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到真正的自由
自由的定义是啥,我认为不重要。
因为人是通过感受接触世界,不自由,一定是一种负面的感受体验,如累,束缚感等等;自由,也一定是一种正面的感受体验,如轻松,自在等等。
也就是说,对自由的判断,应该是从感觉上划分。(其实,我们除了感觉,也一无所得)
既然是感觉,那就简单了。
感觉可以分为主动和被动。
主动的一定都是正面的,因为主动就意味着自己愿意承担主动选择的后果和代价,哪怕这个后果是很糟糕的,我们也能欣然接受。
被动呢,也一定是负面的,因为被动意味着丧失控制感,自己的命运都掌握在别人或外界的手里。这种丧失控制感的深处,是对“无我”的恐惧。这也是我们为什么需要迷信,需要宗教,需要神,需要信仰和三观的原因。因为,“我”需要有个东西把“我”定下来,知道“我”存在,从而获得控制感。
所以,我认为主动就是自由,被动就是不自由。
什么事都是主动选择,人自然就没有负面情绪,自然就活得痛快了。
但是,世事无常,人的意志是无法改变外在事物的,强行改变的结果就是,撞得自己头破血流。
这也是所有心理问题的根源,想强行把所有不如意的事都改变为如意的事。
但事实是难以做到的,所以,一个人也无法做到真正的自由,因为没有人能永远如意。
所以,自我这个角度来说,人是永远不可能达到自由状态的。
自我走不通,那无我呢?
这就没问题了,我都没有了,你和他都跟着没有了,自然也就没了对抗;我都没有了,期待,希望也随着消失了。
这个无我,是指没有自我感。所以,我没有占有、权利或应该拥有什么的感觉。我不会把任何事物都视为理所当然,没有任何东西是我的,全都是借来的,最后都要归还。我的身体不是自己的,我的生命不是我自己的,这些都是要还的;我的孩子,我的家人都不是我的,他们只是老天安排在我身边陪伴我的,但迟早都会失去。
当明白了这一点之后,自然就能放下执着,拥抱自由。
与自我状态比较,后者总是充满欲望的挣扎。执着和欲望永远扮演着黑脸,它们一直在试图对抗,改变这个世界。然而,这种改变也只是一时的,一厢情愿的,随着时间的流逝,一切都会跟着死去。(这也是大自然的规律)
所以,没有希望,就是自由。
有我,就会存在希望,就会试图去控制当下、改变当下,最终的结果就是撞得头破血流。
只有把“我”看轻一点,我算个屌啊,当“我”都不重要的时候,对当下的要求就会软化,自然就要舒适、自在一点。
也就是说,自由是和“我”的存在是成反比的。
我(欲望)存在得越多,越不自由。
我(欲望)存在得越少,越自由。
没有我了呢?
那恭喜你,你开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