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柱峰传奇(三)
接下来的两天阴雨连绵,李云麟只能坐困佛光寺中。好在山林清幽,云雾缭绕,人虽无法四处走动,倒也可饮茶闲叙。这天柱山中盛产竹笋和茶叶,慧正是个有心人,平时就留心收集,此时取出款待贵客,正当其时。第三天时天稍放晴,贺良谋果然如约而至。走进厅堂,贺氏将肩负一圈长绳往众人面前一丢,边擦额头上的汗水边说,“官人,熬了三天三夜,登山的绳子赶做好了!”众人定睛一看,这绳长约十丈余,皆为黄色茅草搓编而成,比井绳要稍细一些,摸起来轻巧顺手且不打滑,果然是个登山的宝贝,也不知是贺良谋怎么做出来的。
贺良谋“咕咚咕咚”地喝下几口小和尚递过来的茶水,用衣袖擦了擦嘴巴:“官人,这登山之路,有东西两条,东边山势陡但距山顶路近,西边山势稍缓但距顶稍远,俗称“东三西四”。您看走哪条?”
李云麟听罢,沉默片刻,心里暗想,东边的陡峭前几天是看过了,不知西边会怎么样,于是说到,“就选西边!这西边该怎么爬?”
“好!官人莫急。到时我自会告诉官人,这里不便细说。” 见贺良谋有意卖关子,众人也不勉强。毕竟这是贺家世代相传的秘诀,又怎么能就这样随意授人?
一行五六人收拾行装,沿山路走了二十余里,来到一处山崖之下。远远地就看见一个像巨大的筷子一样的物件靠在崖下,众人走近方才发现这是一根巨大竹竿靠在山崖边,杆子有根像辫子一样的长绳悬挂在上面,随风飘动,这是光溜溜的巨石山崖上唯一动的物件。山崖直插云霄,在碧蓝的天宇下,更加巍峨而神秘。
“这是我十余年前上山釆水时用的杆子。”贺良谋上前试了试,“还能用!”
“放了十年,还能用?”李云麟不放心地拍拍竹竿问道。
“一定要稳妥为上。”慧正在一旁拧着眉毛,不放心地说到。
“不要紧,能用。我先上。”
“这登山有什么技巧?”李云麟见贺良谋把竹竿的上段插进巨石的缝隙间,试了试不晃动后,在一旁问道。
贺良谋又试了试竹竿插牢与否后,扭过头来说:“等会小人先上去,然后再拉官人上。”说罢,将长绳的一端牢牢地系在腰上,然后把另一端递给李云麟:“官人,您把绳子在腰上系牢了。”随从立即上前接过绳子,在李云麟腰上绕了几圈,紧紧地扎牢。
贺良谋检查了一下后,说:“我在上面会放下一根绳子来,官人双手紧握绳索,伸直小腿,脚心紧贴岩石,就像在平地上弯腰扫地般地盯着脚往上走即可。我拉绳子,你感觉到要上的绳子拉紧后,就往上走。手进一握,脚进一步,千万不能弯膝盖,一弯就会碰破头(头碰到石头上)。要全神贯注,不要分心,刚开始几步会不习惯,走上十来步就会习惯了。”说罢,转身,手握竹竿,双脚蹬着岩石,交替行走,如履平地。敏捷的身手,把岩下众人看呆了。片刻后,贺良谋站在巨石寸余突出的边沿上,垂下绳索来,大呼:“官人,你按我说的往上爬。”说完就开始提腰间的绳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