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故都的秋

如果说郁达夫先生的名作,被选入高中语文教材的《故都的秋》,写的还是八月的微微吹拂的凉风,那么十一月北京的秋,则是动真格的了。秋叶已经集体从打不起精神的暗绿色,转换成橙子一般亮丽的金黄色,在一夜微风细雨中,和我一样不成眠,一样意兴阑珊,一样暗自飘零。微微湿润的地面上,覆盖了一层金色的叶子,在灰色的天幕映衬下,格外夺目而静谧。我想,这就是秋叶之静美。

东北的秋,仿佛各种树木都有着同样的默契,在一个集中的时段内全体变黄,在西北劲风的吹动下纷纷摇落,像千纸鹤在风中飞。而北京的秋,则五彩缤纷如同春天般斑斓,献出一场绚烂的颜色大赏,之后唯余灰黑色的枝干。
也许生活就像秋天的叶子一般五色,在绚丽之后终是凋落。可自己所拥有的,竟是独一无二的色调,也可能是他人眼中感到羡慕的生活。落叶的美只属于它自己,并不想装点谁的世界。生活的滋味也是一首不为谁而作的歌,模糊了太多意义,而归于内在生命元素的推动。

无论是一片静静零落的秋叶,还是尚存一息绿意的绿叶,都值得被多看一眼,都值得被珍惜。一时的绚烂,留给他人永恒的美丽记忆。平凡的树种,演绎出一年只有几日的深秋交响诗。如果再结合树后的背景、人群,便衍生出更丰富的意义,激活内心的审美触觉,发现生活世界中的别样意蕴。在有趣与有意义间,时常失焦,在无味与无处不在的快慰间,常常不觉。我们被物质绑票,被意义携裹,被空虚占据,却甚少时间踏着落叶缤纷,一路前行。

附:许常德作词,张雨生唱:《我是一棵秋天的树》
我是一棵秋天的树
稀少的叶片显得有些孤独
偶尔燕子会飞到我的肩上
用歌声描述这世界的匆促
我是一棵秋天的树
枯瘦的枝干少有人来停驻
曾有对恋人在我胸膛刻字
我弯不下腰无法看清楚
我是一棵秋天的树
时时仰望天等待春风吹拂
但是季节不曾为我赶路
我很有耐心不与命运追逐
我是一棵秋天的树
安安静静守着小小疆土
眼前的繁华我从不羡慕
因为最美的在心不在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