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路:尤物移人(韩愈04)
韩愈第一次给张建封上书前,他们的关系还是不错的。再早些时候,张建封把韩愈安排在符离,他们还有些距离,接触没那么频繁,也不是上下级关系。那是两人最相契的时候。人与人的疏远往往是从走近开始。近到一定程度,就会暴露分歧,产生龃龉,尔后渐行渐远。
张建封比韩愈年长三十三岁。他是文人出身,却慷慨尚武。当年三月,淮西割据吴少诚侵扰唐州,杀死监军。徐州离淮西很近,张建封却没有动静。当时韩愈刚到徐州,在一次酒筵上,照例要写诗相赠,韩愈写了首《赠张徐州莫辞酒》。那时韩愈还不是他的下属,称他“张徐州”,后来就称他“张仆射”了。诗中,韩愈写,“春雷三月不作响”,这是批评张建封不该没什么动作。
可是张建封六十五岁了,已经老了。尽管他欣赏韩愈的锐气,却不想再卷入很多事情。他只想好好玩玩,安享晚年。
张建封爱打马球。打马球是从皇帝到公卿都很喜欢的娱乐。韩愈却不喜欢。打马球无补于道德文章,且损耗物力。
韩愈作为幕僚,有一项特殊的工作。说特殊,是因为它看上去不像分内之事,实际上,却必不可少。那就是在酒筵或者其他场合写点应酬的诗和文章。
之前在汴州时,监军俱文珍要去京师,节度使董晋在青门外摆酒饯行,韩愈等幕僚都要作诗。后来,因为俱文珍名声不好,有人就把这首诗从韩愈的正集里删去。其实,这种应酬之作是少不了的。就像很多时候,喝酒不是喝酒,而是工作的一部分。在当时,写应酬诗也是工作的一部分。应酬诗,有点像今天的宣传稿。不同的是,今天有专人负责,那时候,文人都要写。
张建封打马球,虽然是娱乐活动,有时候也需要出个“简报”。韩愈作为“笔杆子”,尽管不赞同打马球,却不能不动笔去歌颂。
韩愈写了一首诗,而不是文章。文章更庄重,诗相对活泼。打马球是娱乐,写诗更合适。还有个原因,诗的讽谏效果比文章好。诗偏个人化,偏感性;文章则偏大众化,偏理性。像屈原的“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就只能是诗,不能是文章。
应酬诗往往充斥着套话、空话。它不是为了披露真实,而是要呈现“正能量”。像《红楼梦》里元春省亲,林黛玉写“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大观园哪需要什么耕织,可偏偏要叫“稻香村”。应酬诗就像发在朋友圈的照片,大都经过滤镜和修图。
但韩愈的应酬之作,往往会留下把柄。就是说,虽然修了图,但在修后的图上,总是有死角。你不知道他是故意还是无意。就像是,不漂亮的人,哪怕韩愈修了图,还是能让人看出来她不漂亮。其实,韩愈不是无意,是故意。这是个性使然。文人的自负,让他不愿写那些如出一辙的应酬诗。儒家的自矜,让他不愿说那些自己都不认可的话。
但他不能不写。所以写归写,留下一点死角,在死角中暴露自己的真实看法和偏好。他尤其需要努力,让死角显得像是无意。但另一方面,又不能太隐晦,隐晦得没人看见,就不是死角了。
就像给俱文珍的诗,中二联极尽夸赞,“冲天鹏翅阔,报国剑鋩寒。晓日驱征骑,春风咏采兰”,末尾却来一句,“谁言臣子道,忠孝两全难”。这是说,俱文珍为了忠,放弃了孝。这也是有典故的。但借用到俱文珍身上,就有点特殊意味了。因为俱文珍是个太监。太监无后,说他为了忠放弃孝,贴切是贴切,是赞美么?好像也算赞美,但总不那么让人爱听。
让对方高兴,和真实表达自己,往往是存在矛盾的。如果一个人本来就漂亮,把她拍得漂亮,很简单。如果一个人不漂亮,把她修得漂亮,那是摄影师不诚实。应酬诗的标准,是让对方高兴;而诗的标准,是“言志”,说自己想说的话。由此可以想象,为什么韩愈的应酬诗,总是会留下一两句把柄。那是应酬诗的“败笔”,却以败笔的方式挽救了应酬诗,让它还有些价值。
张建封打马球,韩愈写了篇应酬诗,《汴泗交流赠张仆射》。汴泗交流,就是汴水和泗水的交汇处,徐州。如果砍掉结尾,这就是一篇标准的应酬诗。什么“侧身转臂著马腹,霹雳应手神珠驰”,“发难得巧意气粗,欢声四合壮士呼”,都很好,是不错的宣传稿。张建封也会很满意。
