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相遇
一直以为,有些人见不到只是一时,还有下一次;可是慢慢才发现,有些人一分开就是一辈子。最可惜的是,人们常常不知道哪一次是最后一次。
——刘同《我在未来等你》
如果罗小平在高一再遇到郭巍前知道这个道理,也许就不会犹豫那几分钟了。郭巍是罗小平初二下学期班级的插班生,罗小平的初中生活可以说淡而无味,可是这一学期算是例外,像一碗素汤里居然有个肉丸子的惊喜。
插班生
郭巍原本在市重点A中读书,不是因为成绩好,是家里有钱。如果他还算个安稳的孩子,应该还是能在普通班混下去,但是他性格叛逆暴躁,沉迷网游。据说太浑,A中以他生病为由不愿意再收他,也有说是他网瘾大,父母特意把他扔乡下戒网瘾。总之他要在这个偏僻的小镇中学借读一学期,真正原因不得而知。
因为私下都知道他背景,大家对他不冷不淡,更多是好奇。而他虽说不算好学生,但是毕竟重点高中念了一段儿,小学也是市里最好的,其他不说,英语还是有优势,语法算不上上流,口语绝对第一。英语老师很现实,既然有资源可以用,不用白不用,所以让他辅助学习委员兼英语课代表,就是罗小平。
女生太过要强容易自卑,罗小平就是这样。她在班级成绩千年老二,主要败在英语,语言这东西,真的受环境和学习条件影响,即便像班里英语比较好的同学去A中比,就是三流水平。乡下的孩子,父母大多文化水平不高,语言环境和学习条件不好,大多是软肋,像罗小平。本来英语学不好就够糟心,还来个插班混混,吊打她的英语,她开始真是看到郭巍就烦,这种厌烦是不服气又是自卑。
虽然郭巍下午放学经常遛出去打游戏,但是他的课还是没缺,开学时郭巍和罗小平座位离得很远,但因为每周要轮换列,所以未来将有三周,他们几乎是同桌的距离。郭巍口语很好,大家对发音并不敏感,所以他说得流利大家就觉得他说得和老师一样好。罗小平听力和口语差得很,所以早上的晨读现在都是郭巍带着,小听写也是他在负责(英语老师将听写分小听写和大听写,每天都有的是小听写,老师教案安排的是大听写),不可否认,郭巍做得很好,可是这种安排让罗小平有种被冷落的感觉,所以她对郭巍态度极差,这种小心思很快被她的老对头成小羽都看出来了。成小羽是镇上的孩子,学习成绩忽高忽低,在过去三学期的六次考试中,她三次第一,一次第三,一次第六、两次第七,罗小平这个千年老二,要强又自卑,即便她只赢过三次,也值得被嫉妒也会觉得被看轻。
成小羽有意对罗小平说:“我们班的英语课代表换人了吗?”“罗小平,还是你听写习惯,郭巍那个太标准了,要求太高。”班里也有些平时嫌罗小平太严格的男生,附和着开始明嘲暗讽。罗小平本来不太待见郭巍,此时更是讨厌。有时郭巍晚来一会儿,她也不像之前帮忙组织大家准备晨读,小听写的批改任务也全给郭巍了。郭巍因为打游戏上课常常瞌睡,罗小平从不提醒,反而常常用刀一样的眼神甩去。郭巍应该是看出她的不善,但是他也知道自己就是过客,对班里同学的奇怪态度大多数都不太在意,更没有在意罗小平的敌意。
那年的周杰伦
改变开始于周杰伦。2003年周杰伦已经像“龙卷风”袭来,可是罗小平对他一点不感冒,她第一次听的是《斗牛》,搞不懂这算什么音乐,便觉得这种歌手很低俗。当时罗小平在学校广播站,乡镇中学广播站可不像现在电视里演的那么高端,一台老VCD机,一台卡带机,几盘磁带,一盘规定内容光碟,中午放放歌,念念老杂志的文章,就这样而已。罗小平普通话不错,这是农村孩子少有的,加上成绩也不错,从初一开始就来这里值班,固定周三周五两天。
