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之四:19年西藏纳木错之旅
纳木错,西藏的最大咸水湖,西藏圣湖之一,在当雄县境内,是去西藏必去的一个景点。当然路途遥远了,来回要十个小时,中间经过海拔五千多米的那拉山口,然后停留在海拔四千三百多米的纳木错湖边,可谓辛苦至极。在纳木错风景区里,还没有任何吃的东西可以卖,我只能靠自己的士力架维持体力。不过,为了一睹圣湖和雪山的美景,哪怕中间在那里只停留一个小时(其实是太冷了,海拔也太高,也不愿停留太久),也是值得的。
先放上一张图镇楼!

早上六点多出门,在布达拉宫旁边的白塔集合,乘坐去纳木错的旅游车:

出拉萨市,堆龙德庆区。

虽然单程至少要五个小时的车程,中间会有一些观景台停下来,给我们一睹雪山雄壮的英姿,不会太至于枯燥。
眼前一片荒芜的土地,土地中到处都是石头。而正对面,是念青唐古拉山。去纳木错,就得翻越这片山脉,从海拔五千多米的那拉根山口过去。当然,在五千多米的那拉根,还会停留一会,供我们拍照。

玛尼堆,纳木错——念青唐古拉山的纪念碑——以及经幡。

传说玛尼堆,不可以去挪动,只可以往上加石头,而不能从上面减石头。看看这片土地,土地里到处都是石头,非常不利于植被生长,清除土地里的石头,是很有必要的。所以呢,用一种神圣的传说,来把这种非常必要的事情,给固定下来,这对所有人都是有利的。
五彩的经幡,在藏区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
从近处看玛尼堆:

这种草看上去非常坚硬啊,牛能吃这种草吗?

大概下面这种黄色的草,才是牦牛可以吃的吧。

到纳木错了门口了,现在还是淡季,人不多。

纳木错看大门的“冰原狼”,大概应该是哈士奇吧。

进入景区,开始上山。西藏这边,可以看到山上很多这类稀奇古怪的石头,这里干旱少雨缺乏植被,石头被烈日以及雪山侵蚀,破碎成各种形状。在草原上看到的那么多碎石头,大概都是这里来的。不同的是,草原上的石头是被冰川摩擦后,形成的各种圆润的石头了,这里还是各种有棱角的石头。

随着海拔的提高,可以看到冰雪的覆盖了。

海拔提高后,山体都变成黑色的了,覆盖着白雪,黑白对比非常强烈。

正在爬山的汽车:

到达山顶,都说黄山的奇石很多,其实西藏这边各种古怪形状的石头更多,而且颜色还丰富多彩,红色的黑色各种各样。

在那拉山口,五千多米的海拔,我竟然还能走得动路,虽然人感觉有些恍惚,但也兴奋到处走走,拍拍照片。
这是下山的路:

从山顶俯瞰纳木错,这时候的纳木错,全部冰封,蓝天笼罩着的牛奶湖。

上车下山经过了蜿蜒绵长的路之后,终于到达纳木错湖边,果然一片冰封的牛奶。

回头看看圣湖旁边的怪山怪石头。

走到湖边,一片开阔的牛奶海啊,传说所谓稻城亚丁有一大片美丽的牛奶海,我看这时候的纳木错,那才是真正的牛奶海。牛奶海,连绵的雪山,还有雪山上富有层次感的云和蓝天,这风景让人兴奋!
假设是夏天来,看到的是蓝色的纳木错和远处的光秃秃的雪山,可能风景还不如这般美丽吧。

岸边的雪和远处的荒山。

圣湖上的白色牦牛,花几十块钱就可以骑上一骑。

嗯,大家自己看风景吧。



在这标志性的地点,我反倒没有看到各类大妈,大概现在这里的环境,也太恶劣了一点了吧,人太少。

这云的层次感很美


纳木错景区里有很多藏獒,这些藏獒被恶劣的环境折磨,都变得非常温顺,希望这里的游客能给他们喂食。不过到了冬天,纳木错封山,没有人来这里,这里的藏獒就只能自生自灭了。



从这片稍高的地方拍得的风景,我为了爬上去,就这么一点点,我都累的够呛。

高原的山羊,这羊的表情很是得意嘛,这里的食肉动物都一个个的蔫不拉几的。

高原的藏獒,蔫不拉几的样子。

还有马可以骑,这里真是寸草不生,虽然风景绝好,但绝对不适合任何的生物,在这里生存。

在这里大概逗留了一个小时左右,终于感觉差不多了,还是赶快上车回去吧,开始返程,返程的时候,纳木错湖边有很多藏民的草场,喂了牛羊,不过这牛也感觉真瘦。

纳木错之旅,也就到此结束了,后面是漫长的五个小时车程,回到拉萨竟然还没有天黑,但人已经筋疲力尽。
回来的路上,我发现不少石头上,给印了这种白色的梯子一样的图案,可有人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这样的梯子图案我在路上看到了很多,这是本地藏民有意印上去的一种特殊符号。当时我也没弄清楚是啥意思,后来在去羊卓雍措的旅途上,有一位比较懂藏族文化的小哥哥,给我解答了这种梯子图案的意义。答案我下一篇再给吧,大家可以猜猜,这个梯子图案是啥意思。
返程的路上虽然漫长,但我自己却没感到无聊,我被路上各种稀奇古怪的石头给吸引,在想这些石头,为什么能形状这样古怪呢?

还有这红白层次感强烈的山,丹霞地貌吧,西藏这边很多山体也是沉积岩星辰的山,被地壳运动挤压成各种形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