可是,韩愈画蛇添足了。对张建封来说,是画蛇添足;对韩愈来说,是图穷匕见。末尾,韩愈写道:
“此诚习战非为剧,岂若安坐行良图。当今忠臣不可得,公马莫走须杀贼。”
当时有种说法,打球是“武事”,骑马驰骋,分胜负,相当于小型军事演习。这当然只是天子王公玩乐的借口。韩愈就顺着这种借口表明态度:既然打球是为了战争,不是娱乐,那还不如安坐在营帐中,想想怎么平叛。当今忠臣难得,仆射的马不该在球场上驰骋,该去杀贼。
下属为上司写诗,上司是不一定要回赠的。而韩愈这首,张建封特地回了一首,《酬韩校书愈打毬歌》。
开头说,“仆本修文持笔者,今来帅领红旌下。不能无事习蛇矛,闲就平场学使马”。意思是,我本来是个文人,现在做武官,没法操练戈矛,只好打打马球。中间描写了打球的场面,结尾说:
“韩生讶我为斯艺,劝我徐驱作安计。不知戎事竟何成,且愧吾人一言惠。”
小韩惊讶我爱打马球,劝我慢点,注意安全。不知战事最终会怎样,对他的嘉言,我也只有惭愧了。
对韩愈的劝谏,张建封特意回赠一诗去解释,且表示自己惭愧,这是很给韩愈面子的事情。但后来就不同了。
这次唱和在初秋。韩愈诗中说,“新秋朝凉未见日”。当时,韩愈刚刚成为张建封下属,他们之间,还是朋友多一点。
而晨入夜归的信,写于一个多月之后。那时,韩愈虽然视张建封为上司,也还有朋友之谊,所以才说,“天下人会说执事如此厚待朋友”,“只有我敢对执事说出这样的话”。
不知张建封是怎样回应的。可以知道的是,韩愈后来不太对张建封提建议了。但也写信提过一次,劝张建封少打马球。
同样是劝谏,写诗和写信,是很不一样的。就好比酒桌提意见和开会提意见是不一样的;私下提意见和公开提意见是不一样的;口头提意见和书面提意见是不一样的。写诗虽然也用文字,但相对随意,更像是朋友关系。
也正因此,信中不宜像诗中那么直白。诗中可以说,“公马莫走须杀贼”,上书就不能,这么说就是越级犯上。诗中可以说,“春雷三月不作响”,上书这么说,就是目无尊长。
因此,哪怕韩愈不赞同打马球的根本原因是觉得玩物丧志,但上书中,不能讲这种性质,只能说不养生。
但如果单说不养生,就不是韩愈了。如同韩愈很多应酬之作要留把柄,这封上书也一样。韩愈的把柄往往放在末尾。这篇上书末尾是引《春秋传》:“夫有尤物,足以移人;苟非德义,则必有祸。”
看了这句话,我咂摸了很久。我手头的书上,没有对这篇文章做特殊的解说。我却觉得,恐怕韩愈不只是说打马球。
尤物,是指珍贵的人或物,多指美女。移人,就是移易人的性情、持守。这是比较重的话。
白居易诗集中提到,徐州从前的张尚书有个爱妓,叫盼盼,擅长歌舞,风姿绰约。白居易路过徐州时,张尚书宴请他,酒酣之后,命盼盼出来佐欢,白居易尽欢,写诗赠她,“醉娇胜不得,风嫋牡丹花”。尽欢之后,白居易就离开了,再也没有盼盼的消息。很多年后,听张仲素说,张尚书死后,盼盼念旧爱,不改嫁,孤身在燕子楼住了十余年。
这就是后世传说的关盼盼,燕子楼。《红楼梦》里林黛玉写诗,“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用的就是关盼盼的典。
很长一段时间,张尚书被认为是张建封。连文天祥都写诗说,“唐时燕子楼,风流张建封”。其实,白居易到徐州时,张建封已经死了,招待白居易的是张建封的儿子张愔。
张建封是不是像他儿子那样风流,不知道。但我们且看看韩愈这封信。
要理解这封信,需要熟悉韩愈多变的文风,尤其要以《毛颖传》《送穷文》作对比。《毛颖传》是一篇毛颖的传记,说毛颖是中山人,祖先是明视,被封在卯地,等等。其实,毛颖是毛笔,毛笔大多用兔毛做,中山产兔子,“明视”和“卯”,都是兔的别名。这篇文章,看似写人,实际在写毛笔。《送穷文》里,韩愈写,自己给朋友饯行,准备好了酒饭,朋友不想走,说一直以来,别人都嫌弃你,只有我对你不离不弃。韩愈说,我晓得你们有五位,你们的志向就是让我面目可憎,语言无味,你们的名字分别叫,“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
