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利用认知心理学原理创作 打通五感写精读文章
首先,什么是精读文章咧?简单说就是阅读完一本书之后,提炼书中的精华,再用自己的语言、思维写成的文章,必须是原创。
那么,具体该怎么做呢?或者说,有什么可以借鉴的案例吗?
小冰老师通过几个爆款公众号(除了公众号这个宣传口,我觉得豆瓣也是不错的选择,在豆瓣可以写书评、影评以及日记,都是一种积累。先从攒粉丝开始。),做出了解析,总结出几种方法。不管是哪一种,定位都很重要。找准了接下来准备操作的方向之后,才是后面的要做的——如何写成美文。
1、定选题→查资料→素材有效组合
这条不难理解,就是字面上的意思。首先要知道这篇写啥,然后围绕主题去查资料,肚子里有货,才能有效输出,即最后一步素材有效组合。
2、专注一类读书产品
比如只写书单或者书评,一个号或者一个品牌的养成是一种坚持,一开始没
有粉的时候,肯定没有阅读量,但如果每天或者每周都能持续推出一款精读文章,不仅对自己的文笔是一种锻炼,而且,知名度也肯定会打造出来。昨天看了一篇公众号,讲的是华为任正非的创业历程,期间,公司同仁建议他改投房地产,利润大,而且很快能见效。被任正非断然拒绝,他坚持做通讯,虽然这条路比较漫长,也不愿意去挣所谓的更多的钱,更快的钱。如果当初任正非按奈不住去做了房地产,就不会有今天的华为了。所以,既要有坚持,也要有态度。不能碰到诱惑,左右摇摆。其实,这也是我自己跟自己说的话,我容易这山望着那山高,时间稍微长点没有见效,就焦虑,心急,觉得是不是应该换条路走。
3、其实也是只写一款产品
以公众号“书单狗”为例,只写书单。
写书单看似简单,但也需要大量的知识储备:①大量阅读;②对书籍有一定
鉴赏能力;③像出版社老板一样会选书,能预测出爆款书;④运用之前所学的技能叠加组合。
接下来就是今天课程的硬货部分了——精读文章的定位和内容关键。
关于定位,其实就是前面所讲的总结:
1、按照某种特定的文化需求定位
2、按照某个主题持续地写
3、按照某个读书产品的类型,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持续地写
涉及到具体内容的时候,一定要注意:
1、去清单
我感觉清单式的写作,就是小时候老师说的记流水账,样样数数地倒是都
写到了,但是缺乏趣味性,就好比一潭死水,谁愿意看这样的文章呢?清单就
好比是一个截面,而让大脑感到愉悦的是信息流。这跟我们媒体做节目的要求
是一样的,哪怕演员不入流,主持人名不见经传,节目名称也不够响亮,只要
内容做好了,就会有受众。
2、重密度
密度越大越有价值。那么如何提升信息密度呢?还是需要最基础的东西——
足够大的阅读量,然后用卡片记录下来,几十张不嫌少,上百张也不嫌多,高
质量输入才有高质量输出。其次就是阅读信息密度大的书籍,前提是会选书,
选好书。如果实在实在还不行,那么,就从mini精读文章开始做起,把一篇文
章浓缩在一张卡片里,而不是把一张卡片扩充成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