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长告诉我
不表扬不批评,我单讲讲这个电视给我带来的知识点,应该有很多遗漏,但能摘多少摘多少。
关于空乘每日工作流程和民航飞行员工作流程已经在百度文库收藏,是非常好的文。
故事原型:
2018年5月14日6时27分,川航3U8633航班从重庆江北机场起飞。就在7:06时左右,平稳飞行的飞机突然爆发一声巨响。
机长刘传健发现,驾驶舱右前座风挡玻璃内层出现了网状裂纹。通常民航客机的风挡玻璃有三层,一般认为即使内层玻璃破裂,中层和外层仍然能抵挡机舱内外两倍的压差。
但出于职业敏感,刘传健第一时间拿起话筒向地面管制部门报告:申请下高度、立即返航成都。
就在刚报告完的瞬间,又是“砰”的一声,挡风玻璃突然完全爆裂,在9800米的高空,驾驶室瞬间暴露在零下40℃的低温和缺氧环境中:
“我往旁边看时,副驾(身体)已经飞出去一半,半边身体在窗外悬挂,还好他系了安全带。”
有乘客回忆,当时乘务员正在给他们发早餐,飞机突然剧烈颠簸,一股强大的气流吹得人睁不开眼睛,机舱骤然变暗、氧气面罩脱落,推着餐车的乘务员整个人腾空,又跌落下来。
刘传健试图拉副驾回来,但根本够不到,而飞机正在急速下降:“我当时一个想的就是把飞机状态控制好,不要让飞机掉下去。”他发现操纵杆还能用,顿时有了信心。
此时,机长需要尽快降低航班到有氧气并且温度适宜的飞行高度,但下方就是青藏高原,飞机必须在7000多米的高度上继续飞行,直到飞出群山后才能再次下降。
在“破了一个大洞”的驾驶室内,飞行控制组件面板被吹翻,许多设备出现了故障。时速八九百公里,巨大的风噪让无线电指令难以被听见;狂风、噪音、低温、缺氧,刘传健的每一个操作都异常艰难,又必须非常谨慎。
7:11时左右,3U8633航班下降到7200米高度,刘传健完全凭借目视和驾驶经验飞行,靠毅力在掌握方向杆,让飞机进入到相对平稳的状态。
在客舱的第二机长梁鹏赶来,把氧气面罩给机长和副驾驶带好,向塔台报告飞机情况。从20℃的室温突降到零下40℃,刘传健整个身体都在发抖,梁鹏就为他抚摸胳膊取暖。
此后,3U8633航班继续平稳下降,在事故发生34分钟后降落在成都双流机场。除副驾驶头面部擦伤、一名空乘腰部受伤,其他人除耳鸣外身体基本无其他异常。
飞机终于落地的一刻,刘传健和梁鹏握了个手,说了第一句话:“我们现在还活着”。
据了解,川航3U8633航班脱落的右侧风挡玻璃为该机原装件,投入运营至事发前,未有任何故障记录。如果此次脱落调查后确属安装问题,那么事故责任很可能归咎于空客总装中心。
川航3U8633航班的风挡玻璃由法国圣戈班集团生产。圣戈班(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方面告诉出行一客,这是一次极为罕见的事故。中国民航局已组织相关方面展开调查,在正式调查结果发布前,不便接受任何采访。
影片在开场时 将民航百态展现了出来 从签到吹酒精 航前准备 检查客舱情况 迎送旅客 面对旅客刁难从容面对 微笑服务 到欧豪饰演的副驾驶自然而然拿起反光服穿戴好在机坪检查飞机 推出 开车 跑道等待
航油 配餐 地服核对人数 全部细节外行看热闹 内行看门道 全部都有 感觉就是带着自己回忆日常保障航班的一天
而那些旅客们看不到的幕后英雄们 空管 气象 他们也在为保障航班默默付出
很多观众都比较喜欢影片进入高潮的部分 从风挡玻璃破裂开始 副驾驶被吸出悬挂在舱外 一直都很紧张 飞机仔温度零下40多度但遇险后机长一直在努力保持飞机姿态 我们的机长脑中一直有一个念头 就是保证旅客的安全 第二机长进入驾驶舱 一直在抚摸机长的胳膊 帮他保证人体体温 这个也还原了
而驾驶舱外的乘务员们并不知道驾驶舱内发生了什么 她们也只知道遇险了 但她们的专业告诉她们不能慌 一直在安抚旅客 不断的广播 并且细节还原到位 就是李沁饰演的5号乘务员被餐车撞到腰部但是清醒后第一反应是锁餐车
还有一乘务员一直在用手固定餐车 真的体现了她们的专业素养。
飞机类型:
目前在国内我们见到的主流机型基本上是由波音和空客两家公司生产的。都有中型窄体机(单通道)如空客A320和波音B737,以及大型宽体机(双通道)如空客A350/A330和波音B787/777等,也有如波音747及空客A380这样的双层超大型飞机。电影《中国机长》中的飞机就是这一款,空中客车A319型飞机,是空客A320系列中的一款机动性最好的机型,可以执飞高高原航线。
