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线城市生活的小确幸与怕
今年是我毕业以来最密集地接触“社会”的一段时间,也是我这个“小文青”、“小理想主义者”最挣扎的一年。
之所以有这种在我过去20几年的生活中从未有过的感受,是因为我自身的原因我搁浅在了一座五线城市生活。
- 五线城市生活的小确幸
我所在单位这个五线城市有两个火车站,高铁在我上大学那会儿已经有了,离省会只有不到半个小时的路程。出门几分钟就有国际知名的餐饮、零售品牌。国产餐饮、零售品牌那是应有尽有,有时候会有一种“这里和北上广也不差什么”的错觉。
这就是我认为的「五线城市的小确幸」,市场经济的力量让这里的消费变得触手可及。加上近十年移动互联网、网络购物的全国性普及,这些新技术也无一例外眷顾了这座五线城市。
- 五线城市的怕
虽然国际品牌出门就有,消费变得那么的触手可及,但是这里还是一个让人喘不过来气甚至让人有些害怕的城市,从行政机关到每个人的操守那种散慢、怠慢随处都是。办一个证要往行政机关跑十几趟,并且还要体验那些办事员的官威,好像“政府机关高效办公、为人民服务、让群众少跑一趟”这些常常听到看到的词并没有降临在这座五线城市。派出所户籍科里淡妆浓抹态度蛮横的女警察;行政机关里上班时间忙着为小孩补习的队长。
这些都让我“怕”,怕我会习惯这一切,怕我会学着附和他们的官威和怠慢。
有时候这种“怕”会完全覆盖那份“小确幸”,然后无时无刻在不在想逃离这里,去北上广。
上学的时候不理解春运,不理解为什么那么多人背井离乡去北上广,这一年经历过这一切,我理解了,大概也因为“怕”吧。怕那些表面上的“小确幸”会使我们丢掉所有的尊严和自己。
2019/10/31 凌晨 2:42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