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农村人的年龄
今天是我22岁(?)的最后一天。
为什么打个问号,因为明天是我农历的生日。而如果按照老家人的习惯,今年春节那一天96年的我就已经24岁了。
所以在得知有些人过国历生日,算年龄(周岁)之后,确实觉得很不一样。
在读中学时,有一次去查日历,才知道自己是国历11月5日生日。所以也就是天蝎座了。我和我哥都是天蝎座。下个月那一天才是真正意义上的23周岁生日。
不知道别的地方有没有吃完冬至丸(冬至的时候吃的一种潮汕食品,相当于汤圆之类的)长大一岁的说法,所以有一段时间不是很想吃,刚过完生日的我,又要长大一岁。你到底要干嘛啊!!!
虚岁周岁,农历生日,国历生日...在讨论年龄的时候还要统一这些规则。
一些潮汕人还有出花园这个习俗。我刚好有经历这个。
出花园是潮汕一种独有的传统民俗,属于成人礼习俗,虚岁15岁的孩子要"出花园"。 在十五岁的农历七月初七举行,也不知道为啥和中国的情人节一起凑热闹,可能“成人”了也离谈恋爱结婚不远了。2010年,未满14周岁的我在老家举行了这个成人仪式。因为是家里最小的,所以也有“完花”的说法。
这个习俗,对于出花园的那个人而言,意味着不用再祭拜公婆母。 潮汕人认为,小于十五岁的孩子是生活在"花园"里的,由一对称为"公婆母"的神灵庇护着,孩子能不能长大成人,全靠这对神灵的恩赐,所以潮汕人对于祭拜"公婆母"向来很重视。生活在"花园"里的小孩子每年七月七要祭拜"公婆母",以祈求健康成长;而出了"花园"的孩子已经不再在"公婆母"的掌控之中了,以后的七月七将不再祭拜"公婆母"了。
既然是一个传统民俗,那当然少不了一些很特别的事。虽然距离现在有点远,但记得那天我很早起床。一大早起床就去洗澡,穿上新衣服,还戴了石榴花。
家里人准备了几桌食物宴请客人。因为是主角,第一个吃东西。这与平时过节很不同,平时的节日要是长辈不先吃,晚辈也不好意思吃。有一个很特别的食物就是“鸡”,吃鸡头是出花园那个人的特权,别人不能吃。 其意义是,长大后能出人头地,兴旺发达。
从那之后,家里人都会告诉你,其实你是个成年人了。所以在14年过完18周岁的生日,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甚至那个时候,还在读高三的自己,并没有过国历生日的习惯。
诚然,潮汕确实和国内很多地方很不一样。现在还有宗族概念的地方,所剩无几。而且还保留着一大堆传统习俗。
在豆瓣从去年8月到现在也写了100多篇文章,只想把相对真实的情况写出来,无论是性少数的生存情况还是这个我的老家。
会写更多关于潮汕的东西~
最后,提前祝自己农历生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