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婴幼儿肛门卫生,做好护理工作
第一,帮助婴幼儿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黄帝内经》说:“魄门亦为五脏使,水谷不得久藏。”
婴幼儿自我控制力低,家长必须要负起责任,帮助他们养成规律排便的好习惯。果雪儿国医启蒙绘本幼儿健康教育提供如下5个小方法:
1、在时间方面,每天晚上睡觉之前、早晨起床之后、三餐前后20分钟左右,家长朋友可耐心督促或训练孩子按时排便。
2、孩子拉臭臭不规律,或弄脏身体、衣服,污染环境,这是难以避免的情况,家长不要训斥,要细心帮助清理,以免增加他们的心理负担。
3、从抱便到蹲便,从蹲便到坐便,有一个过程,家长不可操之过急。
4、孩子蹲便阶段,在家里面要有一个相对固定的蹲便位置,以形成排便的条件反射。
5、孩子坐便养成阶段,要避免长时间坐在便盆上,杜绝坐便时看小人书或玩耍的习惯,专心致志排便,切勿“把马桶坐穿”。
第二,要注意婴幼儿肛门卫生。
按照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的五个阶段划分,1岁半到3岁为肛门阶段,3岁到5岁为性器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往往不重视肛门卫生。果雪儿国医启蒙绘本幼儿健康教育提醒,注意以下8个方面,很重要哟。
1、孩子大便后,擦拭屁股,要以薄而柔软、褶小而均匀的婴幼儿专用手纸为宜。
2、晚上睡觉前,以温水清洗一下孩子的肛门部位。
3、选用专用的空气透性良好的婴儿纸尿裤,并给与及时更换,以防引起肛门皮肤潮红、溃烂、感染等,造成“红屁股”。
4、幼儿内裤,应选用薄而柔软的棉布制品。
5、若孩子肛门已有炎症,排便后不要用纸揩拭,要用温水或温盐水清洗,并积极治疗。
6、炎炎暑期来临,清洗过后的小屁股,可扑上一些痱子粉。
7、最好给孩子配备专用便的,要注意便盆卫生,以及边缘有无破损现象。
8、穿开裆裤的孩子,要注意席地而坐时候的坐垫卫生,不宜随随便便就坐下来,以免发生感染和外伤。
第三,要注意肛门的相关保健。
1、幼儿要多吃含纤维素丰富的食物,如新鲜的蔬菜、水果及粗粮等,尽可能少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并要注意饮食卫生,积极预防腹泻和便秘等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以减轻肛门的压力。
2、孩子要有规律地做一些运动,以加强大小肠的蠕动,促进新陈代谢,通畅大便。
3、帮助孩子做一些腹部按摩及屁股按摩,以起到疏畅气血,增强肠胃及肛门的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