学校那些磁带当真不太好听,镇上也没有像样的店能买到磁带光碟,所以学校常常能回荡的都是那些挺传统的音乐,像《大地飞歌》,像《珠穆朗玛》,唯一几首算得上新一点的就是《咚巴拉》《自己美》。罗小平宁愿放轻音乐,念念文章。那天是星期三,罗小平正在扒拉她那一份并不太可口的午饭,顺便熟悉要念的文章,郭巍突然出现在窗口,递了一盘周杰伦的《JAY》对她说:“我说你们能不能换个口味,与时俱进啊?”罗小平本来不太待见他,便很冷淡地说: “你可以找站长,他同意了就换。”郭巍扯着嘴角笑了笑:“给站长,说不定他自己带回去听了!你肯定不喜欢这种,听了还还我。”他把磁带往桌上一放,笑得露出一排大白牙,居然还带牙花子,真是丑!可是那盘磁带就像人嘴里的溃疡,理智让你不要去碰,舌头却不自觉。罗小平第一篇文章读错四处,想来想去决定试一试换上磁带。 “手牵手一步两步三步四步望着天,看星星一颗两颗三颗四颗连城线”旋律很美,罗小平突然发现,原来那个丑丑的男星唱歌也蛮好听,居然连之前有阴影的《斗牛》都顺耳了一点。那天回教室,罗小平准备小小休息一下,还有不到半小时上课,得抓紧时间,谁知郭巍踢了她桌子脚:“周五中午继续放啊!下周再换一盘。”罗小平不想承认,但是大家真的都很期待在听到,因为一路回来已经好几个人给她说了。虽然没有答应,但没回答算是默认了吧,所以周五罗小平挑了《可爱女人》《星晴》《龙卷风》《黑色幽默》又放了一次,中间只勉强念了一篇文章,期间她都在抄歌词。下一周是《范特西》,又被《爱在西元前》、《安静》吸引了。
好些认识罗小平的这段时间都找她借磁带,她直接说是郭巍贡献的,因为很多人和郭巍不熟,也不好意思借,即便有人问,郭巍也说:“谁谁谁借走了……”他特意嘱咐罗小平: “磁带我只给了你,你好好收起来,不要别人借就给,越借人越多。”平白给自己添了麻烦,罗小平应该很反感,可是不知道为什么,郭巍这样说,她有一种被信任和特别对待的幸福感,以前没有人对她这样。
刽子手的忧伤
因为磁带的事,罗小平和郭巍关系有点改善,小听写的批改工作罗小平又开始承担一大部分,郭巍有了更多时间去玩,比如打游戏,比如打篮球。郭巍长得不好看,个子不高又瘦,还喜欢佝着背,可是人靠衣装,郭巍家里有钱,衣服都是名牌,自然形象还不错,篮球打得又好,在球场一招风,还是吸引了不少女生。有女生便有了是非,这周轮换座位,罗小平和郭巍又坐得老远,这期间发生了一场意外。
那天郭巍在给大家做小听写,英语老师很久没在这时候过来,那天却过来了,罗小平心里估么老师是因为上周的月考的事。这次班级英语均分年级第三,因为只有五个班,第三其实挺尴尬的,刚好这个英语老师有着广大女性的通病要强要面子,要不是郭巍和成小羽英语并列年级第一,估计她又要像以前一样早早发飙了。这次忍了两天了,估计都攒到今天来收拾了。果不其然,她叫郭巍、罗小平、成小羽、肖旭一起现场批完听写,当即“下令”:80分以下的打全体起立,不及格的一个人打掌心8次,听写内容抄10遍,其余减半。那天居然乌泱泱一片遭殃了,可见大家确实学得很糟糕。罗小平心里虽然庆幸,但也心疼大家,不过她不敢发表意见,她是一个“乖”孩子,从来没有忤逆过师长。成小羽、肖旭和其他没受罚的同学心里估计也不好受,都默默低着头。受罚的同学其实心里都特气愤,但是基于对这位老师的忌惮,没有人吭声。那几年,这种程度的体罚还是默许的,但郭巍应该是第一次见,但是他一般都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震惊的表情转瞬即逝。
