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记
查看话题 >秋天的果实,这样好看 | 巡山
能与落叶媲美的,是秋天的果实。

深秋,落叶树种大面积地变色,
叶绿素分解,花青素大量合成,原有类胡萝卜素显露,
让红、橙、黄色,或点缀、或泼洒,
温暖着即将入冬的山林,和人。

一同变幻颜色的,
还有各种植物的果实。
果色的“诱惑”
大多数的果实,在没成熟的时候,都是又绿又涩又硬;
但一到成熟,姿态软了,颜色也变了,
不止黄、红色,还有黑色、蓝色、紫色、白色等等。
就像我在这片山林里看见的那样,多彩诱人。
❦ 黑色果
10月,进山林,远远看见,一棵树的树叶像着火般焦黄,
近前才知,是山胡椒。
为了一年一度最最重要的果实,整棵树的叶子在“燃烧”自己。
山胡椒喜欢长在林缘,是樟科的落叶小乔木。
遵循时令,它春天出芽开花,夏天结果,秋天果实成熟,冬天落叶休整。


采一颗成熟的果实,
稍稍挤压,能闻到冲鼻又清香的气味,好似胡椒,因此得名山胡椒吧。
再用力,捏爆果实,渗出深绿的汁液,露出一粒圆圆硬硬的小种子,
浓缩着整棵树的基因密码。 黑色系的果实,并不少见。
若你去看,城市中的香樟、龙葵、忍冬(金银花)的果实也是黑的。
❦ 蓝色果
蓝色的花和叶,很少见,是不少园艺人追求的培育目标。
蓝色的果么,嘿嘿,还挺多的。

杠板归,有独特的三角形叶子,攀援在山路旁。
蓝色的部分其实是它的花被片,里面是一粒黝黑发亮的瘦果。
它不太挑地方,有时会出现在人们居住的小区,
但总来不及结果,就被绿化工人揪了去。

黄连木的果序红、蓝两色,非常醒目。
虽然来自不太友善的漆树科,但民间会采食它春天的嫩芽。
它的种子含油量大,也被用作能源植物。

细细看,卵圆形的小果顶端有个小尖头,
蓝色果的个头,比红色果大一些,发育得更好。
果实脱落的梗部,会有树脂渗出,就是图中左上那一滴亮晶晶。
我曾看见,一直黄绿色的小鸟采食它的果实,
不知小鸟更爱哪种颜色?


开花的时候很仙,一旦结果,画风突变,就像海州常山。
它的花萼会变色,花苞时绿白色,花开时带点紫,结果时完全变紫,还增大增厚。
只是蓝色的果,倒没什么,
但一配上反折的花萼,萌?怪?你自己想吧。

❦ 橙色果 因为好吃、庞大的柑橘家族,人类更容易被橙黄色的果实吸引。
就像我,一眼就看见了灌木丛中的老鸦柿。


老鸦柿,是柿子当中的异类。
它是灌木,长得矮(采摘容易啊),喜欢扎堆在江浙向阳的山坡上。
果形、大小都接近樱桃小番茄,种子三棱形,果肉不多。
这么好看,能吃吗?
我还真没尝,不过,下面这个我真吃过,好吃。

南酸枣,带个“枣”字,却是漆树科的。(常吃的枣,是鼠李科)
我遇到的这棵,至少10米高,叶子茂密。
若不是它掉下来几颗果实,我就要错过它了。

《水果传》第2季里介绍了这种果子,说它无比酸,和糖制成果干,方能入口。
可我这颗,捡回来放了几日,又软又黄,酸甜适口,能直接吃。
它的果核有5个眼,又名“五眼果”,
我捡了一把,够做手串了吧。

“ 三月花如檐卜香,霜中采实似金黄。 ”
宋代姚西岩道出了金樱子的神采,
花时洁白美丽,果实越冻越好看,去掉吓人的刺,还能吃,多好。

❦ 红色果 山里红色系的果实也多,比如冬青、算盘子、菝葜、荚蒾,
从青涩的绿变成耀眼的红,
与周围强烈的对比,让果实更加醒目,容易被发现。



果皮红,种子黑,
太阳一晒,果皮裂开,黑色种子会“跑”出来,凸显自己的存在,
野鸦椿也这么干。

取悦你,繁衍我自己
你可能发现了,
并不是所有果实都是为人类准备的,
它们多彩的外表、可口的果肉或肥厚的种仁是要吸引谁?
研究表明,食果鸟普遍喜欢红色、黑色果,
这与鸟类拥有4种视锥细胞,能看见紫外光不无关系。

而人类祖先演化出3种视锥细胞,
也很可能是早期为了辨识成熟水果,以此维生。
裹腹之“裹”,衣中藏果,可见一斑。
难以消化的种子是快件,
果肉或一部分种仁就是邮费,
人类、鸟类,以及其他动物,都被植物的果实吸引,当了那个欢乐的快递员。
即使没有动物,果实们也会自己掉落,乘风滚坡,开疆拓土。
不会动的植物,比我们想像的要聪明许多。
未完的秋果之旅
节气上,己近立冬,
看气温,秋天还在继续。


还有一类果实,让我心心念念。
那就是传说中龙猫的礼物、松鼠的囤粮—— 橡子。

我所在的这片山林,有多少种橡子呢?
植物志提醒说,大概有20几种。
在秋天结束之前,或许我还能找到一些,
幸运的话,还能遇见捡橡子的松鼠,
或者,藏在森林深处、龙猫一样的精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