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阳明心学看企业管理
中国人民大学管理哲学博士李安老师在倾山商学院《新华商战略EMBA高级研修》课上为学员们带来了一堂唤醒自己内心的一课——《阳明心学管理智慧》。

很多企业管理人员都把阳明心学认为是管理的一道光。但是为什么明朝的心学在如今管理方面这么受欢迎呢?
因为2009年以来,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先生的《活法》系列图书在国内畅销,而且稻盛和夫推崇阳明心学。他的经营手法也与其相差了500年之久的王阳明先生“致良知知行合一”的心学不谋而合。当然这也是他为什么在78岁的时候还能力挽狂澜把破产重建的日航带回正轨。
除了稻盛和夫对阳明心学的推崇以及他的成功引起了大家对阳明心学的关注之外。企业发展的需求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国内阳明心学的崛起。
但是学习阳明心学和企业的管理有什么直接的关系呢?
这就不得不提他的“致良知知行合一”了。“致良知知行合一”既是企业的约束又是企业的推手。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座巨大的宝库而这个宝库就是良知。
而“致良知”中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识,也指最高本体。王阳明认为,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物。所以企业也要做到有良知,市场经营人性化。
做到让人性市场代替商品市场,市场需求情感化,私人订制普遍化,价值共建日常化,商业动机良知化。这样下来不仅会提高消费者对企业的认知度也会促进市场的扩大,可谓得人心者得市场。
王阳明论“知行合一”中,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
知行是一个功夫的两面,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不能分离,也没有先后。与行相分离的知,不是真知,而是妄想;与知相分离的行,不是笃行,而是冥行。即“知行合一”不是言行一致,不是说到做到,不是少说多做,不是勇于实践,不是知易行难,是思想与行为一体的!

在学习中有两句醒目的翻译 : Innate knowing and action is One. "The unity of knowledge and action"意思是“知识和行动的统一。
"Unity of conscience and action"意思是:良知和行动的统一。
所以企业不仅要做的知识和行动统一还要做到良知同行,这样才能保证企业良好的发展。
那该如何用阳明心学来改善企业的经营与管理呢?
通过王阳明先生的生活苦难、人生历程,理清阳明心学的学问根源是什么?阳明心学包括哪些核心内容?进而使得管理者对企业的本质和意义了解更加深刻,明白企业管理应该从心开始,了解管理的目的和内容。在通过倾山商学院整合的学习,从而把阳明心学的管理价值,王阳明先生在行动上展现出的杰出的领导才能对现代管理者的影响等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管理中,为现代管理者领导力的塑造,提供实用性的思路、方法和路径。
如果一个管理者读懂了阳明心学,没有任何人能动摇你的信念;没有任何事能困扰你的方向;思想的觉醒和内心的光明是任何力量无法阻挡的。这样不仅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保障,同时也学到了管理的知识。所以读懂“阳明心学”不只是一种成长而已!
更多精彩课程请看公号(倾山资本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