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低首紫罗兰,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文 / 周瘦鹃

周瘦鹃(1895—1968),名祖福,字国贤,祖籍安徽,生于上海。现代作家,文学翻译家,盆景艺术家。曾在上海历任中华书局、《申报》《新闻报》等的编辑和撰稿人,其间主编《申报》副刊达十余年之久。还主编过《礼拜六》《紫罗兰》《半月》等刊。1949年后,一边写作,一边从事园艺工作。在创作方面以散文成就最大,著有《花花草草》《花前琐记》《花前续记》《花木丛中》《拈花集》等多种。
幽葩叶底常遮掩,不逞芳姿俗眼看。我爱此花最孤洁,一生低首紫罗兰。
艳阳三月齐舒蕊,吐馥含芬却胜檀。我爱此花香静远,一生低首紫罗兰。
开残篱菊秋将老,独殿群芳密密攒。我爱此花能耐冷,一生低首紫罗兰。
这三首诗,是我为歌颂紫罗兰而作的。那“一生低首紫罗兰”句,出于老友秦伯未医师之手,他赠我的诗中曾有这么一句,我因此借以为题。
紫罗兰产于欧美各国,是草本,叶圆而尖其端,很像是一颗心;花五瓣,黄心绿萼,花瓣的下端,透出萼外,构造与他花不同。花有幽香,欧美人用作香料,制皂与香水,妇女们当作恩物。此花虽是草本,而叶却经冬不凋,并且春秋两季都会开花;最好是春季,三月下旬,就像其他春花那么盛开了。
考希腊神话,司爱司美的女神维纳斯(Venus),因爱人远行,分别时泪滴泥土,来春发芽开花,就是紫罗兰。我曾咏之以诗:
娟娟一圃紫罗兰,神女当年血泪斑。百卉凋零霜雪里,好花偏自耐孤寒。

我之与紫罗兰,不用讳言,自有一段影事,刻骨倾心,达四十余年之久,还是忘不了。只为她的西名是紫罗兰,我就把紫罗兰作为她的象征,于是我往年所编的杂志,就定名为《紫罗兰》《紫兰花片》,我的小品集定名为《紫兰芽》《紫兰小谱》,我的苏州园居定名为“紫兰小筑”,我的书室定名为“紫罗兰庵”,更在园子的一角叠石为台,定名为“紫兰台”。每当春秋佳日紫罗兰盛开时,我往往痴坐花前,细细领略它的色香,而四十年来牢嵌在心头眼底的那个亭亭倩影,仿佛从花丛中冉冉地涌现出来,给我以无穷的安慰。故王西神前辈曾采取我的影事作长诗《紫罗兰曲》。兹录其首段云:
飞琼姓氏漏人间,天风环珮来姗姗。千红谢馥嫣红俗,化作琪葩九畹兰。芳兰本自生空谷,白石清泉寄幽躅。韵事尽教传玉台,美姿未肯藏金屋。移根远道来欧洲,瑶草呼龙种碧畴。耕同仙李供香国,咒傍夭桃俪粉侯。
诗太长了,只录其花与人双关的一段,以下从略。

我往年所有的作品中,不论是散文、小说或诗词,几乎有一半儿都嵌着紫罗兰的影子。故徐又铮当年曾赋诗见赠云:
持鬘天后落人寰,历劫情肠不可寒。多少文章供涕泪,一齐吹上紫罗兰。
这真是知我者的话,可是宣传太广,就被人家利用了。杭州曾有紫罗兰商店,上海与苏州曾有紫罗兰理发店,其实都是与我不相干的。我的《红鹃词》中,有几阕小令,都咏及紫罗兰,如《花非花》云:
花非花,雾非雾。去莫留,留难住。当年沉醉紫兰宫,此日低徊杨柳渡。
《转应曲》云:
难耐难耐,泼眼春光如缋。万花婀娜争开,付与贪蜂去来。来去来去,魂紫兰香处。
又《如梦令》云:
一阵紫兰香过,似出伊人襟左。恐被蝶儿知,不许春花远播。无那,无那。兜入罗衾同卧。
日来闲坐花前,抚今思昔,又不禁回肠荡气了。
(本文节选自《一生低首紫罗兰》)


本书是周瘦鹃的全新散文精选集,完整收录周瘦鹃50年散文经典篇目。不同于其他版本,本书所选的文章的主题与视角更全面,既有花木小品、游记闲谈,也有小品文论、日记书信,或说景或写物或谈人或论事,无一不有情、有趣,原汁原味地再现了周瘦鹃散文创作的全貌。
周瘦鹃是公认的一代名家、园艺大师,集创、编、译于一身,其花木小品、山水游记、民俗掌故有“三绝”之誉。他的文字至真至纯,语言俗白生动,字里行间透着质朴的天真和入世的睿智,可谓是涉笔成趣。所选文章多短小精悍,但风格清隽,意趣盎然,饱含对生活的思考,读来暖心治愈,咫尺之间,别有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