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感(十七)关于婚礼,同事,对象
第二次当伴郎。居然头一回上台走场。有种小紧张的感觉,哈哈反正这次当伴郎比第一次感觉能好一些,可能里面的人都比较自来熟,能玩的开吧。
新郎是前海升的同事,虽然我在海升里没看到过他,但是在之前的单位碰过几回面。
然后就有了共同的话题。来到海升一年后 然后因为一些其它的事情(具体事情我也记不住了),我就加了微信。唠了唠,果然越唠越有意思。发现多了一个“知己”的感觉。
不过在当伴郎当天还可以,比第一次当伴郎略微轻松点,有些游戏环节没有我第一回当伴郎那么作!主要还是这些伴郎大都是新郎的朋友,说话唠嗑唠近乎且有意思,笑点超级多,而第一回当伴郎,伴郎都是同事,只有我自己一个亲信,没有同学朋友什么的,所以有些东西很紧张,玩的不开,有些情节都很尴尬。

当在当天到了11点,与伴郎伴娘牵手上台的时候比较紧张说实话,面对那么多人,面对与伴娘牵手上台,哈哈还是头一次。心里也略有酸感啊。
下午和唐世龙还有苍雨童他俩去打台球,打到两点半后给苍拿了一份水果捞后给他送到公交站走了。不过和这几个海升老员工在一起,说说话,有种还未离职的感觉。就像晚上弄完了还要回基地的感觉。
完后回到家中睡了一觉。晚上又去酒店,张世强请吃饭,完后又去唱歌,本来我合计,就剩我和唐世龙,就是同事关系,跟人家同学之间的关系比差很多,不过强总强行挽留,唐世龙看到了酒就乐呵还想在继续呆着。索性就和他们一起去14楼唱歌了。

不过听着他的那些同学唱歌感觉不错,于是自己也唱了两首王绎龙的歌曲。震撼全场!
到了11点我与唐世龙回到了酒店。此时此刻突然间感觉有朋友真好,有能玩到一块的朋友真是人生乐事,有很多这样的朋友乃人生一大幸事。我记得其中的司仪是新娘的同学。回首看自己,曾经在高中感觉很牛逼的人,都被生活盘的不成样子了。虽然初中和小学有很多“牛人”但是鉴于没有什么联系就淡然 了。大学的同学更是天南海北的,不用说,属实感觉自己有种落寞的感觉。如果自己也有对象并且领证的那一天,我依然会纠结要不要举行婚礼这个问题。若举行婚礼这属实能给您带来一笔可观的收入,但是其中很多环节好像只是为了VCR准备的,若没有真心的好乐的伴郎,属实会很尴尬的,这样就丧失了婚礼的意义。但若不举行,父母以及自己之前随的礼就回不来。这也是变向在“洗钱”的方式。但是之前看到不少举行的婚礼都很简单,没有那么多仪式,非常简约。不过那需要很好的婚礼策划团队,并且对婚礼酒店的场所也有一定的要求,在这五线城市里貌似没有能满足这种需求的。基本上,摄像机师傅的都跟那个先生似的。给我一种很走形式感的感觉。其次,我不太喜欢新郎伴郎去新娘家的这个部分,但是好像全国各地都是一个情况,都是这个习俗。真的不适用,也不喜欢这个,身边伴郎都是一起关系不过的那真的非常有意思,反之即尴尬。

晚上唱歌的时候,看到他身边朋友好几个歌唱的真心不错的。属实都是有点小才华的。
我再一次感慨:人要多学点东西才能体现出自己的价值。比如会吉他,小提琴,会书法,绘画。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这一点真的不是鸡汤。
联想到了这些,低下头看自己,真的还只是一个人,既有那种信手捏来就可以找到对象的那种自信,也有这辈子与爱情无缘的那种凄凉感。两种感觉交错。很是纠结。
第二天,中午唐世龙与我视频聊天 又与吴哥视频来着。问了近况,但是我心里好想印刻着一个条件反射弧,只要歹着与海升同事唠嗑的机会我都会间接讽刺一下那个穿山甲经理。自己有时候感觉自己对他的“声讨”有点啰嗦了,但是有时就是控制不住就像喝多了,胡说八道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