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哲韩广斌采访实录
一、 《Follow up,与投资者的美丽约定》
1、太热闹的地方一般不去。
2、主脉络,聚焦中国的核心资产。
A、基建周期到了一个什么情况。
B、AI对生产方式、生产行为、生产效率的改变。
3、养猪理论:
养猪理论做投资,价值与成长不可分割
投资行业经常会用价值和成长对投资风格进行区分,但新思哲从未划分价值与成长的分界线。在韩广斌看来,价值成长是一体的,一般来说,没有价值就没有成长,没有成长也就没有价值,所以投资并不用区分价值与成长,只需区分好公司和坏公司即可。
公司估值是否合理?有没有未来?是否正在周期中?这些都是新思哲考量一家公司是否具备投资价值的重要指标。企业有两个周期,一个是大的宏观周期,一个是企业的生命周期,除此以外,新思哲还自创了养猪理论。
养猪理论是说猪在50斤以前长得很慢,200斤以后也长得慢,但是从50斤到200斤是涨得最快的,所以说这个时候的猪是比较值得投资的,现在很火的猪周期也是这个意思。
将养猪理论运用到投资上,就体现在新思哲不投初创公司,虽然专注二级市场,但是也不多投刚上市的企业,因为这些公司不仅容易夭折,而且长得慢。虽然从10斤长到500斤好像能赚很多,但是算上赔率后不一定划算。而且只投已经相对“茁壮”公司的好处是,买入时这家公司已经几百亿市值,但是他大概率会到1000-2000亿市值。
4、不打无把握的战争。
5、我们总是在犯错,时刻保持警醒,发现犯错就及时纠错。
6、好的研究员一定是好的投资者,好的投资者肯定是好的研究员。需要天赋,需要热情,需要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培养不出来,千里马需要首先就是千里马。
7、次优选择理论:
假设:最优选择:选最好的方法。次优选择:比最优选择稍次。
没人能够做到最优,次优选择只要优于市场,就选用起来,次优不断叠加,可能就是“最优”,永远要面对现实。
8、不同意见一定要表达:
不允许沉默的不同意,不能马后炮。
9、要保持兴趣、要保持良好的身体。
二、《 沉住气,投资是一场“反人性”的修行》
1、有一个20只股票的组合,核心大概10只。会根据不同周期对重仓股进行调整,所以即使市场调整,风险敞口也不大。
2、均好理论:追求长期大胜仗。
短期做得太好的,长期往往不行,因为所收益和风险敞口不匹配。
3、战略定力:
什么是不变的,什么是可变的。
4、邓小平、任正非、李光耀:开放思维
最重要的两个理论:
5、沉没成本、幸存者偏差:
韩广斌认为投资中的沉没成本和幸存者偏差是非常重要的,很多人都理解两者的字面意义,但如果没有深入骨髓的理解,就难以做好投资。
以沉没成本:为例,在审视一个投资组合的时候,投资者总是以当下成本去讨论,但是这个逻辑是有问题的,也会导致这部分投资者会在股票赚钱时得意洋洋,一旦套住就卖不掉。
100块买入:第二天股价50元,你的成本就是50元;底三120元,成本就是120元。你的成本评估必须基于当前价格与未来预判进行结合进行重估。
幸存者偏差:体现在不少投资者会在讨论诸如“前两年我看好***股票”,韩广斌认为这些是没有意义的,事后去看总会很容易,但是最有意义的是你今天看好什么股票,看好什么策略,然后三年以后再来验证,这才是真正的本事。
意思就是,你解释已经既成事实的东西很容易,且认为理所当然,但是当你回到当初的环境时,你可能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这主要是因为:1、用后视镜的角度去解释过去很容易。2、你可能结果对了,但逻辑并没有对,如果延用这一的逻辑最后会死得很惨。
要去寻找事情的本质的规律和主要矛盾。
6、管理层分析是投研中最重要的内容:
解释没有意义,预言才有价值。但是预言只看几个冷冰冰的财务数字是没有活力的,比如研究华为,就必须研究任正非;研究福耀玻璃,就必须研究曹德旺;研究格力,必须研究董明珠;研究康美,也必须要研究他老板。所以说团队是很重要的,也正是因为如此,95%以上的公司都是被新思哲否定的。在新思哲的投资策略中,只投资核心资产,投资优秀到卓越的企业。
在韩广斌看来,好公司需要满足几个条件,第一,这个行业和这个公司都不错;第二,他能挣大钱;第三,他的员工也能挣大钱,收入显著高于同行业;第四,他还愿意分钱给股东。按照这几个标准,99%的公司就被“淘汰”,好公司也就非常清晰了,而这些条件是否具备,都与公司管理者紧密相关。
了解上市公司老板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除了公开信息披露,还可以通过参加股东会、业绩推介会,抛点尖锐的问题给他,看他怎么回复。以深圳某家上市公司为例,投资者去开股东大会,对方当场问“买100股来参会的目的是什么”,韩广斌认为这种公司就可以“淘汰”掉。因为这些事情反映了企业文化,而管理层正是组织中最为关键的。通过多种方法否定掉一些公司之后,既可以减轻工作量,也能避免踩坑。
7、一个人投资做得好不好,看面相就能看出来。
8、重点解决似是而非的问题——与幸存者偏差理论差不多。
你可能结果对了,但逻辑并没有对,如果延用这一的逻辑最后会死得很惨。
9、多维度投资组合:
多维度投资组合,去对冲不确定性,去对冲总是犯错的市场和不断犯错的自己。
(明天的太阳不一定从东方升起;科学只能证伪,不能证实)
三、《NEW思维,保持专注铸就长跑高手》
1、我们总是在犯错,对手也在犯错,市场也在犯错。
2、不认错就很麻烦。
3、核心标的变化不大(不会超过20家)
中国好的企业较少,好的企业也在变化。
4、投资者要注意特别关注变化。
特别愿意投资创始人一直在的企业(更容易跟着企业文化、战略构想等)。
5、没有客户概念。
都是投资合作伙伴。
6、投资最艰难的事情:屋漏偏逢连夜雨。
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能否保持战略定力,还能否保持动作不变形。(岂止是投资,人生何尝不是。)
7、期望:超一流的投研、超一流的收益,二流的规模。
并且希望能够有一些年轻人,更强的人出来,将公司做成一个平台,能够延续下去,纯粹的去做下去。
8、未来的主线:核心资产、龙头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