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当年回家的路,从沅江到酉水坐船游湘西

封面· 沅江晨雾@网络
虽然还没有踏入沅江这一片山水,查找沈从文相关照片的时候,找到这张沅江晨雾,作为本期的封面。

贵州都匀的斗篷山:沅江的源头
1
沈从文当年回家的坐船的水路
这几天一直都在做线上湖南旅行攻略,有时候一些点滴的提示,也会让自己明白的更加深刻一些。
去了一次岳麓书院之后,发现很多内容,也许就是在我们身边,只是往往都忽略掉,不去重视,下午从从湘江边上回来,路过后,才知道,那附近就是萧劲光故居,这么近,就在岳麓山脚下。
这次把目光集中到了沈从文当年回家的路,坐船走湘西。
沈从文当年回家的路线,是从沅江到酉水一路坐船,如今,很多线路都已经停航了,有些修水库大坝发电站,都被水淹没在河底下了。
虽然还没有去,要是能下次去走一次水路,自然是最好的。
常德到桃源,沅江在湘西本地的一些称呼,就是大河。澧水是小河。从兴隆街开始,到五强溪,到沅陵,到凤滩水库到小溪,再到芙蓉镇,到保靖,这一路大致就是水路的大致路过的城镇。

三湘四水中的四水地图
到了保靖,看了下地图,离凤凰就不远了,应该还是可以走水路的,听别人说,要走多少天才能到。目前我还没有找到最佳的资料,只是有了一个大致的轮廓。
经过了这些地方,现在的吉首,古代是乾州古城。发现还是古代的一些名字更加有诗情画意些。
看沈从文的《湘行散记》,这本散文集,其实里面就是介绍了很多当年走的一些路线,经过的城镇。每一篇都多多少少的有生活的影子。比如书中的小骚牯子,牯子,就是公牛的意思。我们那边也会说,骚牯子,这下我才能理解,他的那个朋友经常会说一些野话。野话又是什么呢? 只有生活在湘西的人们才能有深刻的体会。
在2004年的时候,大湘西行政地图上已经包括了邵阳等地方,难怪一些生活习惯都是类似的相似。
打糍粑,猪血圆子,湘西土家族就是血豆腐,就是明白不一样。
在制作线上攻略的时候,也明白了很多,生活的气息更加接地气一些。了解了湘西的建筑,去了岳麓书院后,看到御书楼,三层楼的楼顶的避火墙,原来那是 猫弓背墙体,也算是湖南独特的墙体了。

岳麓书院 御书楼 猫弓背 墙体
为了以后的攻略,我也开始对湘西的建筑有所兴趣了,这就是《地道风物》中间的物,包括建筑,要是对一个地方的人文没有一定的了解,是很难拍摄出有深度的内容。还有陶宫庙也有这样的猫弓背墙体,也是湖南独特的文化所有。
记得我去年的时候,我还真的去了一次辰溪,只是那时候没有做攻略,走马观花的过了一次,还去了溆浦,最遗憾的就是去了安化,没有去陶澍故居,当时走国道的时候,就看到说陶澍故居,在河的对面,不知道如何过去,当时应该立即决策行动,没有付出行动。
从兴隆街开始,到五强溪,到沅陵,到凤滩水库到小溪,再到芙蓉镇,到保靖。
1:兴隆街
2:五强溪(五强溪水库)
3:沅陵
4:凤滩水库
5:小溪
6:芙蓉镇 王村
7:保靖
这些水路的船估计很多地方都停运了,估计能到沅陵那边是否有船运,有本地的小伙伴,可以聊聊这些水路,现在还有哪些航道还在运营的。这也是下期文章中会继续分享更多的内容。
2
沈从文从北京回湘西花近半个月的间
坐完火车,沈从文坐了7天船、2天轿子才回家
沈从文,他到北京之后的第一次回乡,就备受颠沛之苦。那是1934年1月7日,沈从文决定回家探母。他从北京坐火车到长沙,转车去常德、到桃源,此间花去5天,他从桃源坐船到浦市后,在船上待了7天,他就又坐了2天的轿子才到凤凰,现在的凤凰古镇,这样到家就需要半个月的时间。
他给妻子的信中写道:“我有点点不快乐处,便是路上恐怕太久了点,听船上人说至少得四天方可到辰州,或许还得九天方到家。”“每一桨下去,我皆希望它去得远一点,每一蒿撑去,我皆希望它走得快一点。”除了路途遥远,一路上也是风险颇多,“中间小船在滩上歪了一下……”“又遭遇大滩了,我抱着你同四丫头的相片,若果浪把我卷去,我也得有个伴!”
《湘行散记》中大部分的散文,都是这次从北京返回凤凰的途中经历所写。
出乡关真是不容易,想起沈从文从北京回凤凰,这一路的路途,走水路,还要坐轿。想起曾国藩从北京返回湖南,走水路的故事,一路的见闻,也遇到很多人物故事。
在路上!
来湖南旅行攻略,你有好的建议或者想法,请留言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