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虽无主,我心有主
一
“吃梨的人不知道梨的心是酸的,因为吃到最后就把心给扔了。”这是很久以前看过的一句话。
人善于趋利避害。但生活本五味分呈,要领略其中的真谛,必要忍常人所不能忍,方能成常人所不能成。而圣人的境界,就是在此之上、依然克制人性的恶,保持心之自在。所以电影中南子说到:“世人也许很容易了解夫子的痛苦,但未必能体会夫子在痛苦中所领悟到的境界。”孔子如遇知音般地泪光莹莹。
二
孔融让梨之真相(转)
孔融,字文举,东汉曲阜人也。孔子二十世孙,泰山都尉孔宙次子。其兄孔仪,嫡出。性情温和,孝悌兼备,文才横溢,通晓音律,深得父亲宠爱。然融少时,刁巧乖滑,玩劣无形,常骑祖父项背,呼之为驴,作小儿戏,其父甚恶之。
俗谚云:母以子贵,妻因夫荣。
母观子行,忧心忡忡。遂将融禁于家中,昼夜教诲,授以邀宠之术。融不负母望,耳熏目染,博闻强记;察言观色,见机行事;溜须拍马,终成里手。融七岁时,×月×日,值祖父六十寿诞,宾客盈门。一盘酥梨,置于寿台之上,母令融分之。融遂按长幼次序而分,各得其所,唯己所得甚小。父奇之,问曰:他人得梨巨,唯己独小,何故?融从容对曰:树有高低,人有老幼,尊老敬长,为人之道也!父大喜,宾客亦赞曰:古代圣贤,不过如此耳!从此,其父疏仪而近融。
然后人不知其中奥妙,皆言融天生孝悌,将其列入二十四孝,作图传世,此举大谬。是时也,融之所为,实为邀宠献媚之诈术也!噫唏!
所谓孔融让梨的真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解释。只是,历史没有真相,有的只有面具,每个人心中的面具。
三
梨虽无主,我心有主
有一则故事说:元代大学者许衡一日外出,因为天气炎热,口渴难耐。正好路边有一棵梨树,行人们纷纷去摘梨解渴,只有许衡一个人不为所动。这时候有人就问他:“为什么你不摘梨呢?”许衡就说了:“不是自己的梨,怎么可以随便乱摘呢?”那人就笑他迂腐:“世道这么乱,管它是谁的梨。”许衡说:“梨虽无主,我心有主。”
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随时随地都会面临选择。做人能做到不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本是非常宝贵的一种品格。不为物役,不被金迷,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高山仰止,景行行之,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吃梨的人不知道梨的心是酸的,因为吃到最后就把心给扔了。”这是很久以前看过的一句话。
人善于趋利避害。但生活本五味分呈,要领略其中的真谛,必要忍常人所不能忍,方能成常人所不能成。而圣人的境界,就是在此之上、依然克制人性的恶,保持心之自在。所以电影中南子说到:“世人也许很容易了解夫子的痛苦,但未必能体会夫子在痛苦中所领悟到的境界。”孔子如遇知音般地泪光莹莹。
二
孔融让梨之真相(转)
孔融,字文举,东汉曲阜人也。孔子二十世孙,泰山都尉孔宙次子。其兄孔仪,嫡出。性情温和,孝悌兼备,文才横溢,通晓音律,深得父亲宠爱。然融少时,刁巧乖滑,玩劣无形,常骑祖父项背,呼之为驴,作小儿戏,其父甚恶之。
俗谚云:母以子贵,妻因夫荣。
母观子行,忧心忡忡。遂将融禁于家中,昼夜教诲,授以邀宠之术。融不负母望,耳熏目染,博闻强记;察言观色,见机行事;溜须拍马,终成里手。融七岁时,×月×日,值祖父六十寿诞,宾客盈门。一盘酥梨,置于寿台之上,母令融分之。融遂按长幼次序而分,各得其所,唯己所得甚小。父奇之,问曰:他人得梨巨,唯己独小,何故?融从容对曰:树有高低,人有老幼,尊老敬长,为人之道也!父大喜,宾客亦赞曰:古代圣贤,不过如此耳!从此,其父疏仪而近融。
然后人不知其中奥妙,皆言融天生孝悌,将其列入二十四孝,作图传世,此举大谬。是时也,融之所为,实为邀宠献媚之诈术也!噫唏!
所谓孔融让梨的真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解释。只是,历史没有真相,有的只有面具,每个人心中的面具。
三
梨虽无主,我心有主
有一则故事说:元代大学者许衡一日外出,因为天气炎热,口渴难耐。正好路边有一棵梨树,行人们纷纷去摘梨解渴,只有许衡一个人不为所动。这时候有人就问他:“为什么你不摘梨呢?”许衡就说了:“不是自己的梨,怎么可以随便乱摘呢?”那人就笑他迂腐:“世道这么乱,管它是谁的梨。”许衡说:“梨虽无主,我心有主。”
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随时随地都会面临选择。做人能做到不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本是非常宝贵的一种品格。不为物役,不被金迷,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高山仰止,景行行之,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