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无限》《迎春》赵季平
花马 青锋剑 江山无限 夜一程昼一程 巡南走北 悠悠万事 难逃天地人寰 千古帝王 悠悠万事 功过自有百姓言
“赵季平这个中国人,你们要注意他!”
这句话是日本作曲家武满彻说的。
武满彻大概是亚洲唯一能与欧洲大师们匹敌的作曲家,他几乎影响了日本音乐界所有的后辈——久石让就有过“我们应当摆脱武满彻老师的阴影”的说法。
小时候就常拉同学偷挤进“狮吼剧团”看豫剧、混进“易俗社”听秦腔;八九岁时就在院子里指挥小伙伴“演奏”,把羽毛球拍夹在脖子上当小提琴,立起大扫帚作大提琴,哼哼唧唧闹得不可开交,被邻里长辈斥为“洋里吧唧”(崇洋)的野小子。
国画大师的儿子,却独爱音乐。这是“子不承父业”,走了野路。
但这个在人们眼里走了野路的小子,在他的铅笔盒夹着“长大要当作曲家”的条子。
说起作曲,他的曲风却不如他的名字——“平”,他不但曲风野,路子更野。
在音乐学院学习,学得更多的是打击乐和父亲口中的“洋理论”,却被分配到陕西戏曲研究院,并且一待就是21年。
那些年间,他跑遍关中、陕南和陕北,钻研的是陕西省及外省的诸多剧种和各类民族乐器。有的乐器买不到,买不起,就隔三差五赖在别人家“蹭学”。有时候还自己动手做,秸秆、玉米梗、树皮都可以成为发出声响的乐器。
在1987年张艺谋的《红高粱》中,他破常规地运用30只唢呐、4支笙和1座中国大箭鼓一起奏鸣;《笑傲江湖》中,一声“咿呀”,撩动了多少人的神经。一个朋友说,这开头一声喝,实在是太刺耳,就连家里的猫听到了也受惊似的跑开。他说,就是用“咿呀”一声,产生一道剑光闪出的效果,勾勒出一个武侠天地,武侠世界。
即便今天他已经是闻名于世的大家,他仍旧坚持思维要野:“作曲家必须思维开阔,要不拘一格,不能太匠气。所谓音乐,不管西洋古典、民族和通俗的,一个作曲家,不应当把它们割裂开,应当了解它们各自的长处和特征,取其精华,为己所用。”
从艺而沦为平庸之人,大部分不是因为怀才不遇,而是所作匠气太重。
修习音乐六十余载,专注影视配乐作曲三十余年,他这么总结到:“到生活中去,是一辈子的基本功;读千卷书,走万里路,采四面风,交八方友;扎根生活,用母语讲好中国自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