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不好,怎样为孩子念英文故事书?
现在越来越多的父母注重培养孩子的英文能力,努力为孩子营造英文环境,想念英文故事书给孩子听。可是他们担心自己的英文不好,发音不标准,平时不敢在孩子面前“乱讲”英语,为此很苦恼。
这让我想起之前读《培养孩子的英文耳朵》时,汪培珽老师建议父母们“念英文故事书,培养孩子的英文耳朵”。很多父母立刻就问:
“我的英文很差,要怎么帮孩子念?”
“我的发音不是很标准,可以念吗?”
下面我为大家分享一下当时翻阅《培养孩子的英文耳朵》的读书笔记。

英文故事书怎么给孩子念?
帮小孩念英文故事书时,把自己当作一位英文口译人员。有人说了一句英文,父母将它翻译成中文,只是这两个角色都是自己。一句英文、一句中文。例如──
英文:“Danny isin a hurry.”
中文:Danny 走得好匆忙。
英文:“I am sixyears old today.”Danny said.
中文:Danny 说:“我今天满六岁了。”
1、英文部分照书念,中文翻译的部分,是在念完英文后,把脑子里出现的中文意思说出来。
就像我们帮小孩子念中文故事书时,通常不会照本宣科,而是看完文字后再用自己的口语说出来是一样的道理。
但要注意的是:
2、不要拘泥于英文单词的逐字翻译,先了解整句的意思,再用中文说出来就好。
如果总是想把每一个英文字都放到中文句子里去,就会常常说出“不像中文”的中文翻译来。
也就是说父母将中文翻译说得自然、口语化,别让孩子疑惑“妈妈怎么说话怪怪的”?
3、除非孩子主动问,否则不要自行加上中文解释。
一句英文、一句中文,接着换下一句。尽量不要在中文翻译之后,自行加上一大堆解释。
“一句英文、一句中文”的方式,使孩子经过耳朵大量的“听”,和眼睛“看”图的比对,只要 “耳朵听和眼睛看”的经验够多,孩子自然就会听懂第二种语言。
如果我们在翻译之后,又自行添加与原文无关的字眼,孩子可能无法正确比对中英文的关系,或是声音与绘图的关系,就可能减低了“通过听故事而学得第二外国语”的效果。

一句英文、一句中文,要念几次?
有的父母会问,每次都要一句英文、一句中文吗?
汪培珽老师建议:中文的翻译工作,一般三次就好。
例如,早上拿出一本孩子从没听过的英文故事书,因为是第一次念,便会念一句英文,配上一句中文翻译。到了晚上,孩子可能又挑了同一本故事书来,这时候,还是一句英文一句中文。或许隔天又要读这本故事书,还是有翻译。之后不管是第四次或是第四十次念这本故事书──就完全只念英文。
1、具体中文翻译次数因材施教。
实际中文的翻译工作,可能是四次,也可能是十四次。因每个孩子的个性不同,或者每个家庭念故事书的频率也不同。
如果帮小孩念故事书的频率很高,一本故事书在短时间接触了三次,他们对故事内容已经“有底”了,即使后来只念英文,他们似懂非懂,也听得津津有味。
如果同一本书前三次的接触间隔较长,孩子一时无法熟悉这个故事,还需要听中文翻译,也很正常。
如果孩子坚持每次都要一句英文一句中文。父母也不要太紧张,可能是年纪小,不习惯东西经常被“改变”。这时父母可以偷偷观察孩子,发现他听得津津有味,再试着不动声色地将翻译抽掉,只念英文。这时孩子没再反抗,就是可以完全只念英文的时候了。
2、也可以试着没有中文翻译。
如果听英文故事书的孩子只是八个月的婴儿,父母还是一句英文一句中文,婴儿的潜台词是不是:妈妈,你干吗翻译啊,两种我都听不懂。
所以建议父母:对小婴儿念英文故事书,根本不需要翻译。中文或是英文对他们有差别吗?只要是学龄前的孩子,都可以先试试不要翻译,直接念英文就好。说不定光是这种不常在生活里听到的外国声韵,就能够吸引孩子了。
3、进阶故事书,翻译力求清楚有趣。
因为初级故事书的文字少,父母翻页的速度较快,孩子光看图就目不暇接了,因此故事很容易就被接受。随着孩子慢慢成长,故事书“升级”后,父母应该怎么念?
当故事书进入文字较多、内容较复杂的阶段,在开始念一本新的英文故事书时,还是抱着谨慎的态度,偷偷观察孩子对新故事书的反应,小心地避开所有“一开始就让孩子产生排斥感”的情况,尽力将中文翻译的部分说得清楚而有趣。每本英文故事书只要能顺利地念完第一次,以后再念它就不是问题了。

