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岁,继续倔强下去!

25岁的第一天,早起,又睡了一个回笼觉。早上六点出发,去为北马加油,十点到家,睡了个回笼觉到十二点。哎~,白瞎了一个晨光,看来早起还是不适合我。
其实,过生日在我家来说,并不是一个传统,甚至我都记不全他们的生日。老爸已经60岁了,我们从来没有给他过过一次生日,因此,今年特意选了五一劳动节,给老爸补过了一次生日,感谢陪伴我们成长、支持我们上学的劳苦时光。
都说女儿是爸爸贴心的小棉袄,我们姐妹三个似乎不怎么贴心,而我是其中之首。作为家里的老二,当我作为老幺,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时候,我却没有感知力,当我拥有记忆力时,妹妹出现了。所以,从小就自我感觉是放养长大了,感觉自己“爹不疼妈不爱”,还特别敏感,只要有些言语,总会觉得是自己,然后就会自动退让,心里还是很委屈但就是不说,埋在心底在没人的时候默默流泪,或是写在小本子里。
哎~,当时的自己心理活动怎么这么多呢,哪有那么多内心戏呀!所以,这么多年,也没有养成贴心小棉袄的好习惯,遇到事情,总是自己决定、解决,还特别倔强,想做就一定要做。
而我也发现,从小自己就是一个特别有主意的人。我刚上二年级时,姐姐好像换了双肩书包,而我还背的是一个军绿色的单肩包,也想换一个,然后就和老爸说,老爸好像也答应了,说等我上三年级就给我买,我呢担心老爸忘记了,就拿从学校带回的粉笔在正对老爸吃饭的前方的墙面上,写着“爸爸说等我上三年级就给我换新书包”,时刻提醒老爸。这算是我最早用上的“立字据”用法吧,学有所有。当我上三年级时,老爸果真给我换了双肩包。当然,老爸为了激励我们学习,也做了很多诸如此类的措施,比如说,期末考试语文数学都上80分,就给10块钱零花钱,当然我的语文并不好,一次都没有拿到,笑Cry~~

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同村的小伙伴都转学去隔壁镇的学校了,离家近,现在上的小学,每天单程需要快走1个小时,而新学校只需要半小时,午饭还能回家吃,从众的我也想转学,所以就央求老爸,每天老爸回家就说转学的事,每天说,最后老爸还是妥协同意了。好像对于我们的决定,老爸最终都会做出妥协。结果,刚转学一年,我就又想回去,老爸还是同意了,也没有问原因,我也没主动说。今年国庆在家和老爸闲聊天,不知怎么就提到了小学转学的事情,老爸说,当时老师不让你继续参加数学竞赛,你就不愿意去了。我当时愣住了,原来老爸当时是这样想的呀,当然不是这个原因,好像是因为学习氛围不太一样,所以想回去吧。
好像很多事情,虽然都没有和老爸说或是商量,但老爸还是会操心、分析我们为什么这样做,最后尊重我们的想法,包括转学、高考志愿、毕业留在北京等等。虽然,家里条件并不富裕,但我们却是富养长大的,学习上的富养和精神上的富养,村子里很多同阶段的小伙伴,早早的辍学外出务工去了,而老爸坚持每天起早贪黑供我们上学,他的理念一直都是,只要我们能上学,他就会一直供我们。
今天下午视频,突然发现老爸黝黑的头发里夹杂着几根白发。时光,请您走慢一些吧,让我们的成长赶上、上他们。未来,记住他们的生日,每周视频通话,多交流,现在做小棉袄,应该还可以吧!
下午的时光,总想做些什么,不然总缺少点什么。高中时因为室友,才开始过生日,大学四年也是和室友一起过,毕业时也拖着在京的小伙伴和同事一起,正所谓没脸没皮,所向无敌,谁叫我只有你们呢。今天就不一样了,娟姐姐和大梅子都约不上,现在室友呢,为了空出时间昨晚提前过了,怎么办呢?找个地方,上课写东西吧!
晚上回家,收到了快递,还有室友送到明信片和生日礼物,开心!

25岁,好像应该为自己好好打算打算了。之前姐姐曾经问过我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是什么,额~,貌似没有任何规划,几乎都是随遇而安,走一步再走一步。感觉自己就像蜗牛,走得很慢,遇到事情,要么缩到壳里,要么绕道,一直以来都想要做出改变,到现在还没有迈开第一步,总为自己找各种理由,太忙、要学习、不会写之类的,似乎毕业时没有处理过的问题,现在一个个都要开始面对了,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多逼一逼自己吧。
情感问题,虽然老爸没催过,好像也应该考虑考虑了,不然过个生日,约不到人,只能自己过,心疼自己一秒钟。之前虽然把他脱单挂在嘴边,但凭实力不主动、不接受、有问题自己解决、还宅等多方本领,母胎Solo。嗯,提上日程吧,虽然不着急,也可以多认识些朋友,多接触接触了。
当然对自己来说,我对自己那是相当“好”的,能晚睡就不早睡,能晚起就不朝起,生日也是给足了仪式感。
22岁,给自己的生日礼物是一个彩笔,因为当时在画画;
23岁,给自己的生日礼物是一个kindle,因为当时在阅读;
24岁,给自己的生日礼物是一支钢笔,因为当时在练字;
25岁,给自己的生日礼物是一门课程,因为要开始学习。
彩笔,买来用了几次就封存了;kindle,虽然不至于盖泡面,但也没用过几次;钢笔,字帖也就偶尔练练;课程,毕竟掏了钱,时间有限,所以一定要好好学习,争取学有所用吧!
25岁,保持学习优势,继续倔强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