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原生家庭”?
查看话题 >归因不难,难的是改变
忍不住又说说这个话题。
记得梁羽生的哪部小说里,几个骨灰级江湖大牛比武。其中一老奶奶和一老爷爷比轻功,谁先落地谁就输。眼见老奶奶向地面上落去,周围又没有什么墙壁树枝之类的帮她一下,马上要输了。谁知老奶奶用左脚踏了右脚一下,又飘飘然向上升了。最后老奶奶赢了。
另一个故事,说是海洋馆有一条鲨鱼,被玻璃墙和其它生物隔开了。鲨鱼开始不知道,总想去追逐那边的鱼群,于是一次一次地碰壁,撞得脑瓜子生疼。后来鲨鱼懂得了,那边去不得,会有一股看不见的神秘力量让它头疼的。后来海洋馆撤了那道玻璃墙,想要给鲨鱼更大的生存空间。可惜就算没了那道墙,鲨鱼也不会过去了,就呆在它原来的空间里,不再越雷池一步。
以我的亲身经历,我总觉得普遍的评论多了审判式归因,少了慈悲。原生家庭不能决定一切,受了影响活得不精彩,一定有个人原因。这话百分百正确,就是没用。
我说鲨鱼的故事,是想说,你能怪鲨鱼吗?它被那个对它来说神秘的看不见的力量伤害了很多次。当那个力量不复存在之后,你能堂而皇之地说,它好愚昧好懦弱?你能站在旁边摇头叹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作为一个科学实验,结论是中性的,无可厚非,无关鲨鱼的对或错。如果人类够慈悲,怕是应该选择一个驯鲨师,温柔地带着那头被吓懵的鲨鱼穿越过一次障碍。当然了,更有可能的是,某天鲨鱼自己偶尔触犯了“边界”,竟然没有头疼,于是发现,那股莫名其妙的神秘力量已经消失了。
但是那股力量的确存在过,它是很多成年后仍然走不出阴霾的“小孩”的噩梦。他们会对自己说,我不行,我不配,我做不到,我不会幸运的,也不会幸福的。
我说那个轻功的故事,是想说,用左脚踏右脚一下,就能自我飞升,那是明显违反自然规律的。一个人在下坠中,只能有两个结果,一是坠到底不能再坠了,再爬起来;一是在坠落的过程中,抓到了树枝藤曼什么的,减慢甚至终止了下坠。若没有这个外部条件,你能站在旁边说,请你左脚踏右脚,自己停止下坠,实现自我飞升?你以为生活就是仙侠游戏么?
现实中,我们都是那个被看不见的障碍所挫败的鲨鱼。而自己踩自己一脚就能飞升的老奶奶只是个没人见过的传说。
一定有个人原因。这个说法的可恨之处就是,它百分百正确,就是没用。那些人不会从这样一句百分百正确的结论当中,知道从哪里开始。他们把所有的挫败都归因于原生家庭,怕是他们的原生家庭就是这样身体力行地教他们推脱责任的。就连所谓的“个人原因”,恐怕都是原生家庭赋予的。他们就像已经被吓懵的鲨鱼。要求他们自我突破,无异于要求他们用左脚踏右脚的方式抵抗地心引力。
从我浅薄的人生经历里,从来没有什么所谓的自我突破,没有外部条件的参与,是通过左脚踩右脚的方式实现的。或者是一个励志的榜样,或者是一句触动心弦的话,或者是原本并不期望的赞美欣赏。但是对于我个人来说,还是信仰的作用更持久,无处不在。因为信仰彻底改变了我以原生家庭以宇宙中心的心理惯性。以前这种心理惯性让我采取了屈从、忍辱负重的生活方式。不再以他们为宇宙中心之后,我就明白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言行负责,他们也在自己的因果报应当中,老天不仅看着我,也在看着他们。而我的未来,我是可以并且有能力去挽救并负责的。
对于我的人生,人人都可以推脱责任,唯独我不可以。如击鼓传花一般,他们粗暴地把问题以及后果传到我的手上,然后停止击鼓,说,是我的责任。那我也认了。因为我不会把自己的命运再次击鼓传花一般扔给他们,或者向后代传下去。我要接住它,修复它,滋养它,再也不给任何人。
当我主动相信,我应该为自己负责的时候,救赎的过程或许已经完成了一半。走另一半路程的时候,心里多了不少勇气和把握。但是,当我还在以原生家庭为宇宙中心,不敢反抗也不敢放弃的时候,若有人跟我说,一定有我个人原因,那我会恨这个人的。因为我的确已经尽了全力了,还是无法在这个宇宙中得到温情的回馈,竟然还有人说,是我自己的原因。我不知道可以突破原生家庭这一玻璃屏障,到外面更大的世界中去。
