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曹操,站上巅峰的社会人。我欣赏他,仅此而已。
嗯~,自我初中第一次读《三国演义》一书至我大学毕业进入社会大学再熏陶,这个时间也算挺长的维度里,《三国演义》我是反反复复的看了很多次的。 那会也不知为什么,越看越是更欣赏曹操,以至现在,在三国这个风起云涌的大时代中的诸多英雄豪杰,风流人物,我最欣赏,最敬佩的,当属曹操! 世人多嘲曹操“奸雄”名,而我自赞赏此名真。 为何? 其实曹操在年轻的时候,也是有非常理想的一面的,曹操担任的第一个官职是洛阳北部尉,在汉代的官制里面县令以下,再分丞和尉,这里面丞管民事,蔚理治安。 而洛阳又是东汉的京都,东汉第一大县,天子脚下,各色人物,也就自然一应俱全,曹操这个差事是不好当的。但又要搞好自安,怎么办呢? 曹操走马上任后立马修缮门衙,重点备上了五色大棒,门前左右各挂十大根,然后说:但有犯禁着,不避豪强,棒杀之!而后呢,灵帝宠信的宦官蹇硕的叔叔犯了禁令,曹操干脆利落的把这个家伙法办了,杀一儆百。 一夜间,治安大为改善。曹操也因为此事声名大震! 曹操也因此事得罪了权贵,事后最终明升暗降,把他调到了顿丘当县令,亦治理政绩不俗而后被免官,而后再召回朝廷为议郎,而后又调任济南相等,期间又多次被免再征召。 如此番经历之后,曹操似乎明白了:他执法如山,打击豪强,肃清吏治,安定地方。实则不过是蚂蚁憾大象,以卵击石之举。以己之力,虽能安定一隅,但却无法改变当时的混乱局势。他的行为实则已经触犯到了宦官集团的利益,只是曹操还有后台,当时一时奈何他不得罢了。 眼看东汉之不可救,大动乱之世将来,他明白,走“治世之能臣”这条路是不通了。那么他还有选择吗?他还有退路吗? 曹操大概也发现,他处在一个人吃人的打动乱时代,纵然他想退,那些想要至他于死地的人会放过他吗? 于是乎,只能往前了。那么,就战吧,战他个天翻地覆,斗他个天昏地暗,势要分它个胜负,誓要站上那无上权利的巅峰。哪怕世人尽言我曹操为“奸雄”,那又如何? 此计,方为护己周全上上策! 嗯~,读《三国演义》,大概是年少更叹刘皇叔,而入社会更懂曹丞相吧。 于我而言,曹操是在三国群雄并起的大时代里,是那个社会中混得很成功的社会人。 所以,我欣赏他。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