盲降系统:
仪表着陆系统又称盲降系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飞机精密进近和着陆引导系统。它的作用是由地面发射的两束无线电信号实现航向道和下滑道指引,建立一条由跑道指向空中的虚拟路径,飞机通过机载接收设备,确定自身与该路径的相对位置,使飞机沿正确方向飞向跑道并且平稳下降高度,最终实现安全着陆。
盲降是仪表着陆系统ILS的俗称。因为仪表着陆系统能在低天气标准或飞行员看不到任何目视参考的天气下引导飞机进近着陆,所以人们就把仪表着陆系统称为盲降,即飞行员在肉眼无法看清机场跑道的情况下操控航班降落。
“7700”代码含义:
影片中有一个关晓彤扮演的角色——一个飞机爱好者,无意中发现了一架挂出“7700”代码的飞机,而得知有一架飞机出现了意外事故。
飞机挂出7700紧急代码说明飞机遇到紧急状况。
飞行员在飞行过程中,遇到特殊情况,会将应答代号设置为特殊代码。这种特殊编码可以使飞机在空管的雷达系统中以红色标识区分,提醒空管人员和其他空中机组注意避让。如遇到劫机事件时,飞行员则将应答机设为7500。
座舱释压是怎么回事?
大家知道,海拔越高,气压越低,飞机内部的气压值一般都是要低于标准大气压,大概只有标准大气压的75%左右,这样的气压已经可以满足人们的生存需求了,除了这个,飞机上还有一些我们看不见的通风口也在运行,这样可以稳定舱里的正常气压值。
为什么会缺氧?
我们知道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氧气含量越少。如海拔高度0米,空气含氧量下降0% , 空气含氧量20.95% 为0海拔含氧量的100%;海拔高度100米,空气含氧量下降0.16%,空气含氧量20.79%, 为0海拔含氧量的99.2%;海拔高度1000米, 空气含氧量下降1.6%,空气含氧量19.35%,为0海拔含氧量的92.4%;海拔高度5000米, 空气含氧量下降8%, 空气含氧量12.95%, 为0海拔含氧量的61.8%;海拔高度10000米,空气含氧量下降16% 空气含氧量4.95% , 为0海拔含氧量的23.6%。
但是飞机发动机都是强悍的,它不仅保证着动力的输出,保护着飞机的安全,同时它还负责着飞机内氧气的循环和供应,这样其实是把发动机的一部分功率分配给了循环制造空气,这无形中就会消耗掉一部分发动机的功率,好在发动机正常飞行下也不是满负荷运行,都有所保留。
正是由于飞机内的氧气是由发动机来负责的,为了尽可能将发动机的这部分功率降低,飞机内部的气压值一般都是要低于标准大气压,大概只有标准大气压的75%左右,这样的气压已经可以满足人们的生存需求了。
当飞机遇到紧急情况发动机需要全功率运行的时候,这个时候舱内的氧气可能会暂时供应不足,这个时候机长及乘务人员会及时通知大家将座位上方的便携式氧气罩摘下来戴上,它可以暂时保证你不会缺氧气,不过这个时间是短时的,一般不超过30分钟,一旦危机解除,飞机舱内又恢复到了正常的从氧状态。
空中交通管理:
影片中起码出现了5处,装满电脑屏幕的空中交通管制场所,这些场所分别是干什么的?李现扮演的工作人员又在其中充当什么角色呢?
民用航空的管制分为放行、地面管制、塔台管制、进近管制和区域管制。在上述划定空域内提供空中交通管制服务、飞行情报和告警服务的单位。
电影中体现的主要是:塔台管制、进近管制和区域管制。
塔台管制区一般包括起落航线、仪表进近程序、第一等待高度层及其以下的空间和机场机动区。
进近管制区是塔台管制区与区域管制区的连接部分。进近管制室负责进近管制区的空中交通管制服务、飞行情报和告警服务,为落地飞机排序,为离场航空器加入航路等管理服务。
区域管制区,指在中国领空内,6600米(含)以上空间划分的若干高空管制区,根据实际情况,6600米(不含)以下划分的若干中低空管制区,各管制区的范围是依据其管制能力和地理特点划定。李现扮演的工作人员就服务于区域管制区内,3u8633由9200米上升到9800米躲避颠簸,风挡破裂时由9800米下降到8400米,都是李现批准的。
片中还涉及到了空军所管辖的空域,为了保证3u8633的安全,空军主动终止了飞行训练,并将空域交给民航调度。但是,空军的空管制度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里。
风挡爆裂后,为什么碎片没有崩副机长一脸?