每本书念多久?怎样规划每天念的频率和时数?
1、一本书念熟了,再加入下一本。
孩子的英文启蒙书,父母可对孩子念一年。当然,不是一整年只读这本书。大约一段时间后,可以读同一个作者的其他作品。等这本念熟了,再加一本到孩子的书架上,等第二本也念熟了,再加第三本、第四本……
念故事书不追求速度,反复来念。或许,“缓慢”的进度,会更好地培养孩子习惯听英文故事书的基础。
不过如果有些孩子不习惯“缓慢”的,对新故事的需求很大,动不动就想听新的故事。那就顺其自然,即顺小孩的自然。喜欢听新故事,很好啊。父母真正该担心的,是自己有多少时间可以挪出来帮小孩念故事书。
2、念英文故事书的频率和时数。
这是汪培珽老师在演讲中常被问到的问题。
在孩子上小学前,汪老师每天给孩子念四十分钟英文故事书。其实每个家庭的环境不同,旁人很难有具体的建议。如果真要建议,她认为越多越好。
至于什么时候念呢?
有空就念,高兴就念,没事做就念。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每次念多久也是顺其自然。如果孩子听得非常入迷,可能你不喊停,他们就要一直听下去哦。

念之前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1、先查字典,确认发音。
不懂的字先查字典,甚至有些很简单但发音不准的字,也要先查字典确认发音。
无论是真人发音的电子字典,还是网络上的google翻译,很多东西都是父母的好帮手。
2、自己先大声念一念。
如果对自己“念英文”的信心不够,那就先大声念几次吧。
帮孩子念英文故事书,如果遇到无法一口气念出来的英文单词,先在心里默念,再一口气将它念出来。
千万别在孩子面前练习英文发音── 咿咿呀呀、吞吞吐吐,一个字试了好几种不同的念法,这样叫孩子怎么知道,哪一个才是对的呢?
3、发音要清晰准确。
帮孩子念英文故事时,要提醒自己,尾音也要发出来。孩子的耳朵非常灵敏,只要他们听得多了,在日后不自觉就自信地开口说出来了。
学习语言靠“多听”,是最保险,也最有效率的方法。这是语言的先天性,只要多听,让耳朵记住了,嘴巴说出来的自然就是正确的。
4、英文名字好难念,怎么办?
不太常见的外国名字,有时好大一串,根本不知道怎么发音。“这些名字怎么念呢?”父母常常很犯难。
面对吓人的名字,如果字典查得到的,当然不成问题。字典里没有的,就照着字面上的字母去拼,再维持每次都念得一样就好。
国外很多名字都不墨守成规,连父母们都压根儿记不住。所以根本不必担心,完全不会影响孩子。

怎样成功培养出孩子的英文耳朵?
1、别想太多,先念再说。
“培养孩子的英文耳朵”这件事要成功的第一步——父母先念起来。
2、持之以恒是成功的关键。
最关键的一步——父母要有恒心持续地帮孩子念故事书。
只要坚持下来,父母们就会发现,孩子的英文和成长一样——刚开始用爬的,后来用走的,最后一定会飞快地跑起来。于是孩子对英文书的接受度愈来愈高,对新书的渴求也愈来愈大。
这是一个没有日程表的工作,单看父母想不想为自己最爱的人试试看而已。
很多妈妈可能已经在想,“我好累哦。我只想睡觉,没有力气查字典。”爸爸呢?也是一样,“我工作好辛苦哦,我想看电视休息。”
所以 ,养育和教育孩子的工作并不轻松,不比白天上班容易,真的需要父母两人一起同心协力,才能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