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如何践行极简消费主义的?
查看话题 >文具控+极简=?|手帐爱好者断舍离指南
学生时代,还处于对文具的消费有兴趣没钱的状态,日常用的钢笔和中性笔,就是普通的文具店都可以买到的那种。反而是工作以后加上社交媒体的普及,我才知道原来还有如此丰富的玩具。和纸胶带+手帐本+钢笔or其他笔应该是所有文具控的入门导师,国产、日产、台产胶带的利弊,没人能比手帐er知道的更清楚,而Hobo、Marks、Filofox、Moleskine、Leuchtturm1917都有自己的忠实粉丝,知道凌美还不够,还要知道E尖、F尖、M尖,甚至还有专门写花体字的平行笔尖。
这么看起来,配齐一套手帐入坑基本套装,都花费不菲,更遑论“爱好者”的升级套装。总之手帐消费无上限。
有入坑就有退坑,闲鱼上搜“手帐退坑”宛如打开新世界大门,无数爱好者在金钱面前低头,无非是因为月底吃不起外卖或者新学期要交学费,还有少量的要考试或者家长不允许。看得出来,大多是消费力惊人的学生党,作为社畜的我看得瑟瑟发抖。
2018年是我在文具上花了最多钱的一年,这还仅仅是买胶带分装。我应该庆幸加的几个大群都因为我长时间没有报数就劝退我,否则账单无上限。后来我冷静下来也算了一笔账,我们真的能用完那么多的胶带吗?哪怕是普通的1m党,每个图案觉得很好看才会买,有那么多本子可以用来贴吗?我是一个偏实用主义的文具控,哪怕是读书笔记这种我一定会写的,也不会以图案/贴纸为主,毕竟记录的文字才是关键。所以,我在wb上关注的很多拼贴博主,虽然脑洞很大,拼贴技术极好,但是如果一个A6的本子不写字只拼贴,总觉得丧失了“记录”本身的功能。
对于文具控+极简主义而言,似乎天然存在矛盾属性,前者要求极繁极丰富,后者要求实用且极简。鉴于我本人已经处于半退坑状态(只消耗不购买,暂时没有到需要回血的地步),我觉得可以简单讲讲我关于文具的看法。

1.佩尔纳钢笔+百乐墨水(分装)、斑马自动铅笔、名创优品双头彩色笔、三菱签字笔 2.MT胶带、muji和风胶带、其他各个社团胶带分装 3.cp910打印机、剪刀(小学购买)、豆瓣读书笔记、淘宝买的B6笔记本
东西都不算贵,但是非常实用,而且如果质量很有保证,基本不存在“用坏”一说。手帐也好、文具也好,目的不是买回来供着,而是要使用,不然就丧失他们作为商品的意义。几年前买的胶带,哪怕质量再好,也会发黄;钢笔用一阵不用一阵,笔就要重新洗;封面再好看的本子如果不写字,就是没有意义的草稿纸。如果都能懂“实用性”这个道理,想必花钱的时候就会更加小心。
我在手帐超话下面,看到很多文具控的书房,简直是众多文具控的梦想之家(不要问用不用得完!)我也觉得羡慕,但是并不想要自己家变成那样。就像彩妆控喜欢收集眼影盘,游戏控喜欢收集卡带,动漫控喜欢收集手办一样,作为有极简心态的爱好者,看看就好。别人拥有,拍照,展示给大家看就够了,你并不需要花那么多钱只为了别人在微博评论里说“博主你们家好棒,好想住在这里”。
我最开心的不是买到东西时的拆箱,而是在总算写完一个笔记本后,回头翻看自己曾经的笔记,还能回想起当时写这些文字的心情,这才是独一无二的珍贵记忆。
【避雷】 - 如果不常用钢笔写字,不要买一大瓶墨水,我2年前买的10ml分装,最近才刚刚用完…… -胶带适度购买,能买分装就不要买整卷(肺腑之言),家里空间大+有钱不在讨论范围,请放心买买买 -闲鱼搜“手帐退坑”有惊喜 -笔记本的好坏要拿笔试,我常判断的标准有:钢笔写字不洇、中性笔写字顺滑、快干、颜色柔和,供参考 -千万不要以手帐顶级博主为目标,看到别人有,自己也想有,购买之前日常问自己:需要否、使用频率如何、多久能用完、是否有残值 -文具是日用消耗品,把文具当成保值甚至升值的工具除非本身文具就很贵(奢侈品属性),否则到手就贬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