熟悉韩愈这种趣味后,再看《上张仆射第二书》,开头说,“劝执事不要击毬的人太多了,理由都是,容易从马上摔下来,容易被毬砸中之类,但这些,我都不说。我不是要拿别的事来跟击毬相比,我就是要说击毬。”
这一句很值得留意。如果就是说击毬,还何必写这句呢?韩愈的文章可是很不待见废话的。
韩愈先说马:
“马和人,性情不一样。而筋骸之相束,血气之相持,安逸则舒适,劳顿则疲惫,则是相同的。”
可不可以理解成:
“击毬和男女之事,性质不一样,而筋骸之相束,血气之相持,安逸则舒适,劳顿则疲惫,则是相同的。”
接下来韩愈说:
“如果按照规律,按步骤有节制地做,年轻时也不会有什么问题,老了肯定不行。毬在场上驰骋,心腑荡摇,骨筋振挠,气喘吁吁,回旋不及,慢则三四年,快则一二年,马就不行了。”
真的只是在说击毬?
韩愈感慨,这样“颠顿驰骋,呜呼,其危哉”!
最后说,夫有尤物,足以移人;苟非徳义,则必有祸。并劝张建封,“广虑之,深思之,亦养寿命之一端也”。
“夫有尤物”,这句典故的背景是什么?是叔向的母亲告诉他,不要娶漂亮女人,漂亮女人很可怕。
不知六十五岁的张建封,看了这封信会是什么感受。韩愈的文集里,没有给张建封的其他上书,很有可能,这是最后一封。
很多时候,龃龉是一点一点开始的,像水滴洇入木头,渐渐貌合神离。张建封对韩愈,依然不算坏,韩愈从这里得到衣食。但他越来越觉得,张建封对自己缺乏了解,在徐州也越来越不惬意。
-
心海游观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1-09 20:08:02
-
梵高先生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1-03 11:43:14
-
三时三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1-02 11:02:26
-
柚子伞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1-02 05:01:33
-
晨赫渡仁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1-01 21:42:04
-
龙标姑息者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1-01 15:40:26
-
瑚琏大侠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1-01 11:26:35
-
momo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1-01 11:13:10
-
Astralagus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1-01 10:51:05
-
see you again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1-01 10:44:42
-
连峰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1-01 10:36:29
王路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烂尾的工地
- 越过边境的少女 (4人喜欢)
- 我哪敢跟领导讨价还价 (9人喜欢)
- 半夜摸鱼的队长和会计 (1人喜欢)
- 林姐的钥匙:一段无法启程的旅途 (2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