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父亲去旅行之二:与亲家初次会面
昨晚两点睡,早上5点过了就起了,整个飞行过程中,我一直迷迷糊糊的,父亲整个过程中却看着窗外,看逐渐模糊的行人、房屋,看越来越小的高山大海,越过云层,看一望无际的云层,老爸说如果窗户能打开就好了,头可以伸出窗外去看。

第一次带父亲坐飞机,父亲很是兴奋。我说,这是我带你,下次你得自己坐飞机去弟弟家。父亲赶紧摆手道,“我自己坐不了飞机,太乱了。”过安检时,AI脸部识别竟和身份证不一致,明明只过去十年,父亲的模样却变了太多。 近3个小时的行程终于结束,终于到达弟弟弟妹家。
弟弟弟妹虽然已婚两年,但双方家长却是初次见面,弟妹父母都是文化人,父亲却识不得字,对名贵礼物并不稀罕,从老家提前邮了一些家乡特色,如萝卜干、自家的米面等,随手带了两盒西洋参和燕窝,算是见面礼。父亲不懂这些,都是子女们帮着准备,父亲只知,两家人见面,喝酒必不可少。
对于弟妹一家,也许我们心存自卑之心。弟妹的父母都是知识分子,上过大学。弟妹的妈妈退休以后会去创业,弟妹的父亲退休以后自己钻研作画,画记忆中的山水花草。而我们的父亲,每天想的却是喝酒与打牌。总觉自己的父亲是上不了厅堂的,于是一直避免双方父母的见面,害怕面对面父亲会遭到嫌弃。
其实好与坏,阶层的身份认同感都在当事人,若当事人介意,就不必去见面与强求。只是,这次来对了。弟妹的父母都是脾气很好的人,对待我对待小弟都如亲人。对待父亲也相当客气。
小弟将晚餐选在一家火锅店,四川的特色菜就是火锅,所以来了也带吃一吃四川的特色爸。弟妹的父母带了一瓶舍得,父亲从一开始便促局不安的端着酒杯,随时找亲家喝酒。我们老家的习惯总是得喝尽兴了,吃的却很少。所以一般都叫酒局,其实大多数地方都叫饭局,吃饭为主,喝酒为辅。

几杯酒下肚,大家熟络起来,嗯,弟妹的父亲说起他退休之后,捡起年轻时的爱好,开始作画,画记忆里的模样。父亲对这些却不感兴趣。但这次也发现父亲虽不识字,说话却很有水平。比如他说,“我的孩子也是你的孩子,你的孩子也是我的孩子,如果我的孩子做错了什么,你们打也打得,骂也骂得。”以前总担心父亲与他们见面会出糗,看来是我多虑了,父亲说话的水平高的很呢。
吃完晚饭后,我与父亲入住弟妹家,弟妹的父母去其他房子里住了。
回到弟妹家,父亲逗逗大孙子,已经七个月了,胖嘟嘟地,爱笑不爱哭,父亲看着很是欢喜。当初小弟千里迢迢跑到成都成家,我们的心便揪着,担心他过不好。现在看着是放心了。瞧我们这一家人,五口人散落在祖国的五个地方,基本是不可能再团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