“我大概是对你们太仁慈了,这么简单的听写,这么糟糕!小平,郭巍,你俩一人一边,挨个给我打!”罗小平瞬间石化了,这让她以后怎么面对同学,她气急了,有些耳鸣,但她不会反抗,她只是把头压得更低。郭巍难得有些无措的样子,稍微倾斜身子够着望老远的罗小平,刚好看她咬着下唇极力压抑的样子。“老师,我们都是同学,还是下不去手的,要不还是你来,或者换个别的。”郭巍站直了身子,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对老师说。“要是我来就是翻倍的!”老师其实并不喜欢郭巍,只是考虑他的背景平时有所控制,但是面对这种公然对抗,她的脸面和要强的性格还是站了上风。“靠!”郭巍当众爆了粗口,但是还是走到同学面前,轻轻打了四下。“没吃饭吗?打不痛,不长记性!”罗小平觉得老师此时好讨厌,好可恨,她眼眶里憋着泪水,视线模糊,她想不出和老师公然对抗的情景,她不敢想。“你就打嘛,她打更痛!”严青对罗小平小声嘀咕,罗小平抬起教鞭,几乎在打第一下的时候眼泪就滚出来了。郭巍动作很快,大部分同学是他动的手,罗小平哭成那个样子,英语老师大概也没有料到,也没在意他们有没有用力,够不够数,最后什么也没说就走了。罗小平最后几乎是冲出教室的,因为她害怕的声音像藤蔓,在教室的角落滋生,勒紧她的心脏,生生地疼:“我们被打,好像她委屈似的。”“真实装啊!”“估计她说了小听写不好老师才来立威的。”她不知道英语老师惩罚的到底是谁,她没有办法继续待在教室,甚至想到逃出学校,她觉得同学们再也不会和她说话了。
罗小平没有吃晚饭,自己躲在操场很偏僻的一个角落哭得眼泪鼻涕都顾不上擦,估计很丑很傻。郭巍正是这个时候找了过来,他看了罗小平一眼,也没说什么话,坐在一米开外的墙根儿,居然点起烟抽了起来,罗小平第一次见同学抽烟,要平时肯定甩一个大白眼。郭巍的到来,让罗小平意识到还有人理他,但想想他还不是“刽子手”,只是他很幸运,只是过客,也不在意这些,这样想她又难过起来。开始哭得歇斯底里,后面呜呜嘤嘤,等哭够了抽抽泣泣时,郭巍脚下已经有好几个烟头。郭巍站起来,递给她一个蛋黄派一张纸巾,然后抬脚就走了,罗小平有点想说谢谢,郭巍却先开口:“猪一样,有什么哭头,哭别个就理解你?不理解又怎么样,该干嘛干嘛!”她不知道说什么,自己没被罚,“刽子手”也是老师逼的,既谈不上委屈也没必要愧疚,虽然同学有想法,但试问自己又做错了什么呢?同学需要一个发泄对象,也许根本不关对错,而自己也需要一种表态,证明自己也是受害者,需要理解。郭巍说得对,该干嘛干嘛,这种是非,不重要,随他去吧。
绯闻
再次轮换座位,郭巍又坐到罗小平身边,郭巍打游戏的时间还是很固定,上课期间还是打瞌睡,但是罗小平会在他即将被抓包时及时提醒,而且郭巍偶尔也给罗小平讲讲自己的事,比如花痴姐姐如何追星,父亲忙于工作不管他,母亲和父亲闹离婚等等,他说得轻松,罗小平觉得和电视剧差不多,也不知道如何回应。郭巍很少和其他人聊天,所以罗小平的“特殊待遇”也招来一些流言,而这种流言在那次班级冲突之后似乎被认定为事实。
