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好美》

少年的心
在没看这本书之前就看到一段评论,他说,这本书是严歌苓最有争议的一部作品,对此我毫不怀疑。
刚开始看了十几页就开始纠结要不要继续看下去,并不是因为畸形的三角恋,是因为她的叙述风格和故事情节,好似校园网言+一封冗长的忏悔信。她的以战争或以文化革命为背景下的小说总能带给你震撼,那段历史是多少文人墨客的“悲痛”的灵感源泉,它孕育了无数优秀的文学作品,有时候我真想回到那个“老舍投河”的年代,体验一回那段刻苦铭心,然后写下旷世杰作。
善良的人总是滥情,亦如丁佳心。对她我是又爱又恨。年近四十的她表面上是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内心里却是一个纯洁的青春期小姑娘。太早的离异以及工作的繁忙让她对爱情的感觉还很朦胧,在处理两位追求者的情事上藕断丝连,出于所谓的“爱护”也好,出于“动情”也罢,都是徒劳。最后,用丁佳心假设女儿叮咚的想法来说:
“我同情你的痛,但你活该。”
前几天看了《少年的你》。少年这个词,在我眼里青春又瘦小,它不够强壮结实,所有的优势便是青春这口新鲜。青春也总和懵懂、莽撞、迷失、理想、冲动、真切、热烈等词相互扶持。
少年们自导自演,上演着一场场爱恨情仇。
“他的感觉还活着,他的记忆、他的渴望都活着,无所不在,活在风里,氧气里,光里,黑暗里,她是摆脱不了的。”邵天一,悲情的失眠诗人。
“他一次次认定,还是三十六岁的丁老师更美,他连同她的谬误的婚姻都爱,连同她被谬误情爱揉虐过的身体都爱……”刘畅,痴情的富家子弟。
少年们导演的无衣无缝,没人知道他们怎样爱过她,连她都不知道。
好了。
现在少年们自由了。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