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的标题云姐必须拥有名字!
一天,一天,又一天,从她成为一个妻子,一个母亲,这样的一日三餐不知道她做了多少次了。
“我觉得你妈妈好好,对人也很热情”这是小学同学曾经对我说的话,我讲给她听后,她却连忙说,没有没有,别人更好。她总是这样,不好意思接受别人称赞。后来我每一次夸她,“你做饭太好吃了,我最喜欢吃你做的菜“,她都是说,“哈(第二声、升调)有多好吃,没有,别乱说等下给人笑话“

在印象里,母亲做饭都是非常好吃的,也乐于去尝试不一样的做法。在很多年前烹饪节目刚兴起那会,她看着电视,学做了一道“南瓜腊肠焖饭”,尽管没有得到大家味蕾的认可但是她一直在尝试,还会举一反三。今日锡纸包鸡,明天锡纸包番薯芋头,锡纸包芋泥,虽然大多数都糊底了。
近年来潮汕美食好像走遍了全国各地,好多美食节目都来潮汕取材,不知道为何每次看到那些节目,却没办法融入到那个环境中。并不是说节目制作不行,只是怪,“潮汕”真的太大了。过个乡穿个市,说话都带调了,更何况是潮汕三市的美食呢。所以每次云姐(我妈)做饭的时候,都好想记录下来,她炒的每一道菜,做的每一种潮汕小吃。
虽然常常被说,这有什么好拍的,可是在拍的时候,又忙前忙后:这桌子这么乱等下被人笑死哦,你等会我放两片香菜上去,不说话拿着筷子摆盘摆雅雅…
云姐真的好可爱
作为一个粿条重度爱好者,粿汁可以挤进“每日最想吃的早餐“前三位!吃过好多家粿汁后,最好吃的依旧是云姐做的。

每家都有自家的卤方,个人喜好即可。云姐卤肉档:
- 香料炒出香气,加入酱油,水,蒜头,(老卤汤)
- 卤汤煮沸后加入肉类,五花肉,腱子肉切大块煮一个小时,大火煮沸后转小火,鸡蛋可在最后十分钟后加入

这大概是区别于外面的粿汁最主要的点。外面的大多数粿汁搭配的只是菜脯,而没有加蒜头粒,看似”平平无奇“的两样东西放一起却有不一样的惊喜。
这就像葱油一样,一次做上一大碗,平时吃面食都可以加上一勺,往往就是注入灵魂的一勺!蒜头跟菜脯一比一比例,蒜头先炒至金黄捞出,再炒制菜脯,要勤翻动不然受热的菜脯粒就要原地爆炸啦(不要问我为什么知道),炒出香味再加入蒜头粒翻炒均匀即可。

粿汁,其实也是粿条,不过煮的方式不同罢了。粿条是切条,而粿汁的粿,是切三角形的,也有人喜欢用晒干的粿片,而我更爱新鲜的粿条,吃起来不会太干,软绵又带有一点韧性。粿汁的汁,重点在于,调制的米粉水要冷水下锅,不可等到水滚了再放粉浆,这样煮出来的粿汁才会浓稠。
尽管,每次拍点东西都要被说“撞头”,每次学做点什么都被说无事找事,但是这不就是生活吗。后来云姐也会学着做东西,尽管有些她说,这个我只做一次,但是看她变得和我一样爱“撞头”,那就好了。
想要一辈子都赖在云姐的厨房里。
插个小广告嘻嘻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