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请就位:郭敬明的灵魂尽头到底有什么?
当郭敬明说,无论小说版还是电影版《悲伤逆流成河》都是中国首部关注校园霸凌的作品时。
他可能并未意识到,《梦里花落知多少》也是新世纪首部因涉嫌抄袭引起广泛争论的作品。
如今郭敬明坐在《演员请就位》的导师席上,大概不会觉得豆瓣评分最高不超过5分的《小时代》系列电影,有多么令人失望。
少年成名的郭敬明,曾在上海滩上打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在黄浦江的浪潮里翻起过滔滔浪花,成为被无数粉丝追捧的文化偶像。
他曾代表着一众文艺青年,在经历了抄袭、电影恶评如潮、性侵事件后,依然能够坚挺如柱。
不禁让人产生疑问,郭敬明的“灵魂尽头”到底有什么?
重新定义「别人的人生」
1944年,张爱玲在《传奇》中说:“出名要趁早啊,来得太晚的话,快乐也不那么痛快。”
半个多世纪后,上海滩不仅孕育出韩寒这位少年文学天才,也让来自四川自贡的郭敬明得以年少成名。

2001年,18岁的郭敬明只身一人乘飞机前往上海,凭借《假如明天没有太阳》获得新概念作文大赛的一等奖。奖品没有分文奖金,只有一个奖牌,但这依然让他感觉挺嗨的,同时也充满了18岁的忧伤。
“我在上海这个唯美的城市漂泊,一边看着街上的大红灯笼越挂越多,一边看着太阳的光线越来越弱,我甚至有点担心明天那个光芒万丈的太阳会不会真的淡出了。”他在参赛文章写道。
为了不让太阳淡出,他仿若夸父一般继续沿着黄浦江追逐太阳。第二年,他又一次参加新概念,并再次获得一等奖,彻底证明了自己适合吃写作这碗饭。
《幻城》的出版让他名气大涨,接着出版了《左手倒影,右手年华》和《梦里花落知多少》,并成立了“岛”工作室。
针对这段时期,韩寒说,当时郭敬明有意压低工作室员工工资,为的是租得起黄浦江边的房子,好确定自己真的在上海。
这一年,韩寒博客还没开通,凭借文集《韩寒五年》获得全国文学类畅销书第一。是的,这也是李成儒口中的「畅销书」。
2004年,庄羽将郭敬明告上法庭,起诉郭敬明的《梦里花落知多少》抄袭他的《圈里圈外》。两年后,法院判决郭敬明赔偿庄羽经济损失20万元,并公开道歉,限期15日执行。
现在15年过去了,郭敬明并未道过歉,但不能否定他在这15年里的成长。在《演员请就位》节目中,他以另一种方式学会了承担,化身暖男。

他说起话来头头是道,分寸得当,毫无破绽,与他在新概念比赛中展现出的文笔如出一辙。不同的是,如今在他那看似平实的语言里,已透露着大上海的珠光宝气,和从陆家嘴文化圈中吸纳的精英思维。

很奇妙,如果把这几段话中的「电影」两个字换成「抄袭」,会出现神奇的效果。
“是不是我们能够允许,我们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类型,这是「抄袭」的魅力,因为「抄袭」有成千上万个故事,也正是因为如此,「抄袭」才如此迷人,让我们可以不断的做梦,因为可以体验到别人的人生。”
是的,他早已体验到了别人的人生。
占据青春烂片的半壁江山
2005年,陈凯歌的电影《无极》上映,口碑爆烂。第二年,郭敬明应陈凯歌之邀,把电影《无极》改编成了小说。一定程度上,抄袭与改编相似,陈凯歌大概看上了他的这种技能。

那是两人初次产生交集。
节目上,当沙溢让陈凯歌率先发言时,郭敬明一把抢过话语权「我觉得不用凯哥导演先说,我来先说。」他的底气不是来自于资历,他的底气来自于“杀熟”。
后来电影《无极》被正身,再说《无极》烂的人,基本毫无电影审美,但有些电影起初骗过了一帮人,之后则被钉在了电影史的耻辱柱上。
在回顾那些年看过的青春烂片之前,首先应追溯到这些烂片的前身。
2007年,辛夷坞完成了长篇都市言情小说《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九夜茴也在这年写完38万字的《匆匆那年》,郭敬明则出版了《悲伤逆流成河》。
同年,被改编成偶像剧的《梦里花落知多少》正式开播,郭敬明和庄羽同时出现在原著作者名单中,海报上这么写道「改编自郭敬明的所著同名小说和庄羽所著小说《圈里圈外》。」

