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恨枝无叶
阴阳是中国古代,
哲学的一对范畴,
阴阳的最初含义,
是很好理解的,
表示阳光的向背,
向日为阳,背日为阴,
后来引申为气候的寒暖,
方位的左上外,
运动状态的躁动和宁静等,
中国古代的哲学家们,
进而体会到,
自然界中的一切现象,
都存在着相互对立,
而又相互作用的关系,
就用阴阳这个概念,
来解释自然界两种对立,
和相互消长的物质势力,
并认为阴阳的对立和消长,
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
进而认为阴阳的对立和消长,
是宇宙的基本规律!
阴阳学说认为,
世界是物质性的整体,
自然界的任何事物,
都包括着阴和阳,
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而对立的双方,
又是相互统一的,
阴阳的对立统一运动,
是自然界一切事物,
发生、发展、变化,
及消亡的根本原因!
《素问》:
阴阳者,
天地之道也,
万物之纲纪,
变化之父母,
生杀之本始!
所以说,
阴阳矛盾对立统一运动规律,
是自然界一切事物运动变化,
固有的规律,
世界本身就是阴阳二气,
对立统一运动的结果!
阴和阳,
既可以表示相互对立的事物,
又可用来分析一个事物,
内部所存在着的,
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一般来说,
凡是剧烈运动着的、
外向的、上升的、
温热的、明亮的,
都属于阳!
相对静止着的、
内守的、下降的、
寒冷、晦暗的,
都属于阴!
以天地而言,
天气轻清为阳,
地气重浊为阴!
以水火而言,
水性寒而润下属阴,
火性热而炎上属阳!
任何事物,
均可以阴阳的属性来划分,
但必须是,
针对相互关联的一对事物,
或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
这种划分才有实际意义,
如果被分析的两个事物,
互不关联,
或不是统一体对立方面,
就不能用阴阳,
来区分其相对属性,
及其相互关系!
事物的阴阳属性,
并不是绝对的,
而是相对的,
这种相对性,
一方面表现为,
在一定的条件下,
阴和阳之间,
可以发生相互转化,
即阴可以转化为阳,
阳也可以转化为阴,
另一方面,
体现于事物的无限可分性!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包括阴阳对立、
阴阳互根、
阴阳消长,
和阴阳转化四个方面!
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
处处体现着,
阴阳学说的思想,
阴阳学说被用来,
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
并用于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阴阳与五行的关系
阴阳学说,
主要说明事物对立双方,
互相依存、互相消长,
和互相转化的关系,
五行学说是用事物属性的五行,
归类及生克乘晦规律,
以说明事物的属性,
和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中医学里,
二者皆以脏腑、经络、
气血津液等为其物质基础,
都是从宏观自然现象,
人体的变化规律,
用取象比类的方法,
来分析、研究、
解释人体的生理活动,
和病理变化,
及人体内外的各种关系,
并指导临床辨证与治疗!
世界万物,
皆可类于阴阳,
于人则为男女,
以性征相区别,
如性器形态上,
呈现出凸出或凹进的不同,
在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生活中,
阴阳也往往表现出凹凸的形态,
假如一幢建筑物,
门前矗立若干标志性的柱子,
像华表之类,
就可以强化阳的能量,
反之,
若是一个水池,
那种下陷的形态,
就可以积聚很多阴的能量,
阴阳平衡,谓之和谐,
这个道理大家懂得,
像上面说的例子,
要是没有立柱子的条件呢,
就种几棵树好了,
为了起到强阳的作用,
种一些能长成雄壮的躯干的大树,
才是适宜的!
——相反,
有一些树木,
总是给人阴柔的感觉,
它们分别是阳木和阴木,
或称震木和巽木,
这是易经上对它们的区别对待,
那些花花草草也是巽木,
而花花草草与所有的树木之间,
又可构成一组阴阳关系,
要是庭院中光有花草(阴),
没有树木(阳),
是不是就破坏了阴阳和谐呢?
没关系,
假山也就是阳阴,
曾有人问,山、水,
何为阴?何为阳?
这要从什么角度去看,
山是隆起的、坚实的,
水是陷下的、柔软的,
那么山是阳,水是阴,
可是山又是静止不动的,
水则是奔流不息的,
那么山是阴,水是阳!
世界上的许多事物,
本来就是互为阴阳,
我们只要知其事、明其理,
存乎一心就好了!
山水交汇处,
阴阳最和谐,
最具生机,
最有利于万物的繁衍生长
但是不是要注意一下,
此山与彼水,
在量级上可否相匹配呢?
这就可以从风水学上,
解释了沿海地区,
经济特别发达的原因,
所谓“千里来龙,止于大海”,
沿海地区,
为大地生气最旺之处,
因而其发展势头不可遏制!
似乎可以再引申一步,
楼宇店铺为静为阴,
大街人流为动为阳,
阴阳交会处,生气最旺,
当然是沿街的地方人气旺,
好做生意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