这是因为气压的关系.
假设驾驶舱内是一个标准大气压,10000米高度的气压大概是机舱内的30%,因为有这么大的气压差存在,当发生风挡爆裂的时候,所有物体一定是向气压低的方向运动,会产生一种机舱里的东西被吸出去感觉,包括体重一百多斤的副机长,也会被吸出去,更别说小小的碎片了。
发动机吸入风挡玻璃碎片为啥没坏?
首先需要明确一个概念,发动机发生损坏的情况下,并不一定会“停车”(飞机发动机停止工作,专业术语叫“停车”不叫“停机”)
按照影片中描述的场景,发动机确实吸入了风挡的残片,还有喷火的情况出现,这说明发动机一定收到了损伤。但是飞机发动机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了吸入异物的情况出现,并会进行吸雨,吸冰雹,吸鸟等试验,确保发动机具有一定的冗余工作范围。
吸入异物不停车,是完全可能的,只是落地之后需要对发动机进行彻底的检查,并更换受损原件。
关晓彤这些航空爱好者是怎么收听航空电台的?
航空电台的广播频率是未进行加密的,只要你的接收设备可以接收这个广播频率,你也可以听到相应的航空广播。
3u8633为什么不在空军机场迫降?
3u8633惊险的飞行过程,从影片中看貌似的大部分时间都处于空军的管辖空域内,那他为什么不在空军的机场紧急降落呢?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片子用一句台词交代了,距离3u8633最近的机场是成都机场。
其次、3u8633遇上了这么严重的问题,作为飞行员肯定是首选利用机场的盲降系统自动引导飞机降落。(什么是盲降系统?就是盲人都能降落的系统!地面系统拥有一大堆设备,通过数据链与飞机链接,引导飞机自动降落)而空军机场肯定是不具备民航盲降系统的。
最后,民航机场具有完善的应急响应机制,可以确保飞机降落后的安全。比如片中出现的那些追着飞机跑的消防车,他们可是各个身价千万,最高时速150公里以上的“硬汉”,这类高端设备并不是每个机场配备的。
飞机发生突发故障时,机头方向正好指向康定机场,从直线距离上来看,康定机场也比成都双流机场近一点,为何飞机要冒着风险急转向左,也不选择直航就能到达的康定机场呢?机长刘传健没有告诉我们答案,但不妨碍我们从地理特点来分析一下。
∴ 康定机场在世界民航机场中海拔高度排名第四
想备降康定,就需要完全翻越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的夹金山脉、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的大雪山脉和折多山脉共三列雪山(如下图所示)。且不说这些山脉还遍布着海拔超过5000米的雪峰,即便只是普通山脊,对于驾驶舱已经失压导致飞行仪表损毁的航班来说,飞跃它们的难度也是不言而喻的。况且,想要保持安全的相对高度,飞机就要全程巡航在不低于7000米的海拔。然而这个高度的极寒和大风,对“大门洞开”的刘传健机长和机组人员无疑是个近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此外,康定机场的医疗、消防和安全保障是不能与成都双流机场比拟的。一旦飞机出现事故或产生伤员,成都的救援力量也是康定小机场难以企及的。所以刘传健机长第一时间果断地向塔台申请备降成都。
飞机迫降为什么不放油?
因为空客A319飞机根本就没有设计空中放油功能。空客飞机的320系列是没有放油功能的,380是有放油功能的,其它机型是选装。
所以不管是电影还是真事,都没有空中放油这件事情发生。
我不知道你从哪里看到320有空中放油功能这个说法的。以下是320燃油系统:
整个燃油系统只有最右边两个发动机是出口。
不安装的依据在CCAR-25-R4.1001(中国和美国的内容是一样的),当飞机在指定状态下爬升率或者单发爬升率可以达到一定值就不需要安装。简单的说,飞机在这个状态下没有掉下来的危险,就不需要安装放油系统。
从原理来说,增加一套放油系统本身就是一个危险源,如果它出现了故障,空中把油放了怎么办?如果在地面上故障漏油怎么办?这里要说明一下,放油系统在整个燃油系统的最底部,一旦漏油是关不住的,而漏油的最常见位置是通气口,在燃油系统的最高处,只要停止加油就不会再漏了。所以要不要加装这样一个系统是一个综合考虑的过程。很多构型上可以选装放油系统的飞机其实也没有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