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O月28号
上周四,下午睡一会儿午觉后去健身房锻炼。中午,健身房里只有稀稀落落的三四个人。换了衣服,按平时习惯先去北边铺有塑料垫子的地方炼腰。那个头有点秃,肌肉挺有形的男人正在垫子上打沙袋。他也喜欢打拳,前两天我们曾“实战”过两回合,他比以前能打得多,拳不但打得远了而且份量也足。打过招呼,我提议再“打两个回合”,他爽快地说“好啊。”我比他早二年学习打拳,真正跟过老师,他只是在健身房自学,一招一式多来自网上视频的自己琢磨。今天他来得早,上午11:3O就开始锻炼,马上即结束回去了,体力应该不如我。所以比赛心理上我有优势。我用手机调好记时,说:“打一个标准的三分钟。我们的速度稍微快点,不然起不到锻炼效果。”他说:“行啊,动作要做出来。”我们开始,过了几招,我感觉速度够快,心里想:这样打,说不定会“kO”人。平时练的“侧闪”“摇摆步”都用上了,又尝试用“前手勾摆”,这套组合才从网上看,练过没用过。不料,“啪”一下,他仰面倒在了地上——他吃了这套“组合拳”。我反映过来,看他仰面躺在垫子上,脸上带着无奈与奇怪。他被“kO”,我俩谁都没有想到,心里毫无准备。忙问他怎么样?他说没事。我无话找话说:“直拳没有摆拳重,这个‘前手勾摆’以前没怎么用过。”没一会儿,他恢复正常,练了一阵腰,便先走了。
这是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kO”人,曾三四次被“kO”过,那时我甚至丧失了练拳的信心,后来教练好一阵鼓励才又把我拉回来。这次“kO”人,使我信心大增,它像运动员的一枚奖牌一样,对努力,对付出是毫无疑问的肯定。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