆底组织也逐渐承受更大的重力,导致盆底疲劳乃至损伤(怀孕次数越多、盆底损伤越严重)。因此不论是剖宫产或是顺产,产后都要做产康!
第四个误区
D

◆ 产后没任何不适,就不用做产康
另一些妈妈则认为:产后恢复确实很重要,但自己又没有出现漏尿、便秘、房事不和谐、脱垂等不适的情况,所以在家静养就好了!不需要主动进行产后筛查及恢复训练。
真相是
产后未出现漏尿、便秘等明显的不适,确实不错,但您是否遭遇过诸如:腰背痛这样既“隐性”且易忽略的情况?有资料数据披露:在我国已婚及已育的妇女群体中,盆底功能障碍率约为30%-40%,其中,四五十岁的女性最集中,有很多人都不知道——中老年时期出现盆底功能障碍,很可能是几十年前分娩损伤引发的。

盆底功能异常
深深的困扰着中老年女性
漏尿、脱垂已成为常态
请重视产后康复
否则
年老时你都没法跳广场舞
第五个误区
E

◆ 产后塑形,靠瘦身
产后担心自己的体型?纠结自己的体重?别费劲了——87.29%的新妈妈都属于肥胖,她们的体重平均增加了5.4kg(对比同期未育女性),恢复身材成为她们产后第一要务,有些宝妈甚至在哺乳期内通过节食来塑形瘦身~
真相是
产后女性靠节食来瘦身,体重下降确实快,但也仅限于最初的阶段,且消耗的其是体内水分、肌糖原、肝糖原,体内脂肪消耗并不多。长期节食会让宝妈营养不良、免疫力下降、且容易疲劳,危害健康。在哺乳期节食瘦身,可能影响母乳的品质,如果是母乳喂养,请尽量在产后6个月后(或断奶后)进行节食瘦身。
第六个误区
F

◆ 错过产后42天,就不做产后恢复了
宝妈们还认为:过了产后42天,再做产后恢复训练就没有什么意义了,因为已经“出了月子”,过了最佳的恢复期,做了也没效果!
真相是
一般来说,产后恢复的黄金期在分娩后的42天至6个月,女性通过针对性训练,能促进盆底恢复健康。如果真的错过6个月产后恢复期怎么办?专家们说了:产后恢复——只要开始了就不晚!
产后恢复
再晚也不迟
即刻全力“奔跑”
迈向全新的明天
弗艾德:福利派送
怎么锻炼缓解孕期腰背疼痛?

第一步:拉伸肌肉
髂腰肌:髂腰肌的拉伸一定要分三步走,后仰-侧屈-旋转,这样才能拉伸整条筋膜链,达到放松的效果。在此提示大家尤其是孕妈妈们,在锻炼过程中从站姿过渡到垫上运动时,一定要采用单膝跪垫的方式哦,这样可以减小对膝关节的压力!切记!
竖脊肌:双膝分开宽一点防止压到宝宝,尽量将臀部向后坐,手臂往头顶方向伸,保持均匀的呼吸,拉伸30s。

第二步:激活核心
坐姿后倾:保持身体挺直的状态下向后倾,感受深层肌肉的用力,均匀呼吸,一开始幅度可以小一些,慢慢增加难度,30s一组,做2~3组。

鸟犬式:这个是一个有难度的动作,一开始可以只抬一只手或一条腿,慢慢进阶到这个动作,保持均匀的呼吸,30s每边,交换另一侧,做2~3组。

四点支撑:这个动作的关键是腰部肌肉的放松,因为表层肌肉的放松才能激活深层肌肉用力,一开始可以先抬一侧膝关节,15s每边后交换,慢慢进阶到双膝抬起一点点,坚持15s每组,做2~3组,组间休息1min。

第三步:稳定骨盆
臀部肌肉对骨盆的稳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加强臀大肌,臀中肌是关键,采用的动作分别是:蚌式伸展、侧卧3D推侧抬、跪姿后抬腿,每个动作可以重复10~15次,每组动作间休息30s。
第四步:放松脊椎
结束部分来个脊椎的整体放松,采用的动作分别是脊椎退让、猫式伸展、骨盆摆动,配合呼吸进行动作,其中前两个动作脊柱伸展时吸气,屈曲时呼气,最后一个动作骨盆摆动到一侧时呼气,还原时吸气,每个动作重复10~15次,组间休息一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