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择音响(下)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写到选择音响可藉由用途、音乐风格、年代、价格等四个框架,逐步确认需求并挑选适合自己的音响系统。于上篇文章中,我已将用途和音乐风格完成粗浅的说明,现将于本篇针对「年代」与「价格」浅谈。
若依年代划分,音响可粗略的分为「vintage」和「近代音响」两种;也如同前篇文章谈到,音响产品从发展以来虽有电子业发展的技术支撑,但或許没有质的跳跃进步!但尽管如此,早期vintage音响与近代音响在声音表现上,仍然存在巨大的差别性。以下我便针对「vintage」和「近代音响」,说明两者如何从尽可能拟真为设计宗旨的角度,发展出两种不同的声音表现。 一、年代︰ 1.Vintage︰就如同百度百科对这个词的释义,Vintage音响具备历史价值与定位,虽然没有明显的时间界限,但它们都能够代表某个时期。我个人认为的Vintage是代表着七零到八零年代的音响,那确实是这个产业的研发最巅峰的时期,也是生产原料最不缺乏的时间段。早期Vintage音箱的声音普遍较具有感情,它不着重在高音与低音频率两端的延伸,反倒较重视中音的浓郁程度,且中音(含中高音与中低音频段)恰好是我们最熟悉的声波频率。如果你有调整EQ参数的经验,你会发现其实那就是一个厚此薄彼的过程,比如当你把低音调多了,中音与高音就相对会变薄一些,这个原理类似于音箱设计者在分频时的设定原理。而Vintage音响的优缺点正好与近代音响形成互补,尤其当我们再考量类比转换为数位后的时代,富有感情且宽松自然的Vintage类比声便一去不复返。 2.近代音响︰声音与Vintage音响最大的差异是强调解析度、动态与精准的定位,它强调高音与低音频率两端的延伸,以求更下潜的低频与灵动但不尖锐的高音;同时,有别于Vintage虽富有感情但朦胧的听感,近代音响拥有更通透的音质。另外,以音箱为例,近代音响在外型设计上颇有融入住家的趋势,因而由Vintage的大尺寸单元与四方宽深箱体,逐渐改为小尺寸单元与高瘦型的音箱设计。在跨越黑胶唱片与录音带,转而进入CD以及网络产物的数位音档后,近代音响数位声的冷冽虽是时代变迁的趋势,但也早已成为它的原罪!
二、价格︰此处要讨论的并非音响设备自身的身价,尤其在许多经典知名器材被炒作而水涨船高的情形下,或是音响市场逐渐受到3C产品的冲击,市场转冷导致音响制造商产量缩减并抬高零售价等等,讨论器材的价格其实不太有意义;此处说明的是由讯号源、功放、音箱组成的整套音响,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究竟如何配置预算,这是在挑选音响时挺重要的一个问题。在音响界的说法众说纷纭,有人认为电源是最重要的,有人认为讯号源才是重中之重,其实那些论点或许都正确;但若是对如笔者这种聆听能力一般的人,我想或许音箱才是整套音响里面影响声音最直观的环节!我曾经以同一对音箱为前提,交叉比对了音色完全不同的两台功放,但其差异还真不如使用一组功放推动两对不同音箱来的巨大!因此,我认为选购音响的预算配置,若是购买全新的近代音响,应在音箱投放不低于65%的比例,其余35%的预算则放在功放与讯号源;但若是购买Vintage的二手音响,这个建议则不一定成立,比如若购买早期的JBL老书架箱搭配早期的MCINTOSH功放,此时功放价格将轻易高于音箱价格。
至此,除了本篇文章与上篇 如何选择音响(上) 所谈及的内容,个人建议在选购音响之前做功课最好的方式,就是多去音响店多看多听多比较,从而寻找到自己喜欢的声音与搭配方式。你不一定要去贩售全新音响的店家,一来他们只会推荐搭配他们代理或现有的器材(但其实这种搭配未必合适),二来是你容易被经过声学设计过的空间给蒙骗,这才有许多人说同一套音响在店家听和买回家之后,听起来根本是两套音响的情况。我反倒建议你可以去专卖二手音响的电子街(比如不知道是搬了还是倒了很久的广州淘街),店舖最好就是一个堆满杂物的空间,没有经过声学的空间设计,你相对更容易发现两者的差异;同时,店舖里的音响品牌与器材五花八门,当然他也会如同贩售全新音响的店家一样推荐你搭配的器材,但怎麽说你能听到的器材搭配方式还是相对多了不少,是吧?!
-
姚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05-07 08:5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