事情是这样的,在打友谊赛时郭巍和一班的路人甲因为一个进球发上了争执,其实打篮球的脾气都不好,罗小平一直这样觉得,所以球场上吵架叫板似乎见怪不怪,有时候会延伸到场下,那样有点麻烦。那天路人甲因为吃了亏一直嚷嚷,专挑伤疤戳,什么“郭巍是病秧子”“上网成瘾在被A中退学”,“靠父母关系可耻”,“被家人和学校的抛弃的狗”等等。郭巍本来就暴脾气,偏偏路人甲踩他痛处,只见他到卫生角捡起棍子就冲去了一班。大家已经蜂拥而出,几乎都是看热闹的,居然都没人劝阻。凭直觉罗小平觉得路人甲没胆量下狠手,小镇上的小混混多半雷声大雨点小,但是郭巍完全有可能下狠手。于是她没去找老师,而是直接冲去一班。“郭巍不能动手”这是她的第一反应,其他人大概真的被郭巍吓到了,都保持着安全距离。郭巍抡着棍子指向路人甲:“你他妈说谁是病秧子?谁是狗?有本事当着老子再说一遍。”路人甲强作镇定地怼回来:“谁他妈认就是谁,你那点儿破事谁不知道?”嘴是硬,身体却在往后躲,郭巍没等他说完就几步冲过去抬手就要往头上砸。“郭巍!”罗小平第一次当着这么多人发出这种分贝叫声,“郭巍,冷静一下!”罗小平没时间考虑,顺势按住那只持棍的手。郭巍侧头看罗小平时眼里闪过一丝惊讶,愣住了。“你打啊?有本事打!”也许以为郭巍犹豫了,路人甲居然话锋一转,罗小平第一次觉得有些人确实欠揍。她很少那么凛冽地看人,那天向路人甲甩去的眼神坚定又强势,让路人甲停止了攻击。站在两人中间,罗小平警告路人甲:“别想刺激他动手,你出口伤人在先,他只要不动手,被罚的就是你。”这话是说给路人甲的,也是说给郭巍的。罗小平转身推郭巍走,郭巍回神后还是气不过,要冲过去,奈何罗小平今天反常的强势,总是把他挡回去。再僵持也没意思,郭巍总算稳定下来,就是此时他指着对方甩了一句让罗小平尴尬的话:“今天看在她面子上,咱们先欠着,有时间找你算账。”说完一扔棍子,扒开人群走掉了。人群散开时,有人觉得遗憾没打起来,也有人开始吃瓜:“看在罗小平面子?好暧昧啊!”“就是就是!”。罗小平有点后悔,也确实只是有一点,更多还是庆幸没出事,另外还有一点情绪,不太清楚是什么。这次冲突以路人甲给郭巍道歉,两人各写检讨告终,但是郭巍带给罗小平的困扰却在发酵。有人说郭巍的磁带只给了罗小平,有人说郭巍只和她聊得来,甚至有人说他们已经在交往。罗小平本来要面子又保守,就慢慢开始和郭巍保持距离,而郭巍却不在意,越来越喜欢逗她。
过把瘾
“罗小平,你听力题是点兵点将选的吗?”“《东风破》听得我都要吐了,审美疲劳你不懂?”“哎,罗小平,你是不是来大姨妈了?怎么坐椅子上都不动。我姐就这样,害怕侧漏,哈哈哈!”其实面对郭巍,表面上罗小平挺冷淡的,甚至表现得反感,但是内心是认可他的。他心地善良,虽然老骂卢伟笨,但还是愿意给这个英语突破不了三十分的人听写辅导;他心性单纯,即便满口脏话沉迷网络,但他是非分明。罗小平看似学习好,乖巧懂事,但既软弱又自卑,就在和郭巍相处这段时间之后她也有了些变化。
那是一次英语表演,可能大家英语水平实在有限,能唱的就是字母歌和英语书上的几首短小的调子,要演情景剧也得稍微长一点啊,可是太长了好难背。这个时候就只能拼英语老师了,而罗小平他们班有优势,因为郭巍在,他口语和唱歌都不错,大家一致同意:让他一个人去唱英文歌,简单省事。但是他拒绝了,“我说,你不是一开始有想法吗?说出来啊!”他和罗小平又轮坐到老远了,这次他从教室后面迂回过来,坐在罗小平后面问她。“我不会唱英文歌,当时只是想一下而已。”罗小平口语差,英语歌更不用说,唱着唱着就开始念,郭巍老是说:“你别每个单词都唱啊!略过去不知道啊?”前面说了,罗小平是自卑的,也是软弱的,所以她很少表达自己的想法。她想做《音乐之声》里的《DoReMi》那个音乐剧,可她自己都唱不好,大家肯定也觉得不靠谱。郭巍用手指捅罗小平背心:“我觉得你想法可以啊!唱的部分我帮忙呗。”罗小平肯定很想用自己点子,所以郭巍一鼓动,她还是妥协了。英语老师倒是没什么意见,只是同学们有想法,觉得她多事了,郭巍一个人搞定多简单。