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的海:条子泥
那时的你,十世修行中的你还小,坐在茅屋门槛上的暮晚阴凉。看啊我们的祖先,煮海之人踏着盐蒿草,经从前的海的海边盐场归来。你几乎就要看清楚祖先的面容,但潮涨潮落不舍昼夜,海却在东渐,远离;祖先的面容也随之远离。 当落日和祖先远离的面容一同消失时,你听见扑通一声,什么事物坠下去的声音,黑夜便自渊面的边缘升起。你感受到一种沧海桑田的悲伤。从此你不再企图借助于微弱的光亮寻找什么恒古常新的东西,你知道你开始拥有两个世界。 于是你度过了世界上所有黑夜中最漫长、十世之久的一页。海风凉爽,柔然地翻过这一页,迎来黎明,二十一世纪的黎明。远处天空蔚蓝,大海平静。 “咦!‘淮南中十场’的盐场呢?盐场上‘亭’‘团’‘仓’‘灶’‘丿’‘仓’‘总’‘垛’呢?”你像海春轩塔眺远望东,“咦!从前的海呢?” 哪有什么从前的海,眼前是伟大祖国最早看见日出的滩涂——长江与黄河不远万里输送来的泥沙,在海流作用下逐渐沉淀于此形成新的陆地“条子泥”。 “条子泥”,祖先般粗砺质地的名字。你光脚踩上大自然长年累月洗涤后富有弹性的条状细沙淤泥,若有所思。 而这时的远空蔚蓝,海天一线处开始流淌出血,泛起亮光,紧接着一点一点地崭露太阳浑圆憨厚的脸。只等你眨眼的一瞬,太阳便一下子跃出海面,鲜红如被水洗,霎时海天通红一色。几只鸟的黑色掠影和一艘渔船经过其中,并把大网撒向它…… “涨潮了——快上来哦——涨潮了。” 看啊数以万计栖息的候鸟被潮水驱赶着,从此处觅食的淤泥裸露的顶点,成群结队的沿海岸涌动翻飞,又呈鸟浪迅速落往另一处……海上、天空、岸边候鸟目不暇接,直至潮落而息。 “祖先啊,从前的海死了——” “是吗?从前的海死了又新生了!” 据报道,条子泥作为太平洋西岸唯一未被污染的湿地重要组成部分,吸引了数百种野生鸟类在此停歇、繁殖、越冬,成为东亚—澳大利亚候鸟迁徙的重要驿站。2019年7月5日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上通过审议,条子泥湿地作为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核心区,顺利成为我国第14处世界自然遗产,填补了全国滨海湿地类世界自然遗产空白。 2019-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