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大怒薄厥《生气通天论篇第三》
阳气者,大怒则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
“阳气者,大怒则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这个可能很多同学在日常生活中还没怎么见过。什么意思呢?如果人在大怒的情况下,生很大的气,然后就昏过去了,这种情形电视里面见得很多,对不对?那么,为什么阳气在大怒时就会形气绝呢?为什么会血菀于上呢?这是我们要问的问题。
所谓的阳和阴有一个相互的一个分野的。在这里又要提到阴阳了,如果没学过的同学,回头去看我们之前讲过的阴阳的那一段。打个比方,阳气在这个地方就像动力,血就好像是营养。在营气、卫气、气血三者中气是动力,血是营养(你可以大概这样去理解,但不要拘泥于我说的话,你应该形成你自己的理解,形成你自己的领悟。因为通常我们说出来的话和心里的感受总是不能匹配,因为词汇是有限的嘛!我只能用这些词,所以可能有些词的意思还不能一一对应上)。我们来想象一下,大怒的时候就像是阳气这个动力特别大、发动机转得特别猛的时候。所谓的怒,一般来讲伤肝。为什么呢?因为肝主疏泄、主升发,正常的状态下阳气向下时是升着降。什么叫升着降?就是说它是带着勾的,弯回来,往下走,不能直接往下掉,否则就会拉肚子。反过来,当阳气往上走的时候就要降着升。降着升是啥意思呢?就是说它不能直接往上冲。如果阳气“唰”地一下直接上来,你肯定会头疼、头晕,平常所看到的偏头疼等各种头疼,都是因为阳气冲得太快。同样,阴往下走的时候它也要升着降,不能直接往下跑。升着降,是它在肚子里面是螺旋着走下去,否则直接下去,就像拉肚子的时候,没有任何遮拦,“唰唰”就都走了。那这时候,人的身体是受不了的;如果是直接冲上去,不是这种缓缓地上来,也会出问题。这个时候,我们要记住另外一个词叫“和为贵”。
那用在身体上,是什么呢?气血和、阴阳和、营卫和,这个“和”是很宝贵的。你如果“气血和”,就不会大怒,对不对?不会说“唰”一下子气就上来了,结果就“形气绝”,为啥?你用劲用得太猛了嘛!本来应该是一点点地推动,对不对?气为血之帅,气在前面领着血在走,就好像我们见过的仪仗队前面有个指挥在前面走,领着后面的队伍。如果人在大怒的情况之下,就好像仪仗队前面的领队以一百米的速度“噌”地一下跑掉了,后面这个仪仗队根本跟不上。这时候就相互隔绝了,隔绝了之后出现什么情况呢?血本来是靠这个气来引领的,气跑掉了,这个动力跑掉了,结果呢?把血淤在了那里,脑梗就有点像这种情况。我们这里所指的“大怒则形气绝”是指普通的情况,还不是指脑梗。如果血里面的脂肪太多,就容易出现薄厥。如果不是薄厥,如果来个厚厥是啥样?直接就半身不遂了。这就是为什么脑梗在很严重的情况下就会出现半身不遂、瘫痪的情况。
我们再来看“烦劳”和“大怒”,这其实都是在讲我们平常的生活习惯。如果我们经常出现看见这个不顺眼、看见那个也不对,到处都是牢骚和抱怨的情况,则有百害而无一利。抱怨完了,非但解决不了问题,还会对自己的身体造成损伤。这时候的你,有没有办法做到“清净则志意治”呢?首先一个是清净,就是你自己要清醒,要安静。清醒是指清醒的头脑。其实,相对“醒”来讲就是糊涂的头脑。为什么我们会经常地烦啊、劳啊,就是因为太糊涂了。糊涂实质是愚痴,看事情不明白、看道理不通达,没有智慧(不是不够聪明啊!有的人很聪明,但是他很烦劳。为什么?就是因为没有智慧)。有智慧的话,就会把这个清静做好。有了清静之后,还要能做到不躁动。我们看这个烦字和躁字合在一起组成一个词“烦躁”,对吧?清静和烦躁,你是要明白取舍的。你如果能做到安静不烦躁,那么自然你就会有志向,会有自己的志意,会有自己的理想。有的时候,发现自己没有理想了,你就要反省一下,是不是太不清静了?是不是太烦劳了?烦的东西是什么?劳的东西是什么?要去除烦劳的这些东西,其实非常简单,因为它们特别怕你盯着它们看。
让你烦心的事,比方说,现在我们经常看到雾霾,好烦啊!每次看到雾霾,那你就盯着看它。我说的盯着看,不是用眼睛盯着看,而是说你仔细地看一下这个雾霾,想一下,沉下心来想一想:为什么会有雾霾?想和雾霾说再见真的有那么难吗?中国为什么这么多的地方都有雾霾呢?你慢慢想一想,想一想……然后你就会明白了,如果你一直把这雾霾抱怨下去也没有什么用处,它也不会有什么变化。有的人可能想到此为止,他就放弃了去做他自己的事了。不过,还有的人可能会真的想明白。比方说,我们有位同学就讲其实天上的雾霾就是人心的雾霾。这个道理想明白了,雾霾就不会烦你了。因为很简单,既然天上的雾霾就是心里的雾霾,把心上的雾霾去掉就是了。别人心上的雾霾,你能去得掉吗?能去掉那你就去,去不掉就算。你自己心上的雾霾能不能去掉这是由你自己决定的。你把自己心上的雾霾去掉了,你的天空就没有雾霾,就这么简单。
让你劳神的事情,比方说,老师总是在想他的学生这样、家长那样这些烦劳的事情,其实这种事情还好办,还不算多烦劳,因为家长、学生毕竟不是至亲之人,管不了你就不管了,对吧?因为那里面有教育制度的问题。如果你的至亲之人出现了问题使你操劳,就麻烦一些了。还有最让你操劳的是什么呢?是你自己让自己操劳,你的欲望就像一根绳子,拴在脖子上不停地勒着、拉着你往前走。这欲望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就是因为你不清净、不清醒,或者说你没有看清这个欲望的本质是什么。如果你看清了它的本质,欲望、绳子立刻就消失了,到那时,你就解脱了,你就可以使自己变得健康,非常简单。
实际上,这里的烦劳、大怒在佛法当中就是贪、嗔、痴。贪是什么?贪心欲望嘛!嗔是什么?就是指嗔怒、大怒。什么是痴?说白了,就是傻,就是不明道理。在很多事情上人们道理不明白,自以为很聪明,其实并没有智慧。如果有智慧的话就非常简单了——“苍天之气,清静则志意治”。这些方法呢,《黄帝内经》里面都已经告诉了大家。大家在读的时候,可以去从中汲取自己有用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