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群音之山河故人•叶倩文(1)

贾樟柯的“格调”要比徐峥高,这从两人2015年同年上映的电影《山河故人》和《港囧》就能看出来。
那位说了,《山河故人》不知所云,凭啥就比喜闻乐见的《港囧》格调高,俺们就喜欢这种打打闹闹,啪啪砰砰的东西。这就对了,格调这玩意通俗地将,就是谁越高深莫测谁就越与众不同,那些知名“大师”的作品百分之90以上的人都看不懂,但是谁敢说个不好?不服气也没办法,以后见了这种一头雾水的电影,即使内心问候他祖宗十八代,脸上也一定带着迷之神情,深沉地评价:“这个片子……嗯,明显受到了英格玛·伯格曼的影响,同时兼具吕克·戈达尔的风格。NO,NO,NO,黑泽明不行,亚洲电影总体不及欧美,不管是新浪潮,表现主义,还是意象派、先锋派,差着一大截。”
当然,看懂看不懂是一方面,贾樟柯比徐峥“文艺”的另一证据,是对影片插曲的选择。
《山河故人》和《港囧》不约而同地在片子里均选用了粤语歌曲,其中《港囧》更是八九十年代金曲大杂烩,什么《上海滩》、《当年情》、《恶狼传说》、《偏偏喜欢你》等等,首首耳熟能详,充满情怀。可是,这些歌曲和剧情有何关系?除了说明徐某人的年龄、趣味及故事发生地外,真的对推进情节发展和展现人物内心起不到任何作用,怎么说呢,就是电影和歌曲呈现一种割裂感。徐峥这般生拉硬套,目的无非只有一个——显摆。“看爷那时听了多少歌!”
正如上面所言,要装X的话,在于不是听过多少歌,而是听过什么歌。反观贾樟柯就很聪明,《山河故人》只选了一首粤语歌,叶倩文的《珍重》,在量上无法和徐峥比,可在质上,绝对甩出光头一条街。
这倒不是说《珍重》比《当年情》等好,而是它和全片所表达的主题十分贴切,更重要的是,这首歌相对低调、“冷门”,很符合“大师”做派——耳熟能详没品味,热歌金曲太俗气,要想档次提高点,少人知道最合适。
其实,贾樟柯选用叶倩文的歌作为电影插曲,已不是一回两回了,他对叶倩文的钟爱并非秘密,有篇文章的题目就叫做《大概只有贾樟柯还记得叶倩文》。这题目虽然起得有点标题党,但也反映了一个现象,如今的叶倩文真的很“古老”了,要不是贾樟柯这种超级粉丝时不时在自己导演的电影里夹带些私货,她的人和她的歌,或许很难再让年轻人关注。
年轻人关注与否咱管不着,但是只要还有贾樟柯此类对叶倩文念兹在兹的人存在,叶倩文就永远不会消失在歌坛的长河里。更何况,和贾樟柯一样,一大批当年混迹在录像厅和音像店,现在被岁月摧残的只剩下半条命的大叔们,也会在某个时段,有意或无意点开一首叶倩文的老歌,然后恍惚间仿佛回到了青春年少的日子,对于他们来说(也包括我),叶倩文这个名字和她的歌,根本无需刻意记起,因为从来未曾忘记。
叶倩文,就像那个山河故人,既熟悉又陌生,既亲近又遥远,青山依旧,可几度夕阳,秋月春风,已青丝白发。

公孙大舅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业余”歌手关正杰(下) (3人喜欢)
- “业余”歌手关正杰(中) (2人喜欢)
- “业余”歌手关正杰(上) (3人喜欢)
- 关菊英:那些人,那些歌,那些电视剧 (3人喜欢)
- 吕方:情歌还是老的好(下) (3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