只不过这部电视剧基本没给80后留下任何印象,当时他们已离开校园走向社会,无心关注电视剧中男女主角陷入三角恋后的最终结局,他们正为生活的柴米油盐奋斗。这一年,《奋斗》大火。
抄袭事件并未打倒郭敬明,反而让他越挫越勇。
那个年代的“十万加”都得靠几十万字的小说来缔造,趁着《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匆匆那年》的热点,并摆脱自我对校园霸凌现象悲情式地愤怒和反讽,在此后的三年里,郭敬明将笔触对准软红十丈的大上海,连续出版了三部《小时代》。
随后,他几乎与赵薇同时嗅到了青春片在未来3年里的商机,于是一鼓作气地将三部小说切割成四部电影,陆续将其搬上大荧幕,占据了校园青春烂片的半壁江山,与《致青春》、《匆匆那年》、《同桌的你》交相辉映。
2015年,最终大概也是他,以《小时代4:灵魂尽头》结束了校园青春片短暂的寿命。
那时的校园青春片有三宝,出国、堕胎、车祸,观众审美疲劳后,之后的青春片便开始跟“前任”和“后来”较上了劲。
在《演员请就位》的节目上,郭敬明从后方一把抱住七年间基本没有交集的赵薇,赵薇双手挡胸,大概是对他“小小身体,大大的梦想”的回应。

回到七年前的2012年,赵薇的《致青春》和郭敬明的《小时代》同年开拍,并同在第二年上映。两人惺惺相惜,一见如故,并都分到了青春片电影市场的一杯美羹。

那时岁月静好,没有性侵传闻,没有资本风波。如今他们在舞台相聚,郭敬明突然给出一个陌生而有熟悉的拥抱,好像是在确认大家真的都还活着。
但有些人却没他们这么幸运。
小时代里的大人物
2013年《南方周末》举办“2013中国梦践行者致敬盛典”,郭敬明获得了“中国梦践行者”称号。
当时他正在罗马拍摄《小时代3》,为了领奖他提前两天结束拍摄,从俄罗斯中转,一路发烧咳嗽,当天赶到北京。

“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认为南方系心中的少年英雄是另外一位,而我正好是他的反面,但今天没想到是我。”他发表获奖感言时说。
另一位少年英雄,当然是韩寒,此时的韩寒正沉浸于“国民岳父”的新人设中,摆出一副与世无争的低姿态,以期彻底瓦解自己在博客时代树立的英雄形象。
新时代就要来了,嗅觉敏感者早已做好全身而退的准备。郭敬明倒不用退,他只活在自己无关痛痒的“小时代”里,因此反而前进了两大步,这两大步于他来说无关紧要,却扯着了别人的蛋。
2014年柯震东吸毒被抓,彼时《小时代4:灵魂尽头》已拍摄完毕,为保住柯震东的戏份,郭敬明剪辑了多个版本送审。电影上映后,有关柯震东的面部特写全被剪掉,对话基本只以声音的形式出现。

《小时代》保住了柯震东,大时代却没能保住他,他成了郭敬明的牺牲品。
郭敬明想要保住的是《小时代》的价值观,哪怕这光怪陆离的《小时代》在大时代的背景下早已不足为奇,但他不能因为一个人,从而停止向中国梦进发的脚步。
3.8分的电影《爵迹》是他继《小时代》之后的又一成果,这没能打垮他,接着性侵事件爆发,他依旧度过了危难时刻。直到《爵迹2》宣布定档后,范冰冰的“王冠”突然掉落在地,演员再也无法在荧幕上就位。
可是郭敬明依然就位着,他已不再是黄浦江上那位忧伤少年,节目中,他集虚假、真诚、肤浅、狰狞、老练于一身,继续追逐着耀眼的太阳。
2013年《小时代》上映期间,乐嘉在某节目中对话郭敬明,乐嘉问:“在你成长的过程当中,从小城市到大城市,经济上的这种落差给你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我要赚很多很多的钱,爸爸妈妈老了,生病,要换肝换心,换命我也换给他们,我希望他们活到和我一样老,一家人一起死去,这是我心里最本质的一个愿望⋯⋯我就想好好写书,这是我惟一的才华⋯⋯我背后付出多少心血你们没有看到。”郭敬明如此回答。
郭敬明之所以能挺到今天,或许是因为他的灵魂尽头一直有个中国梦。
八尺八寻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当契诃夫遇见泽连斯基,谁是西装里的套中人 (1人喜欢)
- 哪吒的英雄路,铺着陈塘关百姓的尸骸 (1人喜欢)
- 哪吒杀进好莱坞,DeepSeek 匹敌硅谷,我还在失业 (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