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岁的亲儿子对母亲施暴,谁之过?缺失的家庭教育谁来找补?
最一段视频在微博上疯传,一个10岁左右的男孩在家中殴打他的母亲,每一招,每一式,都狠到家了。恨不得致母亲于死地而后快。

最让人生气的是,即使他母亲最终受伤倒地,他仍然不放过自己的母亲用脚狠踢。
近年来,网络上关于儿童殴打父母的新闻报道屡见不鲜:有的孩子因为妈妈不答应自己的要求,他们用手卡着妈妈的脖子,强迫妈妈当场跪下;也有的和母亲谈不拢,就扯母亲的头发。扇母亲耳光,更有甚者,试图用被子烧死父母,凡此种种,举不胜举。

尽管一切都有其背后的诱因,但我们应该看到,这些本应该与父母亲密相处的孩子,对他们的父母变得如此凶恶,甚至猛烈地拳脚相加……是什么造就了如此暴烈的孩子?与有礼貌明事理的孩子相比,他们缺少了什么?真的应该好好分析一下背后原因,这些现象真的应该引起所有的家长和老师警戒了。

1、有什么样的家风家教,就会教出什么样的孩子
在这段疯狂的网络视频中,我们看到了孩子们在家殴打母亲的场景。由此可以推测,孩子的父亲就是见证了整个过程并记录下来的人!
在他面前的孩子正在虐待他的母亲。父亲完全是旁观者。更重要的是,孩子在中途回头看着摄像机。与父亲对视后,孩子转过身来,看着痛苦地倒在地上的母亲,踹得更疯狂。而这个孩子的父亲,真的是一个冷血动物,没一点人性。
可悲的是,在视频中,我们看不到这位母亲的任何抵抗。她只是逆来顺受地承受着孩子的攻击,即使疼痛落到地上,她依然像沙袋一样默默地忍受着。
她没有阻止自己的孩子殴打自己,也没有责备冷漠的丈夫。母亲为什么要默默忍受这种家庭暴力?我们不知道,正是母亲的软弱与父亲的冷漠成就了孩子的疯狂和暴烈。通过这段视频,我们真的看到了一个不幸的家庭和家庭教育的失败。
我为这样的家庭感到痛心与惋惜。他们正在一步步地毁灭孩子的未来与自己的家庭。
实际上,每个孩子自出生以来就对母亲非常依恋,因为婴儿出生后,他必须依靠母亲生存。母亲离开后,婴儿会感到恐惧和不安,然后他会哭泣,不愿分开。当婴儿和母亲在一起时,他们会感到快乐和开心。这就是婴儿和母亲的形成最初的情感纽带——依恋。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他们会本能地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爱,并以自己的方式将自己的爱回报给父母。
我的两个孩子,现在都是研究生毕业了,每一回家总给我们和家里老人买东西,家务活抢着干,生怕我们受累,孩子的母亲和我都感到非常幸福。每到父亲节、母亲节,孩子都会提前把礼物寄回来,我们的付出得了回报,不论东西好坏,多少心里总是暧暧的。教会孩子学会感恩是非常必要的。

2、龙养龙,凤养凤,耗子养儿要打洞
俗话说,孩子是天堂送给父母的最好礼物。这个从天而降的精灵自小就被父母的爱滋养。长大后,他们也会以同样的方式感谢父母。但是,如果从儿时起父母就没有对孩子进行适当的教育,他们的善良和感恩之情就会逐渐消失,而最后成为“恶魔”。在人类诞生之初,本来是善良。但是,为什么有些孩子长大后会变得专横而有暴烈呢?这与儿童接受的家庭教育密切相关。
这里所指的家庭教育并不一定要求家长有非常系统的教育理念。但是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成长都有着非常微妙的影响。男孩在父亲的镜头前,对母亲没有一点怜悯之心,大打出手,这是偶然的吗?绝对不是,我相信在他的成长过程中,他已经看到父亲上演过无数次这样的家暴镜头了。
正是由于暴力使用暴力,所以在镜头前他在与父亲对视之后,或许是得到父亲的默许,才会变得如此有恃无恐,真正印证了那句老话,有什么的父亲,就一定有什么的儿子,每个熊孩子后面,必然跟着一对熊父母,一些熊孩子会被熊父亲的暴力行为所带坏,有些熊孩子会被熊妈妈的爱宠坏。
我当老师三十多年,每当家长会,总有家长向我诉苦。老师,你最好多布置作业。在家里我对孩子一点办法也没得。使我只是想让他练一会儿书法,他也会冲我大喊大叫,说这根本不是老师布置的作业。他不会写的,老师。那天我在他的一个本写了一个号码,他就大发雷霆了。如此的问题总有家长向我诉苦。我发现这些向我诉苦的家长都有一个通病,就特宠孩子,溺爱。用俗话说,就是含在嘴怕化了,握在手怕捏死,放在头怕飞了。什么事都替孩子做,长此以往,孩子就认为家长的所有付出应该,形成自我中心意识,认为整个社会都必须为他让路。
无论是父亲熊式管教,还是母亲的无条件溺爱,最终他们养育了一个不懂得感恩只知道耍横撒泼的熊孩子。错误的家庭教育使他们心中只有自己这样的一个熊孩子,在未来第一个要祸害的就是养育他的家庭。

3、如何让孩子学会感恩?
首先,我们应该学会对我们的孩子说谢谢。要让他们知道如何感恩,我们还需要感谢他们的努力。很多家长常常觉得孩子帮自己做事是很自然的,羞于对孩子说声谢谢,但他们不知道感恩是相互的。“谢谢”能让孩子们思考我所做的事情和如何被感谢,然后学会珍惜别人对自己的付出。
其次,要让孩子学会感恩,自己得以身示范。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终身的老师。没有什么比父母示范能更直接地教育了孩子了。孩子能从父母的言行直接学到怎样做人。
第三、对于孩子的感恩行为要有回应,万不可冷孩子感恩的心,很多家长容易犯的错是,为节约而斥责孩子给我自己买东西,请家长记住,孩子感恩的心永远给节约更重要。

在你的生活见过什么的熊孩子,欢迎大家在讨论探讨一下家庭教育的问题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