我想说的是,意识到原生家庭并不是生活中心,意识到自己可以并且有能力为自己负责,这本来就是无比艰难的一步。“一定有个人原因,应该为自己负责”,这样的话,无论是自己对自己说,还是对别人说,都有些粗暴,激起的心理反应也不会是积极的,更有可能是更加挫败。其实,这个说话跟“荡妇羞辱”有什么本质区别吗?没有!!只不过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但是我也不知道具体地怎么样帮到别人。只能笼统地说,要小心你的自我否定,可以想一想,也许,你自认为做不到的事情,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并不是那么回事呢?谁给你造成的这个认知?这个人自己活得怎么样?这个人可靠吗?这个人值得你尊敬和学习吗?我猜大部分情况下,这个回答都是“不”。所以,这样的评价不值得相信。另外,鲨鱼可以小心翼翼地碰一下原来遭受挫折的边界,会发现“卧槽,没有头疼呢”。从此那个看不见的障碍,就真正消失了。
也要小心对别人的否定,认为别人做不到什么事。对别人的否定一般都是源于对自己的否定。当一个人很少自我否定的时候,ta对于人的潜力和生命的奇迹是充满信心和敬畏的。因此基本上应该很少否定别人。喜欢否定别人的人,内心都有很大的恐惧和绝望。
其次是小心令人更挫败的比较。你真的没有做错什么。你的弱点也是过去塑造的。但是,还是有至少半生的时间去塑造新的自己,做一个不一样的人。重新开始好像有点晚。你或许不会拥有一个所谓“正常人”所拥有的一切。但是,如果不从现在慢慢开始,耐心地开始,按照自己的节奏开始,就只能更晚,损失更多。你是想要一个尽了最大努力的自己,还是一个什么都比别人强的自己?
我不说“你应该”怎么办,而是说“你可以试试看”。毕竟我也不知道在别人的生活中,什么是“应该”的。
其实,就算一个所谓“正常人”,都未必能得到他们想要的一切。相信我,每个人活着都是不容易的,没有人是绝对正常的。每个人生命中都有一些看不见的“屏障”,这才是人类命运的共性。那些人站在水族馆里对着鲨鱼“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时候,怎知没有人也在悲悯地对他们发出相同的感叹。互相嘲笑有意思么?
所以也要小心所谓正常人的审判和比较。每一个跑到你面前用比较来寻找自信的人,内心都藏着沮丧和挫败。所以ta才需要踩个什么东西再飞升上去。他们不会承认原生家庭对你的伤害以及对他们的助力。他们强调了个人原因,就等于间接宣称,他们目前还不错的境遇,是归功于他们自己的,所以他们比别人成功。
小心自我否定,小心否定他人,小心自己和他人的比较,小心他人和自己比较。这些都不是为了给自己找借口,而是减少挫败感,减少对于重新开始的恐惧,减少噪音和杂念。
当然重新开始的过程,不可能是左脚踏右脚的方式,需要有外部的条件作为一个着力点。这是我个人的看法。这个外部条件可以是很多,心理治疗也好,读书也好,锻炼身体也好,学音乐学画画也好,等等。首先这些事情就像下坠过程中遇到的树枝藤曼之类的,可以减慢甚至停止下坠。抓到什么是什么。可以抓到一个先抓着,遇到了更好的目标再换。当然做人的底线是,不要把另外一个活生生的人一起拖下深渊。我比较不同意把另外一个人当作救星,或者把自己当作别人的救星(除非你是专业的,知道怎么施救而不赔上自己)。因为很大的可能性是,两个人不是一起激励着向上,而是互相发泄着悲哀与愤怒,相恨相杀一起坠入黑暗。
另外,抓住一些外部条件,得到的收益总是大于零的。貌似浪费时间,却是滋养内心瘦弱的小孩的必须。存下了第一份收益,它就开始为整个人生产生利息了。利滚利啊。也说不定,就从中找到了梦想呢。
反正,事情不会比放任自流下坠更坏了。何妨一搏?
© 本文版权归 SiSú (Ψυχη)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
SiSú (Ψυχη)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工作场合霸凌之后——投诉前 (4人喜欢)
- 面对灾难,看到两种态度 (2人喜欢)
- 做园丁的两天——修剪花草 (1人喜欢)
- 关于心理求助,愿你遇见对的人 (4人喜欢)
- 由AI和绘画所想到的 (3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