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时代
查看话题 >好久不见:少年的你
为了一个人看一场《少年的你》,我几乎在我乏味的生活中精心策划了一场叛逃,先是跟家里打了招呼今天陪领导吃饭不回来吃,再是提早锁定中意的场次,再接着从冗长的会议中借口开溜,甚至连晚饭都来不及吃,买了只锅盔在黑暗里独自咀嚼。
两个小时的电影,让我暂时忘记现世的芜杂,走出影院的时候我甚至有些上头,眼前浮动的还是小北桀骜又笃定的眼神,下沉式的万达影 院,工作日傍晚场的观影者寥寥,我踩在能发出回响的空旷走廊里仿佛又听见了那个炎热夏天教室外聒噪的铃声,直到一通家里的电话将我拉回纷繁的现实,已经晚上7点,孩子还有一堆作业等着我教导。我叹口气,我那平凡无聊,没有霸凌,没有打架,没人保护,没有恋爱的十八岁早就已经一去不返了。即便苍白如此,我还是会时时想念那个情真意切的自己。
回到家婆婆将一张67分的语文卷子怼到我脸上,喋喋不休地念着:“你的宝贝儿子今天语文全班倒数第一,被老师留下来一个小时,老师说他一点长劲都没有,问我你们做家长的到底有没在家教。"一旁的小人闷声不响,一个人吧嗒吧嗒的掉着眼泪,我忽然想到电影里胡小蝶跳楼前那双如受惊小鹿般无助的双眼,还有她扣问心灵的那句”他们一直在欺负我,你们为什么不能做点什么?”教育的重压之下,我的孩子我又该如何帮到你。
有时看着孩子沉沉睡去的侧脸,我会感到茫然,我的孩子在几年以后也会如易烊千玺一样从线条圆润的孩童长成棱角分明的少年,我希望他万事顺遂,平安喜乐,却又希望他成绩出色,平步青云。中国家长是拧巴的,既无私又贪婪,既强悍又懦弱。我想把自己能给予的最好的一切都给他 ,我按我的意愿去要求他,我也不能免俗的向分数看齐,我告诉他这是社会规划的整齐合一的必由之路,我也曾厌恶那唯分数论英雄的教室,我也曾有过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的梦想,但长成了大人的我,最终成为了自己曾经讨厌的模样,我不是少年已经很久了。

陈念说没有一堂课教我们如何成为一个大人,郑易警官回答他说长大就像是跳水,似乎我们很多人都是这样关闭感官,闭塞心灵,最终长成一个不动声色的大人。
所以面对一个鲜活生命的离去,他们围观,他们无动于衷,他们忙着拍照、忙着在网络里将她的一切咀嚼干净,却从未在她无助的时刻施以援手。青春的底色不一定是明媚,世界的残酷早已渗透。

上一次走进电影院看周冬雨的电影还是她的银幕首秀《山楂树之恋》,这么多年过去,她演起少女依然没有违和感,娇小的身材是一方面,但为了演好陈念这样一个高三女生无论是肢体语言还是眼神她都是认真琢磨过的,那一场场不同层次的哭戏更是拿捏得恰到好处。完全不会让人出戏。摄影机几乎怼到脸上,她素颜的脸布满雀斑和痘印,甚至后面剃光头发,对一个女演员来说都需要莫大的勇气。
但是这部片子,最大的惊喜来自小北也来自易烊千玺。几年前偶然看到某期快乐大本营中的TFboys,何炅让千玺表演书法,少年抿着嘴,一言不发,乖巧地书写着,那个时候的他稚气未脱但哪怕在这样一个以热闹出名的老牌综艺里总有一股疏离感。看完电影后出于好奇我搜索了几篇关于这个孩子的报道,有些意外,但又忽然明白了像他这样的人,做任何事情都会成功。你很难相信这是一个只有19岁的少年,年少成名看似为他带来数不尽的荣光,但压力与迷失会像深渊一样将人吞噬。但是千玺是那种明确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人,他的眼睛里有超越年龄的成熟质感。而这种早慧一定是他牺牲了一部分自己换来的,年少的千玺周转于各种才艺班,父母期待他能成为一个与众不同的人,父母倾家荡产似的孤注一掷让一个孩子背负了太多的责任,所以和同龄人相比他看起来总是缺少了那一份属于少年的快乐,明明眉目俊朗却总是心事重重,看起来疏离人世却对这世间万物怀有慈悲。有很多评论说千玺跟小北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人,千玺太乖巧了,但是在我看来千玺的骨子里是住着小北的,他曾说希望小北能够在他身上停留久一点,谁说懂事的孩子没有叛逆,只是这种叛逆不是简单地对抗世界,像千玺这样的孩子他的叛逆是对自己人生的绝对掌控,是倔强地忠于自我,是我不想长成别人期待的样子,我只想长成我自己期待的样子。这个少年,以强大的自律,惊人的的学习能力和超越年龄的智慧活成了万千老母心中别人家孩子的蓝本。

在走进影院之前其实我也不知道我为什么非要大费周章地去看这样一本影片,繁重的工作,琐碎的家事,一个中年女人的所有时间都无比金贵,抛家弃业地去看一场电影,怎么样都显得奢侈。
但是当在黑暗的影厅里,看着陈念与小北的故事,我发现我真正想重遇的是那个少年的自己。
少年是什么,是看到世界运行的规则但不想顺从这些规则。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如果你以为孩子们什么都不懂,那么幼稚的可能是我们这些成人。身为一个成人,我们像郑易警官一样慢慢接受我们生而为人的无奈,当我们质问遭受校园欺凌的孩子为什么不告诉大人时,是否自己也会感知这种苍白。作为少年,不管是陈念还是小北,人性善良的底色都无法让他们成为同流合污的人,陈念会敢于直视自己的软弱,敢于说出真相,小北会为了不想干的孩子给自己带来一身伤痛,执着又纯真,那是属于少年的光。
少年是好奇试探但敬畏有度。影片里的陈念与小北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假面娃娃,导演很准确地捕捉到了青春期少年这种暧昧又纯洁的情愫,小北会抽烟会打架,也会开黄腔挑逗陈念,但即便是躺在同一张逼仄的床上他们之间更像是彼此相依为命。这是少年之间朦胧而珍贵的感觉。高中的时候有一次需要换宿舍,我们女生力气小,东西多。室友就想让要好的男同学帮忙搬一下,那男生愣头愣脑一开始听说搬东西欣然答应,但是跟着室友走到女生宿舍楼下就说什么也不肯上楼,对他来说女生宿舍是一块神圣的禁地,即便是帮忙搬东西也是一种冒犯。这样可爱的时刻恐怕也只会存在少年时代。
所有青春期的女孩子都曾会期待能找到小北,能有一个人用他同样稚嫩的肩膀为自己挡住风雨,但是时间会让他们最终成长为自己的小北,经历过的伤痛终有一天会成为最坚固的铠甲,陪伴我们在这个摇摇晃晃的人间独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