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gtal Painting 画赏 | 杜钰凯(Yukai Du)

数码绘画(digital painting)是艺术家借助数位板、触控笔在计算机上直接绘画的形式。与传统技法相比,数码绘画尝试用不同的介质——更多数字化的画笔和绘画效果来模仿,传统技法下物质媒介实现的效果。
作为新兴的艺术革命,数码绘画也让我见证了生产工具的革新对美术史学的影响。

通过数字化工具作画,让“扁平风”成为了时代大潮。有一个连普通观者都能发现的事实是:数位板绘成的画作无法实现传统画作的层次,因为颜料堆积而起、肉眼可见的厚度在数码绘画作品中无法呈现。
这也是数码绘画最常遇到的批评:
It loses the haptic quality of painted representation, thus making it less organic and intimate.(数码绘画失去了触感,以至于观众无法感知画作的有机性和亲密感)。

越来越多得digital art作品是通过动画形式来呈现, Donald Kuspit 认为,数字化能让人们感知连续的光学运动,这不仅补偿了缺失的触感,还能产生亲密感与生动感。
( The intensification of optical quality that digitalization brings with it more than compensates for the loss of the haptic dimension, all the more so because the digitalized sensation is in constant optical motion, generating an intimacy and vividness all its own. )
第一次真正接触数字绘画是在《胡思不乱想》群展中,其中来自广州的艺术家杜钰凯的作品令我印象深刻。

杜钰凯的《红色的天》系列风景插画中,大体颜色是红、蓝、白三色。在她的其他作品中,鲜少看到过多颜色的配搭。她在接受“雅昌艺术网”采访中提到,形成她配色风格的一次机遇:
一个叫Nobrow的出版社,他们的印刷机器很传统,只有四五个颜色,但是限定颜色搭配对我很有启发。有时用了10个颜色,看上去好像没颜色,反而只用3、4个颜色,整个画面很强烈。

杜钰凯的这组画作,通过颜色深浅和透明度来表达光线的渗入,画面简洁但层次分明。最妙的在于她对水流的处理,用间断的线段来表达从上而下的瀑布及平静的湖面,动感在有序的线条下呈现。
动画短片《WAY OUT(出口)》是杜钰凯从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研究生的毕业作品。短片中虽无一言,但相信“手机人”能身同感受,用数码绘画的方式反映数码时代的现实,也实在讽刺。
在艺术家的眼中,被赋予性格的手机虽是死物,但和麻木的生物(人类)之间的界限模糊不清。人们过度依赖社交媒体,最终被手机吞噬,困于屏幕中寻找出口。
“故事里最终戏剧化又极端的后果表达了一种消极态度,在这个人类野心驱使下的社会里,科技无止境地发展,没有人能逃离,而承担这个趋势带来的一切后果是我们唯一的出口。 ”
数码时代下的动画成为了艺术家表达的新介质,同时动感的图像能更好地帮助观众与作品对话、听懂艺术家笔触背后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