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言可畏!中国早期电影史上的“崔雪莉”们
一遇到女人,可就要发挥才藻了,不是‘徐娘半老,风韵犹存’,就是‘豆蔻年华,玲珑可爱’。一个女孩儿跑掉了,自奔或被诱还不可知,才子就断定道,‘小姑独宿,不惯无郎’,而一个村妇再醮了两回,原是穷乡僻壤的常事,一到才子的笔下,就又赐以大字的题目道,‘奇淫不减武则天’。这些轻薄句子,对于一个智识者,尤其是对于一个出到社会上了的女性,足够使她受伤,更不必说故意张扬,特别渲染的文字了。
—— 鲁迅《论“人言可畏”》
1.
2019年10月14日,韩国女艺人崔雪莉自杀身亡。一时间,各类媒体和社交网络上充斥着铺天盖地的震惊和惋惜之声。
说实话,小官平时对娱乐圈并不了解,第一次知道“崔雪莉”这个名字便是在她的死亡新闻上。

当喧嚣之声褪去,再去翻看相关的新闻时,小官却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2.
在中国早期电影史上,也发生过多起女艺人自杀的事件。她们在生前死后的遭遇与崔雪莉非常相似。
其中最著名的一位叫阮玲玉。

阮玲玉和崔雪莉有很多相似之处。
首先,两人都是年少成名,色艺双全,在各自的年代都是“女神”的代表,两人的年龄也都永远定格在25岁。

其次,两人在自杀前都承受着沉重的工作压力和舆论暴力(阮玲玉还官司缠身),并且两人都不是第一次自杀(阮玲玉在1928年有过一次因自杀而住院治疗的经历,崔雪莉也于2016年有过自杀行为)。
自杀念头一旦形成,并且有了自杀经验,便形成一种自杀的“预存状态”,一旦“情境性危机”出现(阮玲玉自杀于法院开庭的前一天),便很容易导致自杀的实施。

第三,两人都可谓“情路坎坷”。崔雪莉先后与崔子和金民俊相恋,外界对这两段恋情都不看好,指责崔雪莉有“恋丑癖”、恋爱无缝连接、勾引男友的朋友(崔子和金民俊相识10年),等等。

阮玲玉先是与张达民相恋,但不被张家认可(阮母是张家的佣人)。在与张达民同居后(张达民一身大少爷习性,两人后期生活靠阮一人支撑)产生矛盾,之后阮结识茶商唐季珊并与其同居。张达民状告阮玲玉“通奸”、“私奔”,并要求5000元赔偿以及每月100元生活费(当时,一月60元可让一个五口之家过上小康生活)。而唐季珊为了自己的声誉,逼迫阮玲玉独自承担所有指责。之后阮玲玉与蔡楚生导演互有好感,阮将对爱情的美好想象寄托在知书达理、文雅体贴的蔡身上,而已有妻室的蔡则选择了自保和回避。

另:阮玲玉和崔雪莉的恋人都比她们年长,或许这也是两人缺乏安全感,渴望得到庇护的一种表征。
第四,两人都因生活方式和情感问题持续遭受社会舆论的攻击。崔雪莉因为她的“NO BRA”观点、直播走光、露点镜头、大尺度照片等一直争议不断,舆论对她的“恶评”从没消停过。而在阮玲玉的年代,在社会保守势力看来,女性抛头露面演电影已经是伤风败俗,她所遭受的社会非议并不比崔雪莉少。
而且,这种非议和指摘甚至在她们去世后都没有停止。
崔雪莉去世后,某网站登出一副女性裸体的背面图,并配以文字:“ 雪莉这个女人脚踏两条船。跟崔子交往分手后,又跟另一个家伙好了。当然,也有可能是崔子玩完就甩了,呵呵呵呵。”


在阮玲玉去世前后,各类冠以《张达民将控阮玲玉通奸》《阮玲玉通奸案发》《背张嫁唐都是为了财产》《三角恋爱纠纷未已,继以通奸罪起诉》等标题的新闻数见不鲜。甚至堂堂沪上大报《申报》也以“寂寞”“离异”“通奸”等词报道。

最后,在去世后,两人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宽容。“当你死去,这个世界开始温柔待你”。
可是,当她们活着的时候,这个世界在做些什么呢?
3.
中国早期电影史上,自杀的女艺人还有多位,比较知名的还有艾霞、毛剑佩、夏佩珍(未遂)、叶娟娟(未遂)、英茵、李绮年等。
她们在生前或多或少都曾遭遇过社会舆论的污名和攻击。

鲁迅先生将女艺人之死的原因归结为无良记者,小官认为有点浅尝辄止了。
其实,在人类的历史上,社会对女性的要求总是格外严苛。当没有具体事实做证据时,针对女性的下半身和两性关系做文章屡试不爽。
为纳粹工作过的名人有很多,比如海德格尔,比如卡拉扬,比如里芬斯塔尔。与纳粹的污点并不影响海德格尔和卡拉扬们的伟大,可是里芬斯塔尔却经历了几次入狱,被剃光头,“纳粹婊子”的骂名伴随了她后半生七十余年。纳粹覆灭后,卡拉扬仍可以舞动指挥棒,海德格尔仍可以继续哲学研究,可是里芬斯塔尔却再也没有了拿起摄影机的机会。
里芬斯塔尔哀求“不要因为我为希特勒工作了七个月,而否定我的一生。”
可是,有谁去听呢?

“九一八”事变后,时任国立广西大学校长马君武作《哀沈阳》两首,其一:“赵四风流朱五狂,翩翩胡蝶最当行。温柔乡是英雄冢,那管东师入沈阳。”
张少帅带领几十万装备精良的东北军一枪不开丢了东三省,马校长却把责任推到几个女子身上,不知是真糊涂?假糊涂?装糊涂?

4.
美国女性主义戏剧研究者在研究英国女演员所遭受的污名化现象时指出,这种性别敌视多来自一种厌女症者的愤怒,尤其是对那些事业有成、经济自主的女演员们。为了消解她们在舞台/银幕上的风采,在现实中采取多种方法将其限制在性别界限之内。
“人言可畏”的悲剧,阮玲玉不是第一个,崔雪莉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只是——
八十多年过去了,连“泼脏水”的手段都没有什么可喜的进步。丢不丢人!?
八十多年过去了,这个世界对女性的偏见仍然存在、仍然严苛。害不害臊!?
一瞥深切的回望,一次漫长的重逢,敬请关注公众号【光影阐史官】,与电影同行...
-
Prettyziiiiii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7-27 17:41:10
-
有没有增肥药卖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0-17 08:59:15
-
知朱侠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6-27 14:1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