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之丑狐:(三) 软饭渣男跪拜前妻 ,前妻态度出人意料
“土豆说聊斋”是公众号(胡说的土豆)中众多故事中的一部分,是土豆在阅读蒲松龄的《聊斋志异》过程中的一点感悟,纯属土豆个人观点。土豆本人心宽体胖,热烈欢迎大家多提意见。
(听音频版故事,在“喜马拉雅”app搜索"胡说的土豆")
(书接上回)
聊斋之丑狐:(三) 软饭渣男跪拜前妻 ,前妻态度出人意料
狐适近村于氏。于业农,家不中赀;三年间,援例纳粟,夏屋连蔓,所衣华服,半生家物。生见之,亦不敢问。
女狐又从附近的村子找了个姓于的村民。这姓于的也是农民。狐狸也知道自己这性格,挣的这点钱,找不了太好的,两次找的都是村子里没见过世面的农民。
姓于的,家里也不富裕。可是在女狐的帮助下,过了三年,家里就买房置地。粮食满仓,穿着华丽了。
村里人经常见面,穆生看见这个姓于的农民穿的衣服,有一半是他家的。当初狐狸第一次去要钱的时候,把家里东西都拿走了。这穆生看见于氏穿着的衣服眼熟,可也不敢问。
可见这穆生对这狐狸怕到极点了,是从内心里这么恐惧害怕。
偶适野,遇女于途,长跪道左。女无言,但以素巾裹五六金,遥掷生,反身径去。
这天,穆生出门,在外面碰见这女狐了。这么长时间了,这穆生还是很害怕啊,距离很远就跪在路边。
这女狐的也看见他了,没说话,拿头巾包了五六两银子,裹好了,离着老远扔给穆生,转身走了。
可见穆生是没什么骨气的,被吓成这样,以至于顾不得公共场合,就这么老远的跪下了。
而这个女的很看不起穆生,连句打招呼的话都不说,最熟悉的陌生人也不至于这样啊。
就像打发叫花子一样,扔了点钱就走了。

后于氏早卒,女犹时至其家,家中金帛辄亡去。于子睹其来,拜参之,遥祝曰:“父即去世,儿辈皆若子,纵不抚恤,何忍坐令贫也?”女去,遂不复至。
后来,这个姓于的农民早早地就去世了。也许是天生就是个穷命,受不了多出来的钱财吧。
于姓农民死了,这个女狐的还时不时地来他家。毕竟从法律上讲,这个女狐和于姓农民不是合法夫妻啊。可还时不时的来。
她来一回,家里的钱就消失一点。合着是回来拿钱来了。看来这狐狸挣钱是不容易,这姓于的没有背叛她,她还这样对待人家。
这姓于的死了,还有后辈子孙呢。看见她来,也知道这是个什么人,也知道家里这些钱都是这个女人给的。不敢得罪她,每次她来,这家人对她都很尊敬,都参拜她。
可她老来拿钱,这帮后辈就求她说:父亲去世了,还留下这一大家人。你虽然不合法,可是我们也承认你的身份,你就忍心看着我们受穷啊。
这个女人听了这话,也就不再来了。
异史氏曰:“邪物之来,杀之亦壮;而既受其德,即鬼物不可负也。既贵而杀赵孟,则贤豪非之矣。夫人非其心之所好,即万锺何动焉。观其见金色喜,其亦利之所在,丧身辱行而不惜者欤?伤哉贪人,卒取残败!”
这个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后面这段是蒲松龄总结这个故事,说:碰到邪恶的事物,你杀了他,也是个壮举。人本来就该除恶扬善嘛。可你受了他的恩惠,既便是坏人,你也不该辜负人家。毕竟人家对你有恩。
你没钱的时候,你受坏人的恩惠,有钱了你就有正义感,想杀掉这个对你有恩的人,这样会被别人说你道德败坏的。
这个人要是你不喜欢,很讨厌他,即便他拿出多少钱来,你也不该心动。看见钱就动心,然后你又想除掉人家,这样贪婪的人,死不足惜啊。

丑狐这篇文章,反映到现实世界。就是现代版的虎妞和骆驼祥子。只是这里的主人公穆生比起祥子,从根上说,品行就是恶劣的。不思进取,只想着吃软饭,结果吃上软饭了还嫌弃人家,自己把美好的生活给作没了。
现实里,这样的人很多,而且经常是一家人都是这种想法。把婚姻当成发财的途径。而忘记了作人的本性,脑子里只有钱,一旦对方没有价值,就想除之而后快。而从不想自己现在的幸福生活是从哪里来的。
就像有个故事里说的,你每天给乞丐钱,一旦某天你不给了,这个乞丐会恨你一样。
这个女强人估计是恨嫁,找不着好的,就拿点小钱去买个低劣的爱情,这种门不当户不对,三观不全的婚姻,注定不会幸福,也不会长久。
可见这女强人在精神上也是够空虚的,也不是什么特别强大的女强人。饥不择食到这种地步了。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系作者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