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嘉柯:林黛玉的深情

文:沈嘉柯
选自《你会成为更好的女子》
我小的时候读《红楼梦》,里面有一个章节,是说贾宝玉的爹出差去了,大观园里没有人在管他,贾宝玉就和姐姐妹妹们光顾着玩去了。
过了一段日子,有消息传来,他爹办完了皇帝的差事,准备回来了,他才想起自己没有好好念书做功课,作业也没有好好写。
要知道,他的爹贾政是个非常挑剔,对贾宝玉寄予厚望,严厉管教儿子的人,动不动训斥儿子,甚至责罚打板子。回来了,肯定要检查他的作业。
这时候贾宝玉就急了,连晚熬通宵,把课本子作业补起来。问题是他平时玩的太爽快,欠下的功课太多了。他只好请人帮忙代笔,他的姐妹们就杂七杂八给他凑作业。
这时候书里面淡淡的写了一笔,“谁知紫鹃走来,送了一卷东西与宝玉,拆开看时,却是一色老油竹纸上临的钟王蝇头小楷,字迹且与自己十分相似。”
紫鹃是林黛玉的丫鬟,送来的就是林黛玉给贾宝玉代笔的作业。
“钟王蝇头小楷”是什么样的呢?钟王就是钟繇的《戎辂表》和王羲之的《曹娥碑》风格的楷书。
楷这个字,本来是一种乔木,又引申出了一笔不苟,端正细致,足以作为示范让人学习的意思,我们常常用到的词语是楷模。
蝇头的意思就简单了,像苍蝇的脑袋那么小。
写这种书法字体,是极为劳心劳力的。
小时候不知道书法有多难写,不通世事。成年懂事之后,再读到《红楼梦》里这一节,我简直是内心沸腾,眼眶发酸,差一点落泪。
大家都知道林黛玉喜欢贾宝玉,可到底有多喜欢呢?她到底付出了多么深的爱呢?
林黛玉的身体不好,常年生病,睡眠也差,但是为了帮贾宝玉交差,这个生病的女孩子,俯首书案,帮这个男孩代笔了“一卷”作业。这一整卷,都是苍蝇脑袋那么小的精致楷书,而且还要刻意模仿贾宝玉的笔迹,一笔一划,避免穿帮。
要多辛苦有多辛苦,要多用心,就有多用心。
林黛玉的前世是绛珠仙草,此时此刻,读懂了书中的细节,我总算明白说那句话:“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他了。”
就这么一卷看似平淡无奇的代笔楷书作业,当中放进去了无限的深情。林黛玉也不会挂在嘴巴上念叨为你付出这么多,她为的是她自己的心,贾宝玉都心知肚明,感念于心,两个人有默契。
有一章里,大观园的太太小姐们一起逛园子,坐船欣赏秋天风景。
宝玉道:“这些破荷叶可恨,怎么还不叫人来拔去。”
宝钗笑道:“今年这几日,何曾饶这园子闲了,天天逛,那里还有叫人收拾的工夫。”
林黛玉道:“我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只喜他这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偏你们又不留得残荷了。”
宝玉道:“果然好句,以后咱们就别叫人拔去了。”
只要林黛玉觉得好,贾宝玉就觉得好,立刻“见风使舵”。爱一个人,情到深处,以对方的喜怒哀乐为自己的参考标准,不在乎面子,不顾惜身份。
他们的爱,彼此对等,你来我往。
小说里,林黛玉说她最讨厌李商隐。但是,人的心灵本就幽深微妙。你所讨厌的作家,或者诗人,也许象征着你自己隐藏的自我,而且是更加真切的那一部分。人心中的爱和恨,有时候会颠倒过来表达,所谓欲盖弥彰。
李商隐的诗,婉转深沉不可名状,晦涩含蓄没法直接说出来。需要别人去猜,去推测。
林黛玉也需要贾宝玉去猜,去领悟。直到他们经历大大小小的争吵和纠结,终于交心之后。
李商隐有一首代表作“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恰好也是写的荷叶,恰好是在他的妻子去世后写的。恰好,主题就是写的人逝去,情落空。这正是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结局。
但这两个玉儿如此情深,却未能白头。这本小说,也就几百年来摧枯拉朽一般,掀翻我们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