郭巍手指夹着铅笔,像吊着烟,抖着二郎腿对她说:“你这人太要面子,输不起,还去A中?那儿高手那么多,你岂不是头都抬不起。”郭巍用激将法组织罗小平打退堂鼓,于是罗小平硬着头皮开始排节目,东拼西凑来7个同学,开始讲方案。其实道具和编排都不是难事,罗小平这方面真的很有天分,可是大家关心的还是这个歌怎么唱。除了成小羽几个英语好一点的能够勉强唱完,有两个同学舌头就不听使唤。不过郭巍早就有对策,就是最笨的方法:对照中文谐音。所以当罗小平安排好走位之后,他就把准备好谐音歌词给大家了:“你们不要想英语歌词,记着这个词就行了,千万忘记英语歌词。”然后他带着大家唱了两遍,罗小平觉得乍一听像那么回事,于是大家也有了信息。罗小平私下也拿了那个歌词自己唱,她一直想唱英文歌,无奈自己水平不够,这种方法虽然投机取巧,可是还真让她过了一次瘾。
表演那天,郭巍在舞台一侧倚着柱子,瞅着罗小平在旁边瞎指挥,虽然只得了第二,但考虑有四个初三班级,这个成绩已经不错了。散场之后罗小平想给郭巍说谢谢,但是没说出口,倒是郭巍又调侃了她:“你怎么不上去过把瘾?虽然你五音不全,滥竽充数也要得撒!”罗小平知道怼不过他但还是顶了两句,只是那句谢谢到后来都没有说出口。
不完美落幕
郭巍按父亲的安排读完那一学期就回县城了,最后一段相处的时间,罗小平居然没有问他能不能回A中,大概怕万一回不去,郭巍又尴尬。考试前一天,罗小平把磁带都还给了郭巍,郭巍却没还借的笔记本,大概忘了吧,罗小平也没有提。班组任安排买了一个篮球送他,还让同学们在上面签名,不知道为什么,罗小平不想签。考试完那天,郭巍到教室收一些剩下的东西,罗小平刚好在整理卫生角,他走过去,还是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怎么不签个名啊?”罗小平没抬头,闷闷地说:“我又不是明星!”“你是要搞特殊啊?要不让你签手上?”说着把手肘亮出来。罗小平翻了白眼,想说什么,最后却只说了“神经!”。她其实想说:“以后我到A中,再见到你就给你签。”但是又不是电视剧,她也不会这样说,说了也会被嘲笑,于是他们最后一次面对面的交流就这样落幕。如果罗小平知道这是最后一次面对郭巍,她一定会给他说谢谢,再给他说到A中再见。
后来罗小平真的考上A中,却没有发现郭巍。直到有一天在A中门口,他看到街角和一群打扮很潮很前卫的混混在一起的郭巍,显然成为社会问题青年,但是她又一次错过了。郭巍说的不错,她太看重面子又自卑,来A中之后,成绩一般,家庭不好,土里土气,成了最平庸的一员,这让她自卑又无助,慢慢变得孤僻敏感。她害怕去打招呼,郭巍会怎么看她,他的朋友一定会嘲笑她。她思考的这段时间,郭巍已经不见了踪影。她开始松了一口气,刚刚心跳快得惊人,可是转瞬又有点失望和后悔。如果她知道以后再也没机会见到郭巍,当时会不会跑过去呢?就像那次分别,如果她说了A中再见,郭巍有没有可能上A中,有没有可能不会成为混混。
可是“如果”都是自我安慰的假想,时间是一趟有去无回的旅行,回头只能看到过去,却回不去了,所以有些分别即便以后知道了是永别,也只能叹息一声而已,那个人早已走远。如果问罗小平对郭巍是一种什么情感,应该谈不上喜欢吧,郭巍于她更像是一束光,让那一学期的她没有那么暗淡,没那么自卑,没那么软弱。这是一种美好的经历,所以罗小平会遗憾,会后悔,未能对那个男孩说一句感谢。她现在只是常常地怀念那段时光,也是怀念当时的自己,也只有在怀念里,才能和那个笑得露出牙花子的男孩相遇。