稽古至治: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 人文社科中文原创好书榜
近年来,国内各类推荐书单、好书榜层出不穷,但占据各类书单、好书榜的书籍,大多数为翻译引进类。有鉴于此,国内人文社科领域优秀出版部门联合推出“人文社科中文原创好书榜”,致力于推荐中国人文社科领域的优秀中文原创图书。
前六期好书榜推出后,引发各界广泛关注。我们将于每月初定期更新。盼望热心读者能持续关注我们,关注和支持中文原创。
第7期来啦~

《资治通鉴》被称为“皇帝教科书”,这是一部浓缩了中国古代政治运作、权力法则的史学巨著,也是古代帝王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的必读之书。那么一千年后的我们,应该如何读懂《资治通鉴》?著名历史学者姜鹏,倡导用思想史的方法来解构、理解《资治通鉴》,钩沉隐性的史料价值,参悟个中三昧,发现历史现象背后蕴藏的哲思。

本书基于对司马迁《史记》的阅读和思考,作者董成龙在多年潜心阅读经典的基础上,整理出一条贯穿三皇五帝至汉朝的立朝与立教线索,根据这条线索,又反观司马迁的史家笔法及其背后的心法。

本书是侯灿先生西域历史考古研究的全面总结,是他结合考古发掘的资料、结合史学文献学上的历史记载或历史传承的有关资料、结合历史地理学上关于利用山川物象研究聚落、城镇、交通路线的方法治史的展现。文章以研究问题相类或相近归类,分为三组:第一组,西域历史与丝绸之路研究;第二组,吐鲁番历史与吐鲁番考古研究;第三组,楼兰考古研究。

本书勾稽了唐代荥阳郑氏家族的世系,考察其婚姻关系。研究范围为郑温之后各房支,主要是北祖郑晔、南祖郑简二房。共辑得与郑氏人物有关的碑志材料365件。此外利用了《旧唐书》本传9篇,《新唐书》本传13篇、合传中4人;还有《唐才子传》52人,《全唐文》小传63人,《全唐诗》小传42人,《唐御史台精舍题名考》20人,《唐尚书省郎官石柱题名考》95人。尽可能完善地恢复荥阳郑氏各房支的世系,充分讨论其婚姻仕宦情况。

本书从春秋四季的起居行止、时令佳节的传统习俗,到饮茶、下棋、旅行、运动乃至动物保护、娱乐八卦等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描绘出一幅趣意盎然的唐人生活画卷,让严肃枯燥的历史变得亲切可感,伴随读者重返盛唐,拾摭一千年前的光影与红叶。

田赋是清朝的“维正之供”,关系国计民生甚巨:它长期占国家财政收入的70%以上,也是民众最主要的赋税负担。田赋联系着皇帝、官僚、绅衿与小民,以其为切入点,可以观察到国家、社会的运转方式及其相互关系。本书依据大量的清代档案、政书、文集与方志,贯通“古代”与“近代”,结合制度、人物与史事,对清代田赋制度、政府财政与国家治理问题进行坚实的讨论。

本书从黄易发现武梁祠入手,展开对乾嘉金石活动的生动记述。在“金石亦时尚”的潮流中,翁方纲、王昶、钱大昕、孙星衍、洪亮吉、瞿中溶、阮元等众多学术精英,散布各处的地方官员与雅嗜金石的布衣学者,各以友朋的身份纷纷登场。作者以清代金石学家黄易为中心,围绕金石收藏的信息渠道、征集网络、回报方式、藏品的经典化策略,以及金石学共同体的形成等等,重构了乾嘉金石学的社会生态样貌。

本书以作者在博物馆、美术馆寓目的书画墨迹为蓝本,既从宏观的角度探讨元代葫芦画、明清青绿山水画、兰亭修禊图、端午题材绘画及岭南刻帖,记录了作者在多个博物馆鉴定书画的经历与心得,又从微观的角度对包括赵孟頫、仇英、吴荣光、居巢、居廉、袁祖志、吴大澂、吴昌硕、任预、齐白石、黄宾虹、王一亭、张大千、谢稚柳、苏庚春在内的众多名家的作品风格、鉴藏与传播、交游等展开深入探讨,揭示书画家、美术现象、作品流传与文化背景的内在联系,是一本有裨于美术界、书画鉴藏界及文史学界的学术论著。

本书并非只是将史铁生放在一个研究客体的位置,而是把他看作一个对话者,作者带着自己的问题、生命的困惑进入到与史铁生的对话之中。评论家白烨说此书是一种“有我”的研究。这或许可以说是本书的特殊之处,也是它的价值所在。全书语言流畅,结构清楚,对于史铁生的作品解读分析到位,得到了众多名家推荐。
上海人民出版社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过去与未来之间丨历史中心2024年新书预告 (16人喜欢)
- 密涅瓦2024年新书预告 | 这不是一份“鸽”单,我们会开全“迈”! (50人喜欢)
- 2023丨“论衡”不完全书单 (32人喜欢)
- 密涅瓦2023年新书预告丨新的一年,我们种下一些希望的种子 (17人喜欢)
- 中国断代史系列:用半个多世纪完成一项“厚重的总结” (7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